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关怀的探索——浅谈我的油画创作
作者:张鲁平来源:原创日期:2014-03-06人气:972
一幅好的油画作品,不论在什么时候,首先画者必须是真诚的,创作内容得先打动自己,自己有兴趣和激情去完成这幅作品,才可以和观者引起共鸣,打动观众,体现出作品的价值。
我主要从我创作的《黑户》这幅作品,谈一下我的油画创作。当时看到了这么一则新闻:在红河开远有着这样一群人,由于当年的一些客观的历史原因,造就了一批“黑人黑户”。他们出不了远门,打不了工,更进不了银行,文化和卫生常识欠缺,没人有计划生育的意识,超生是普遍现象,他们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孩子没学上,老人必须劳作······这则新闻不止感动我一人,很多网友都在发贴,希望更多有爱心的人来帮助他们。所以我就想可以创作出一幅油画作品让更多的人看到那些“黑户”们的艰辛,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帮助她们。我又想到人文主义关怀这个概念,一直以来,我对这个概念仅存在于书本里,并没有花心思去琢磨究竟怎样的一种心境才可以称作人文主义?我希望把我的感动与感情以艺术作品的形象很好地表现出来,来探寻人文主义关怀的内在境界。
我选择了一个三世同堂、全都没有户口的大家庭进行艺术创作。家中九口人,其中五个没有劳动力的小孩,两位即将丧失劳动力的老人。创作的手法有很多,我选择了具象的表现手法。选好了题材,就是考虑构图的问题了。期间进行了一些素描的小构图,最终为了更好的表达画面的主题,我有意安排画面布局:家中老人居于画面中央,中年人在老人两侧,家中众多的小孩子,紧随大人们,采用平行式的构图方式,给人以和平与林静的印象。背景则是两个破旧简陋的茅草屋,唯独上方蔚蓝的天空和白云,显得特别刺眼与不协调。构图对于油画创作是十分重要的一步,每一个物象的安排都有可能改变整幅画面的效果,或许还会出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形式效果。根据个人感悟、审美理念的不同,构图形式也是多样的,是一个画者灵活自由安排的结果。
确立好了构图,就是象形的具体绘画表达。色彩、明暗、笔触等诸多造型因素都可以影响到画面象形的表达,我将整幅画面采用了暖色调,看上去温馨可人。用色上力求准确到位,避免反复描摹,防止匠气,尽量一气呵成,始终保持画面的通透感,该有的笔触就没有再次改动,留有一个具体的“画”的过程。天空的色调明快而纯净,茅草屋的颜色显得历经风雨,陈旧不堪,但人物的描绘还是明快简洁的。整幅画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主题。尤其是画中人物几乎都是赤脚,难免让人会疑惑为什么他们都没有穿鞋子呢?或许这样他们更愿意去了解画面背后的故事,愿意去伸出双手帮助这么一个真实存在的贫困家庭,以便触动人内心底处的一些东西。画中人物面色凝重,换做任何人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都不会显露出开心的面孔,就连画中的孩子都显得早熟,他们也懂得生活的艰辛,面带无奈。现实的生活就是这样,他们无法改变生活,只有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坚强,去适应这样的生活。作品中,佝偻着背的老爷爷,已历经生活的沧桑,还要继续经历;打着赤脚的孩子那天真无邪的眼眸,没能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坐在教室中接受国家的义务教育;家中仅有的几双鞋子,也是破旧不堪的;摇摇欲坠的茅草屋无不撬动着人的心灵,甚至,两个茅草屋之间嫩绿的叶子也似乎在嘲笑着他们的贫穷。这些画面在蔚蓝的天空和白云下是多么的刺眼和不协调!整幅画面通过各种造型因素的整合而完成,力图让观者真的有所悟、有所动。油画创作不是简单地去创新形式,而是要真的有所创,有其社会价值。我认为,绘画作品应是生活与心灵碰撞之后激发出来的情感流露,传达出作者的感情思想以及审美理想。
这幅作品真实的表达了我的个人看法:人生来就应该是平等的,这个世界也应该充满爱。这种爱可以像涓涓细流滋润大地一样去洗刷掉本不该存在的贫穷落后,即便是社会上一些浪费的资源被用在她们身上也会绰绰有余。我记录创作下这一事实,拟唤起更多社会人的关注,也是试图在人文主义关怀上去探索油画创作的意义。这是我创作这幅油画作品的初衷所在。我们即便没有能力去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力去帮助他们——我力图观画者能有这种想法的存在。当我站在完整的画面面前时,我再次想到了新闻上的报道,再次被感动。起初我对人文主义的理解极其简单,通过这幅作品的创作,对其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人文”是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或许只有在深切体会到这种关怀之后,才能在油画创作中有所体现。至此,我对油画创作的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体会。
油画创作是自我成长记录的写照,从画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人的思想以及对生活的态度。作品是很好的艺术生活积累的表现,当一幅作品完成时,画家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只有画家自己能真切地感受到。创作的道路是曲折的,结果却是幸福的。在创作过程中产生过疑惑、失落,当我面临困惑时,故事的主题更促使我去理解人文关怀的意义,激励我继续探索前进的道路。
