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谈“形式美”构成与绘画的联系

作者:刘子裕来源:原创日期:2014-03-06人气:1525
 构成教育作为一门设计基础课程,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入我国,现成为全国所有艺术院校共用的基础课程,且日本的一些高校不仅把构成教育作为基础课程,并将其作为一门专业。另外关于形式的概念,是指我们对自然界客观事物的所有感知的结合。所以,形式本身是一个抽象概念符号,是人们经过实践一步步总结出来的一种法则。美则是人们追求的精神享受。当人接触到任何一件有存在价值的事物时,它必定具备合乎逻辑的内容和形式。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生活方式、理想抱负、世界观等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审美观念。形式美则可以总结为,人类对美的形式规律的经验总结和抽象概括。
 一、绘画中应该体现出形式美
1. 比例和尺度是衡量形式美的标准
任何一个完美的画面都必须具备协调的比例尺度。 绘画中的形式美法则,不能孤立和片面地理解,因为一个优秀的图形的设计,往往要综合利用多种法则来表现。这些法则是相互依赖与包涵,相互穿插与折合、相互呼应的,伴随时代的变化,审美标准、绘画方式也在不断发展。有了恰当的比例和尺度,画面便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也是一种形式美。
2. 节奏感产生形式美
节奏是韵律的元素,韵律是节奏的推移,节奏也就是“强弱节拍”,这种节拍规则不仅表现在声音艺术上,同样也出现在视觉艺术方面,当任何事物失去稳定将会运动。此运动如有规律,则称之为“律”。在绘画中,如果将点线面的大小、长短、宽窄、位置等进行不同程度的变化和巧妙搭配,便会创造出不同的“律感”形式。节奏能给人力量与舒适的感觉,这种力量与舒适感即是形式美。
  3.画面统一才能产生形式美
任何一幅完美的绘画作品有必要具有统一感,这种统一感越纯,就能让眼球越舒适。但只有统一而无变化,则不能使人感到有趣味、美感也很难延续,这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激情点,变化是激情的源泉,有唤起兴致的功效,但变化也要有一定的原则,任意的变化,易导致“花”或杂乱。因此变化须在统一中产生,在统一中寻求层次与渐变才能产生形式美。
4.画面和谐表现形式美
和谐是画面与形式的基本定型技巧。把多种不同的事物、形体、色彩等进行比较称之为对比。如长短、明暗、粗细等等。把两个明显对立的符号放在同一空间中,通过规划,使其既对立又调和,在矛盾中统一,在反差中获得明快的对比,得到互补和适合的效果,这就是和谐。和谐包含谐调之意。它是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使各种室内物体的形、色、光、质等组合得到调和,得到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和谐可分为环境及造型的和谐、材料质感的和谐、色调的和谐、个性样式的和谐等等。和谐能使人们在视觉与心理上获得某种宁静与舒适。从画面的均衡上给人稳定的视觉艺术享受,使人获得视觉均衡心理,均衡是依中轴线、中心点不等形而等量的形体、点线、色彩相配置。均衡和对称形式相比较,有活泼、灵动、和谐之韵味。
5. 画面重心是影响形式美的重要因素
在平面构成中,任何色块的重心位置都和视觉的安定有紧密的关系。人的视觉安定与造形的形式美的关系比较复杂,人的视线接触画面,视线一般首先由左上方到左下方,再通过中心部分到右上方经右下方,然后回到以画面最吸引视线的中心视点停顿,这个视点就是视觉的重心。然而画面轮廓的变化,图形的聚散意识,黑白色块的分布等都可对视觉重心造成影响。因此,画面重心的处理是形式构成探讨的一个核心问题。
二、形式美须要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品味也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对于绘画作品的鉴赏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各种绘画创作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新的时代,绘画也被赋予了新的涵义,画家们在绘画展现个性,传达出与时俱进的思想情感。中国的绘画在国际画坛的地位已经有了很大提高,绘画源远流长,自成体系,特别是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久影响深远。随着国家贯彻落实坚持改革开放,21世纪的中国绘画积极地吸纳了世界各地绘画的优点,大大地丰富了中国的绘画艺术。
 形式美无时无刻不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人对精神享受的追求是无止境的。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综合国力的不断壮大,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所需求的不仅停滞在物质上,而是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所以形式美随着人们的需求也在与时俱进。
三、总结
 综上所述,形式美与绘画的套路不同,形式美要求有自我的个性,更好的表达艺术家的内心情感,更好的使欣赏者与艺术家产生共鸣。把形式美法则融入到绘画中来,使作品更加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与时俱进,更能满足正在不断提升的人们的精神需求。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