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媒体如何创新性地讲好地方故事
一、坚持正确的新闻报道观念
(一)闻风而动抢占先机
地方性的新闻媒体更应该对地方的新闻事件有灵敏的感知力,能够敏捷快速地抓取线索,洞察事件的新闻价值。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当中,新闻记者更应该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现场,通过各种方法收集第一手材料,第一时间将自己了解到的信息传达给受众。在后续的报道过程中,记者也应该针对相应的线索,提前进行充分地研究,针对报道的角度、效果和公众关注度,不断思考如何实现新闻报道的价值,从而更好地实现地方新闻报道的传播力。
正如在岳阳战“疫”过程中,岳阳日报作为市级主流媒体,按照对疫情新闻“大事件”的精准判断,迅速组织新闻工作者前往一线,回应社会关切的问题,把岳阳市各级各部门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行动传播到每一个角落,把一个个先进典型的暖心故事讲述给每一位市民,生产出《致敬勇士!记者实地探访岳阳市一医院感染科隔离区》《她在隔离病房里写下了入党申请书》等大量现象级新闻产品,取得较好的宣传成效,赢得社会各界赞誉。
(二)注重新闻报道的趣味性
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报道的吸引力,如何更好地突显新闻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这是对新闻记者写稿的一种考验。一篇充满趣味性的报道,能够得到受众的点击和收藏,甚至促使受众自发地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转发,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闻报道的二次传播。与此同时,对事件的要素进行巧妙布局,将受众最感兴趣的要素着重突显,同时做到新闻报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受众的思考。例如很多会议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因开展形式的严肃性和单一性,会议新闻的写作形成了固定的套路,很难得到受众的认可。新媒体时代,地方媒体纷纷加大会议报道转型的力度,挖掘有价值的热点、亮点素材,增强新闻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三)深耕内容优化报道质量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报道的内容、格式和篇幅都发生了改变,但“内容为王”是媒体发展不变的铁律。新闻记者进行报道,要考虑不同受众的不同需求,实现对新闻报道内容的精简,让受众在阅读新闻信息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直接快速地获取想要了解的信息。优化新闻报道内容,除了在报道内容上花心思以外,还需要创新内容表达方式、方法,提高新闻报道质量,使得报道能够更加突显主题,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因时而动,顺势而为。三年来,岳阳日报大力推进新闻内容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制作、发布,通过策、编、采等流程再造和内容形式的规范完善,综合运用音视频、VLOG、MV、VR、漫画等多媒体手段,精心策划多媒体产品,引发受众强烈反响。
二、讲有深度的地方故事
(一)利用深度报道,打响媒体品牌
一直以来,学界有一种声音,那就是深度报道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新闻媒体
存在的价值。很多媒体都是在一系列深度报道中成长起来,也正是凭借着深度报道使得媒体自身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最终成为受众所熟知的知名媒体。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很多媒体将深度报道作为打响自身媒体品牌的主要方法。
在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对于地方媒体来说,仍然十分重要。首先,深度报道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公众的利益,这种公共话语的表达方式,很好地获取了受众的信任。其次,深度报道除了其深刻的思想性以外,还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获取知识的需求。最后,深度报道除了可读性强之外,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也是广大受众青睐的一大重要原因,这种有温度的新闻报道能够很大程度上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除此之外,深度报道的专业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一个媒体机构的专业性。因此,做好深度报道对于地方媒体机构提升自身知名度,从而更好地讲好地方故事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二)运用深度报道,彰显媒体责任
当前,新媒体资源泛滥、信息繁杂,地方媒体可通过强化深度报道,坚持新闻的原创特征,坚守互联网阵地的新闻原创力和公信力。深度报道相比于常规新闻报道而言,拥有更严苛的选题筛选和更深层次的价值取向。就新闻立意而言,深度报道更多的着眼于社会中出现的还未进入公众视野的现象,新闻记者在进行深度报道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采访、调查,最终挖掘出事件的来龙去脉并通过观点性的评论来引发受众的思考,最终促进问题的解决,从而推动社会进程。这些深度报道在突显新闻记者专业素养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彰显新闻媒体机构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也正是一篇又一篇的深度报道使得地方媒体的“社会守望者”角色得以突显。
(三)挖掘独家新闻,加强深度报道
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呈现“微报道”的特点。海量化、碎片化的新闻报道使得受众置身于信息洪流之中,受众精准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优质的深度报道恰恰是受众所急需的,这些深度报道中的客观、理性的观点和见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引导受众的价值判断,让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能够多一份思考和理性。
作为优质的新闻报道永远是不缺传播力的,地方性的媒体想要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说到底就是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所生产内容的质量。[2]这就需要新闻记者能够不断深入基层,充分发挥自身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去捕捉新闻线索,发现不一样的感人故事,客观全面地将这些地方所特有的多彩而又感人的地方故事呈现在更多的受众面前。
三、有技巧地讲好地方故事
(一)新闻报道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新闻报道的主角。在这个媒体融合的时代,融媒体新闻已成为当前新闻报道的重要报道形式,微博、微信、QQ等各种新媒体平台也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在这样的报道环境下,新闻记者和编辑更应该肩负起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实事求是的新闻报道原则,尽量为受众传达他们最为关心的真实客观的信息。
与此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新闻导向,对于公众号、新闻客户端以及报纸上发出的新闻,不断关注受众的动态,尤其在新媒体平台中,及时地回复受众的留言和反馈信息,不断增强受众的用户黏性。
(二)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随着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的发展,地方媒体和新闻从业者在看到挑战的同时,更应该转变思维,从挑战中看到机遇。新闻媒体机构在不断打造新媒体平台的过程中,作为新闻从业者,也更应该认真学习和了解新媒体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的优势所在,在日常的新闻报道过程中不断地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新闻报道当中去。
岳阳日报在宣传上发挥“时效靠客户端、深度用微信、感性发视频”的多平台优势,实现差异化传播,今年来其微信公众号岳阳日报和江湖那些事在85天的时间里生产出26篇10w+文章,并且岳阳日报的官方抖音号更是生产出了2条过亿短视频,11条千万+视频产品。这些成绩都是得益于岳阳日报对新媒体技术的充分运用,使得更多优质的内容能够更好地到达受众,最终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
(三)新闻报道善找共鸣点
新闻传播有其自身的规律,如何找准与时代的对接点,与群众的共鸣点,一直是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地方媒体是以地方特色为依托,地方化是其立足之本。尤其是党报党刊,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既要宣传好党和政府的主张,又要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新闻记者在采访和报道中,既要抓住新闻的独特性,又要抓住新闻的共通点,用“接地气”的细节描写、精致巧妙的现场描写等手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采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在字里行间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 例如一些地方媒体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针对地方特有的风俗习惯、传统文化、传统美食进行报道,这些都很容易引起受众的兴趣和关注,在传播地方文化的同时,更好地助力讲好地方故事,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地方性的新闻媒体要创新性地讲好地方故事,必须将正确的新闻报道观念、坚持内容为王和有技巧地讲述地方故事紧密结合起来。新闻记者在努力践行“四力”的同时,更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注重讲故事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创新宣传方式,加快创新步伐,有效地提升地方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在激烈的媒体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