我主要从我创作的《黑户》这幅作品,谈一下我的油画创作。当时看到了这么一则新闻:在红河开远有着这样一群人,由于当年的一些客观的历史原因,造就了一批“黑人黑户”。他们出不了远门,打不了工,更进不了银行,文化和卫生常识欠缺,没人有计划生育的意识,超生是普遍现象,他们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孩子没学上,老人必须劳作······这则新闻不止感动我一人,很多网友都在发贴,希望更多有爱心的人来帮助他们。所以我就想可以创作出一幅油画作品让更多的人看到那些“黑户”们的艰辛,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帮助她们。我又想到人文主义关怀这个概念,一直以来,我对这个概念仅存在于书本里,并没有花心思去琢磨究竟怎样的一种心境才可以称作人文主义?我希望把我的感动与感情以艺术作品的形象很好地表现出来,来探寻人文主义关怀的内在境界。
我选择了一个三世同堂、全都没有户口的大家庭进行艺术创作。家中九口人,其中五个没有劳动力的小孩,两位即将丧失劳动力的老人。创作的手法有很多,我选择了具象的表现手法。选好了题材,就是考虑构图的问题了。期间进行了一些素描的小构图,最终为了更好的表达画面的主题,我有意安排画面布局:家中老人居于画面中央,中年人在老人两侧,家中众多的小孩子,紧随大人们,采用平行式的构图方式,给人以和平与林静的印象。背景则是两个破旧简陋的茅草屋,唯独上方蔚蓝的天空和白云,显得特别刺眼与不协调。构图对于油画创作是十分重要的一步,每一个物象的安排都有可能改变整幅画面的效果,或许还会出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形式效果。根据个人感悟、审美理念的不同,构图形式也是多样的,是一个画者灵活自由安排的结果。
确立好了构图,就是象形的具体绘画表达。色彩、明暗、笔触等诸多造型因素都可以影响到画面象形的表达,我将整幅画面采用了暖色调,看上去温馨可人。用色上力求准确到位,避免反复描摹,防止匠气,尽量一气呵成,始终保持画面的通透感,该有的笔触就没有再次改动,留有一个具体的“画”的过程。天空的色调明快而纯净,茅草屋的颜色显得历经风雨,陈旧不堪,但人物的描绘还是明快简洁的。整幅画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主题。尤其是画中人物几乎都是赤脚,难免让人会疑惑为什么他们都没有穿鞋子呢?或许这样他们更愿意去了解画面背后的故事,愿意去伸出双手帮助这么一个真实存在的贫困家庭,以便触动人内心底处的一些东西。画中人物面色凝重,换做任何人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都不会显露出开心的面孔,就连画中的孩子都显得早熟,他们也懂得生活的艰辛,面带无奈。现实的生活就是这样,他们无法改变生活,只有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坚强,去适应这样的生活。作品中,佝偻着背的老爷爷,已历经生活的沧桑,还要继续经历;打着赤脚的孩子那天真无邪的眼眸,没能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坐在教室中接受国家的义务教育;家中仅有的几双鞋子,也是破旧不堪的;摇摇欲坠的茅草屋无不撬动着人的心灵,甚至,两个茅草屋之间嫩绿的叶子也似乎在嘲笑着他们的贫穷。这些画面在蔚蓝的天空和白云下是多么的刺眼和不协调!整幅画面通过各种造型因素的整合而完成,力图让观者真的有所悟、有所动。油画创作不是简单地去创新形式,而是要真的有所创,有其社会价值。我认为,绘画作品应是生活与心灵碰撞之后激发出来的情感流露,传达出作者的感情思想以及审美理想。
这幅作品真实的表达了我的个人看法:人生来就应该是平等的,这个世界也应该充满爱。这种爱可以像涓涓细流滋润大地一样去洗刷掉本不该存在的贫穷落后,即便是社会上一些浪费的资源被用在她们身上也会绰绰有余。我记录创作下这一事实,拟唤起更多社会人的关注,也是试图在人文主义关怀上去探索油画创作的意义。这是我创作这幅油画作品的初衷所在。我们即便没有能力去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力去帮助他们——我力图观画者能有这种想法的存在。当我站在完整的画面面前时,我再次想到了新闻上的报道,再次被感动。起初我对人文主义的理解极其简单,通过这幅作品的创作,对其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人文”是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或许只有在深切体会到这种关怀之后,才能在油画创作中有所体现。至此,我对油画创作的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体会。
油画创作是自我成长记录的写照,从画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人的思想以及对生活的态度。作品是很好的艺术生活积累的表现,当一幅作品完成时,画家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只有画家自己能真切地感受到。创作的道路是曲折的,结果却是幸福的。在创作过程中产生过疑惑、失落,当我面临困惑时,故事的主题更促使我去理解人文关怀的意义,激励我继续探索前进的道路。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