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式滨水度假酒店中的景观设计——以“鲁湖国际垂钓中心”为例
鲁湖位于武汉市城区南郊,距离京珠、沪蓉高速公路交汇处15公里,南临界于汤逊湖。“江南水乡”是江夏区正在开发的旅游景点,总规划5.25万亩,是以鲁湖为主建设的旅游景点。
湖泊型旅游度假区是指以天然湖泊或人工水库为主体景观的度假旅游目的地。自1992 年中国开始设立旅游度假区以来,到2001 年为止,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总数已达130 多个,其中1/3以上的为湖泊型旅游度假区,是中国度假区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
滨水度假区由于地理位置、形成成因、水域规模、湖面形态的不同,造就了风格迥异的湖泊景观风貌,加之所处地域的文化差异,形成了特色各异的湖泊旅游资源。湖泊型旅游度假区具有多重功能。除了观光和度假,湖泊至少还具备水上运动以及滨水娱乐的旅游功能。强化旅游功能的综合性和度假旅游产品的多元化是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发展趋势。
一、地域特点
鲁湖是一个内湖地势较低,湖面面积较大,周围分布众多水塘和湖泊,并且没有工业污染源,是一个天然的休闲度假园。其地形南北狭长,东有三门湖西有大鱼塘,交汇之处是天然湿地和丰富的水系统。
它集合了渔业、科技业、休闲旅游三大功能为一体,是极具水乡特色的超大农业科技园,也是武汉市乃至华中地区最大的原生态水箱景点和渔业基地。
二、酒店定位
鲁湖国际垂钓中心定位在集合度假、休闲、旅游、垂钓于一身的度假型酒店,它的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绿色植物语湛蓝的湖水相映成趣。建筑物结合了原有的地形地貌与当地人文精神面貌,面向鲁湖敞开,与周围自然环境保持了较大的接触面,将一些列空间构成了最富有特色、迷人而诗意的文化空间。在保留期自然风貌与功能需要的同时,充分展示其形式美、构造美。
其建筑风格与室内设计风格均已中式风格为主,注重保持当地原有的自然风貌,与周围自然环境保持教的大接触面,讲求天人合一。从整体规划到建筑大型坡屋顶造型都与垂钓文化相互呼应,形成完整的建筑形象。大大拉近自然与建筑之间的距离,力求在整体保留期原有自然风貌和地域特点的同时,提升整体酒店的品质。以自然朴素的建筑风格,舒适的度假环境传递出恬淡的垂钓神韵。
三、空间布局组织方式
在该设计项目中,根据酒店的定位需求将对原有的建筑空间进行再划分与再限定,把不同的功能的空间组织到一起。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要尊重地市和现状的规划,要从水体的流向跟走势来设计。鲁湖国际垂钓中心的地势相对平缓,周围环水,多静少动,以湖面与鱼塘为主。其空间的组织方法选用了以“廊”、“厅”混用的组织方式。
该设计中主要运用了,以厅为主的组合方式和以廊为主的组合方式。这种方式既各有特色又能相互补充组合使用,形成了更多样的空间效果。对于酒店的整体景观设计而言,流线与节奏的把控至关重要,因为酒店的建筑规划设计在建造初期就已经确定,景观设计必须以酒店的整体设计为主基调,加以再设计再调整,扬长避短。
(一) 以“大厅”为主的组织方式
厅是建筑设计中一种极为重要的空间类型,也是常用的手法,不仅如此在景观设计中同样讲求设计的节奏感。从交通组织而言,它有集散人流、组织交通和联系空间的功能,同时它亦具有观景、休息、表演、提供视觉中心等多种作用。
已进入度假酒店的迎宾绿化带之后便来到了“大厅”,以“大厅”为中心,其他使用空间呈辐射状与厅直接连通。在这里的“大厅”也就是整个酒店景观设计的主景观。
整个流线设计以厅为首,呈“回”字形。通过厅既可以把人流分散到垂钓区和别墅住宅区去,也可以把各个使用空间的人流汇集至此。它担负着人流分配和交通连通的作用。
另外该厅还有休闲、娱乐、导向的功能,增加了使用上和管理上的灵活性,一些公共景观设施也为客人提供更高多样化的选择。作为整个酒店的必经之处,将主景观设于此处也更为合适。
(二) 以“廊”为主的组合方式
在垂钓区与别墅区均是采用以廊为主的组合方式。此时使用空间和交通联系空间各自分离,这样既保证了各使用空间的安静和不受干扰,同时通过走廊又把各个使用空间连为一体,并保持必要的联系。
在设计中,垂钓区的景观水景设计依然保持与整体风格一致的中式古典雅致的感觉,而垂钓区作为一个休闲活动并且相对较大的空间,它的设计是相对封闭的。在于其他空间联通处均设有大型乔木进行分割,在视觉上与声音上都与别墅区分开。连廊的内部设计则采用了大量波浪式的曲线,搭配新颖的悬挂式绿化景观与灯光,让人在推开大门的一瞬间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绿色生态空间。
四、景观设计:“序言”、“高潮”、“结尾”
在组织景观的节奏时,首先考虑的是主要人流方向的处理,同时还要兼顾次要人流方向的空间处理。整个空间的构思包括:序言、高潮、结尾三个部分。
在空间之中,人们不能一眼就看到环境的全部,只有在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运动中,才能逐一看到它的各个部分,最后形成综合的印象。所以,设计师在进行群体空间组织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让人们在运动过程中获得良好的观赏效果,是人感到既协调一致、又充满变化、具有时起时伏的节奏感,从而留下完整、深刻的空间印象。
