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绿色财政政策的实施路径与优化策略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和升级的关键动力,其内涵集中体现在由技术创新引领的生产要素新组合、产业结构新布局及企业发展新模式上。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指向了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当前,中国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已取得相关成效,并转化为典型案例,这不仅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对现有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财政的理论框架及需求特征
(一)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1.技术创新是关键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创新的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表明政府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以及科技创新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2.新兴产业融合是趋势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构建高效智能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文件,为产业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和指引,通过政策扶持和资源整合,形成跨行业、跨领域的创新合作,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有效地促进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3.数字化转型是必然
数字化转型是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绿色财政政策实施的重要途径。通过促进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重塑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促进绿色低碳经济。《“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壮大和数字化转型,推进实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二)相关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1.新质生产力的驱动因素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有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杜传忠等,2023),为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动力不仅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还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内生活力(赵峰和季雷,2024)。研究学者从集成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新型工业化的角度探讨了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杨玲娟等,2022;刘志彪等,2023;余东华和马路萌,2023),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颠覆性技术、新生产要素的不断涌现,数字化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国内市场的强大支撑,高素质人才的引进等(李政和廖晓东,2023;张辉和唐琦,2024;盛朝迅,2024;任保平和王子月,2023;蒋永穆和乔张媛,2024;王琴梅和杨军鸽,2023)。因此,促进新生产要素充分释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构建顺畅的“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盛朝迅,2024)。
2.绿色财政政策的理论与应用
就理论基础而言,Samuelson(1954)通过界定公共产品的特性,为绿色财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生态文明作为综合性概念,其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也被视为公共产品,凸显了公共产品理论在绿色财政中的重要性。Pigou(1920)的外部效应内部化理论为政府运用财政手段解决环保问题提供了依据,成为绿色财政不可或缺的理论支撑。
在实际应用探究方面,学者们对环境经济政策的设计与执行进行了深入分析(Portney & Stavins,2002;Tietenberg,2011),发现这些政策对于推动环保事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
国内的研究主要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特色的绿色财政制度体系。绿色财政作为一种理念,应当将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公共财政理论有效融合,以推动经济、社会及环境三方面的和谐进步(韩文博,2006;严立冬等,2009)。在制度设计层面,一些学者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绿色财政的多元化措施。其中涵盖了绿色预算法规、环境友好型税收制度、绿色转移支付机制、绿色政府采购政策以及绿色财政管理体系等(曾纪发,2011;谢妍,2014;茆晓颖,2016)。例如,绿色财政政策可通过征收惩罚性的环境税费来调整企业的排污成本,促使企业把环境保护的外部成本转化为内部成本,从而达到减少污染排放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盛丽颖,2011;郭俊杰等,2019);同时,一些学者建议通过对环境治理的直接投资,来限制企业的排污行为,并激励企业采用更环保的绿色生产技术,进而推动节能减排的实现(朱小会和陆远权,2017)。
3.文献综述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其内涵及统计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同时,虽然绿色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已建立,但对其“绿色”和“生态”特征的探讨不足。本文旨在解决两大问题:一是缺乏对“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结合的统一理解和框架;二是创新绿色财政政策工具的研究不够深入。为此,本文将探索新质生产力赋能下的绿色财政政策实施路径及优化策略,分析如何融入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并对评估效果和优化方向进行细化。
三、新质生产力赋能的绿色财政政策实施路径
(一)绿色财政政策工具的创新与实践
传统的财政政策工具在促进绿色转型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创新绿色财政政策工具,不仅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和激励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还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创新方向主要包括:一是引入绿色税收和碳税等环境税种,通过税收杠杆调节企业行为,促使其减少污染排放,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二是实施绿色政府采购,优先采购环保产品和服务,以政府需求引导市场供给;三是设立绿色发展基金,通过政府资金的撬动作用,吸引更多的私人资本投资于绿色产业;四是推出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拓宽绿色项目的融资渠道;五是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对采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的企业给予财政补助,降低其转型成本。
(二)路径设计的实施
1.基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
首先,要充分利用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技术创新,利用数字融合改善传统产业,推动绿色财政政策的智能化和精细化。例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优化财政流程。
其次,要借助新质生产力的力量,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强调的是创新、智能和可持续,这与绿色产业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因此,可以通过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提供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企业加大对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绿色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
再次,要利用新质生产力的优势,逐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调整与新质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部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投资和创业,支持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打破区域壁垒,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城乡和区域平衡发展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基于系统思维的视角
首先,树立全局观念,制定全面的绿色财政政策体系。绿色财政政策不仅仅是针对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的政策,而是要涵盖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个方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确保政策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实施。
