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社科论文 > 正文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路径研究

作者:杨晓,郭雨露来源:《河南经济报》日期:2025-01-04人气:278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是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举措,肩负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形势整体向好,但部分思政课教师仍存在师德水平有待提升、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等问题。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要基于以往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经验,根据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明确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抓手

一、加强党对思政课师德建设的全面领导

“把深化高校改革和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高校的党建工作,将高校改革任务和党的建设紧密结合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想要推动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核心地位,将高校党的建设作为推动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抓手。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提到,要“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全面发挥”。首先,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党性教育。党性教育是为了提高党性修养,师德教育是为了提高师德修养,以党的建设引领师德建设,不仅要加强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党性修养,还要遵守党纪党规,塑造“政治过硬”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其次,要做好对党的师德建设的宣传工作。要根据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相关政策,动员各部门对政策进行宣传解读,组织思政课教师及时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确保在思想、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最后,强化基层党组织对师德建设的引领作用,思政课教师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挥其政治功能,引领教育监督广大教师,用科学理论武装教师头脑,提高教师党性。

二、主导好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话语权

教育体系正在经历关键性的变革和发展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整合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法宝意识形态话语权,想要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就要主导好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意识形态话语权。首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自中国共产党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实践中对其进行创新和发展,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组织思政课教师定期进行理论学习,形成政治认同并转化为自觉行动。其次,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是中华儿女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在新时代的今天仍焕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师德建设的宝贵内涵,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师德,形成良好道德风尚。最后,要重视对广大思政课教师共识的凝聚。自我们党成立以来,就重视对教育发展共识的凝聚,重视对教师的宣传和思想工作,在国家危难之际起到关键作用。进入新时代以来,西方思潮和多元文化的渗透对思政课教师的意识形态产生了重大冲击,更要重视对思政课教发展共识的凝聚,树立起思想建设高地,形成广大思政课教师的民族自信和自觉。

三、构建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更是融汇多方力量、关系多方要素的重要工程,《意见》中就对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目标任务作出了明确规定。首先,要构建有力的保障机制。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并非只停留在教师个人层面,而是涵盖了保障机制、政策扶持、组织宣传等各方面的一项重要工程,保障思政课教师的“硬件支撑”是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关键因素,通过动员高校基层党组织力量,明确各级党委的任务分工,保障师德建设资源合理分配,构建有力的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保障机制。其次,要构建强力的宣传机制。榜样在社会和个人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政府和高校可以通过新媒体树立思政课教师师德典型,构建良好的舆论环境对优秀思政课教师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帮助思政课教师引领方向,激发其内在动力,形成良好的高校师风。最后,要构建广泛的监督机制。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不只局限于高校内部监督,而是需要社会多方共同参与并构建出有效的监督机制。传统的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监督机制一般是由高校或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思政课教师师德状况自上而下进行监督,但存在渠道较为单一、公信力不强的缺点,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需要高校、家长、学生、教师、等社会多方共同进行监督,将“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置于“阳光照射下”,建立起多方平台的广泛监督机制。

四、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主体认同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思政课教师水平,其实践的基础和服务的对象都是教师,因此增强广大高校教师的主体认同,是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保证。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对教育发展思想产生认同。思政课教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要”总要求严格要求自己,以“八个相统一”的基本原则开展高校思政课建设工作,提高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对自身的教师身份产生认同。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是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筑梦人”,这一重大论断对思政课教师的劳动价值进行了充分肯定,激发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鼓励思政课教师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最后,思政课教师要对师德建设的必要性产生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仍存在部分“短板”,部分思政课教师师德水平较为欠缺,思政课教师师德问题受到恶意炒作等,思政课教师要对师德建设必要性产生认同,提高思政课教师在师德建设工程中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全面促进思政课教师师德素养提升

“引导广大教师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师德底线”,思政课教师作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推动新时代师德建设不仅需要国家、政府、高校等领导者发挥主体作用,更需要激发思政课教师的内生动力,自觉提升师德素养。首先,要坚定政治理想信念。提升新时代思政课教师师德素养的关键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思政课教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两个维护”和“四个意识”,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其次,思政课教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思政课教师作为师德建设的服务对象,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力量,对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最首要的要求就是忠诚人民教育事业,保持教育工作的热爱,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在思政课堂的言传身教中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格,在教育工作中严于律己、洁身自好,保证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纯洁性。思政课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思政课程的基础上拓宽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涵养个人的学识素养,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灌输层面,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最后,思政课教师要具备仁爱之心,要发自内心地爱护和尊重学生,因材施教,一视同仁,认真对待教学,严谨对待学术,始终牢记思政课教师铸魂育人的责任,认真遵守并履行思政课教师的职业操守。


文章来源:  《河南经济报》   https://www.zzqklm.com/w/qt/34236.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