组织空间序列,首先要考虑到主要人流方向的空间处理,还要兼顾次要人流方向的空间处理。
在此个实际设计当中,空间序列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序言、高潮、结尾;从人流方向上的空间序列既为:入口空间、高潮空间(主体空间)、出口空间。
(一)入口空间:以迎宾景观绿化带为主,植物和花卉相结合,搭配极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标示导向牌,给人营造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觉。入口空间主要是从外界环境到内部空间的过渡,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二)次要空间:酒店主建筑前的大型水景池与景观带,是整体景观围合的中心景观区。其空间开敞,形成一个小型广场,大型水景池正对酒店大门,有汇聚之意。
(三)主体空间(高潮空间):垂钓区是整个酒店的灵魂之一,鲁湖国际垂钓中心其最大的文化特点就是垂钓文化。垂钓区的体量相对较大、层次比较丰富、设计更为考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基础的垂钓设施,垂钓区也设有沿游浏览的连廊,蜿蜒曲折,遵从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是整个园区起承转合,高潮叠起,并设有观景阁,站在观景阁上,以水为中心的景观尽收眼底。连廊,水阁,小桥,山景相映成趣、相互因借,也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之一。
在景观的设计上选用尽可能选择当地的植物花卉,秉持传统的中式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小型景观区按照四个时节,组成四组景观带,季季有花绽放,时时有景可赏。
(四)出口空间:整个度假酒店的景观设计是回字形,在出口相对简洁,以车道曲线为主,绿化景观带与雕塑小品是此空间的特色。在高潮空间后面,设置出口空间,让人的情绪能逐渐回落再到出口,在离开这个世外桃源的时候也回味无穷。
前者应该是空间序列的主旋律,后者虽然处于从属地位,但却可以起到烘托前者的作用,亦不可忽视。
五、景观设计造型与风格
(一)形:整个设计的造型根据功能需求的不同,设计上是有些分别的。主景观中心主要是选用直线、方形、圆形,秉承现代中式的主题风格,主打“方圆有序”的东方感。其中水景池的造型着重强调了层次感,以方形为主,搭配叠水。地面环形铺装与水池呼应,表现中式方圆有序的传统思想。别墅区的设计以现代中式为主,追求中式的对称美和空间平衡关系,达到中式的神韵和气质。垂钓区的设计则是采用相对活泼的曲线、圆形、几何形,在放松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趣味。
(二)色:整体设计都是选用自然的大地色调。比如说砖灰色、白色、原木色、褐色,稳重并有延伸感。别墅区以浅色为主,选用颜色比如暖灰、米色、原木色等等,令空间气质雅致而端庄。垂钓区是相对浓烈些的色彩,但是仍保持大地色调,不要让其过于跳脱于其他空间,比如咖啡色、褐色、黑色、金色等等。
(三) 质:公共空间的墙面主要选用的是拉毛乳胶漆,让墙体呈现出淡淡的肌理感丰富视觉效果。部分的连廊与景观墙搭配了灰砖来增加层次感。局部景观墙,搭配内发光和局部暖光灯带,流露出东方神韵,营造轻松闲适的氛围。别墅住宅区是以哑光材质为主,深色仿古砖为地面材,温馨闲适的,即使久待也不觉沉默寡趣。在标识导向牌上添加透光云石与金属质感等,增加其趣味感。
(四)光:公共空间的部分是采用的漫射光为主,除了提供足够照度的筒灯,另外也有暖色的灯光带,让光线更贴近自然光,适当的削弱阴影的浓度,细腻的反应墙体表面的质感,同时也避免轻浮感,让整个场所更加丰满细致。
中心景观选择了一个中式味道的道旁灯,有层次也有重点,突出景观造型,让景观带有延伸的感觉。别墅住宅区的灯光相对简单温馨一些,主要是地灯提供照明,雕塑与导向牌上会有单独灯提供汇聚感。垂钓区光设计上采用了水流一般的曲线造型,搭配黄色颜色的灯带,突显曲线的形状,让人已进入该空间就能感受依山傍水的恬淡。
总结:
在景观设计之中,人们不能一眼就看到环境的全部,只有在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运动中,才能逐一看到它的各个部分,最后形成综合的印象。所以,设计师在进行群体空间组织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让人们在运动过程中获得良好的观赏效果,是人感到既协调一致、又充满变化、具有时起时伏的节奏感,从而留下完整、深刻的空间印象。
整个设计上承现代中式的主题风格,主打“方圆有序”的东方感。其中水景池的造型着重强调了层次感,以方形为主,地面环形铺装与水池呼应,表现中式方圆有序的传统思想。追求中式的对称美和空间平衡关系,达到中式的神韵和气质。达到三入园区,四种意境的效果。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