其次,注重政策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绿色财政政策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各部门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政策合力。例如,在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财政部门的资金支持,还需要环保部门的监管指导、工信部门的技术支持等。各部门协同合作,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再次,注重政策的长期性和稳定性。确保绿色财政政策的长期稳定,持续推进环保,避免政策频繁变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应该注重政策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及时应对新的环境问题和挑战。
3.基于实践经验的视角
首先,要注重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状况存在差异,因此绿色财政政策也应该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政策措施,确保政策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实效。
其次,要加强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工作。提高公众对环保和绿色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是实施绿色财政政策的重要前提。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加强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再次,要建立健全民意监测和评估体系,以确保政策制定与调整能准确反映社会需求和民意。。要建立健全民意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政策的方向、重点和力度确保政策始终与实际需求保持同步。
四、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财政政策的优化方向与效果评估
(一)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财政政策的优化方向
1. 数字化管理与决策支持
新质生产力的高度数字化和智能化特征,促使未来更加精准地识别绿色产业发展的需求和瓶颈,制定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的政策措施。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提高政策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施的精准性,并能够实时掌握企业的能耗、排放等数据,为绿色税收、补贴等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可以更有效地监测环境质量变化,评估政策效果,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因此,绿色财政政策应加大对这些绿色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步伐。
2.制度创新与资金优化
一方面,结合新质生产力的特点,完善绿色财政政策的制度框架,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建立健全环保税收体系,推动环境权益交易市场的规范化发展;制定鼓励绿色投资的政策措施以及创新绿色税收和补贴机制。另一方面,通过构建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促使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绿色行动。实施差异化的税收优惠政策,对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的企业给予更多税收减免;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则加大税收征收力度。例如,对采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对污染排放超标的企业征收更高的税费。采用区块链技术提升补贴资金透明度与追踪性。优化财政资源配置,增投绿色领域,设立基金以支持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并提供补贴和贴息贷款,激励企业绿色转型。
3.资源优化配置与市场机制引导
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绿色财政政策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本等方式,支持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落后地区的绿色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同时,还应加强对农村地区的环保投入,推动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提高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此外,引导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通过征收环境税、排污费等手段,使污染成本内化为企业成本,促使企业自觉减少污染排放;通过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等方式,推动企业降低碳排放强度,实现低碳发展。
(二)新质生产力赋能绿色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估
1.环境效果、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明确评估目标和指标体系。绿色财政政策的效果评估应围绕政策目标展开,设定一系列可量化的评估指标,如绿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单位GDP能耗下降率、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情况等。同时,还应结合政策的长期目标和战略意义,设定一些定性的评估指标,如政策的创新性、引领性、示范效应等。除此之外,分析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包括绿色产业的发展、就业机会的创造、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等。评估政策是否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考察政策对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的贡献。通过社会调查和民意测验,了解公众对政策的满意度和接受度。
2.政策执行效率
为了确保绿色财政政策的高效执行,对政策实施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和评估。包括对资金分配的透明度、项目实施的进度、以及达成预定环保目标的有效性进行细致审查。执行效率的评估应聚焦于几个核心维度:首先是资源配置效率,即财政资金是否被合理分配并用于最优先的环保项目;其次是行政流程效率,考察政策执行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必要的官僚程序,这可能会延缓项目的实施速度;最后是政策反馈机制的效率,即政策制定者能否及时收集和响应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公众意见。通过对这些维度的综合考量,可以识别和解决政策执行中的瓶颈问题,提高政策执行的总体效率,确保绿色财政政策能够快速、有效地响应环境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3.政策创新性
突破传统财政政策的框架,引入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平衡等现代环境经济理念。同时,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区块链等,以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和响应速度。此外,对管理模式进行革新,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激发市场活力,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政策创新性评估应关注政策设计的独特性、实施方法的先进性以及对新兴挑战的适应性,确保绿色财政政策能够引领而非仅仅追随环境治理的发展趋势。通过持续的政策创新,可以为绿色财政政策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其在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基于此,绿色财政政策效果评估维度与内容如下所示(表1)。
表1:绿色财政政策效果评估维度与内容
评估维度 | 评估内容 |
环境效果 | 绿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
单位GDP能耗下降率 | |
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情况 | |
经济效益 | 绿色产业的发展情况 |
创造的就业机会 | |
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 |
社会效益 | 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
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 |
促进社会公平 | |
政治执行效率 | 资金分配的透明度 |
项目实施的进度 | |
达成预定环保目标的有效性 | |
资源配置效率 | |
行政流程效率 | |
政策反馈机制的效率 | |
政策创新性 | 政策设计的独特性 |
实施方法的先进性 | |
对新兴挑战的适应性 | |
引入现代环境经济理念 | |
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 | |
管理模式革新 |
五、结语
新质生产力的兴起为绿色财政政策的创新与实施提供了新动力。本文提出的优化策略方向和效果评估框架,旨在促进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创新政策工具和优化实施路径,推动绿色财政政策向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构建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坚实支撑。
文章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https://www.zzqklm.com/w/jg/1406.html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