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儿童用品设计研究
作者:黄南南来源:原创日期:2014-03-06人气:1150
设计优秀的儿童用品在帮助儿童身体健康成长的同时,还应该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让他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感受到良好的交互性,享受设计带来的巧妙与便捷,激发生活的乐趣,在生理和心理上获得愉悦和满足,在美与爱的环境熏陶中快乐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1 儿童消费的特点
首先是模仿他人的心理特点。小孩在不到一岁大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模仿能力也会大大加强。
其次是合群的心理特点。孩子两岁时就喜欢与同伴玩耍,到了五六岁,这种合群的心理特点会更加强烈,这个时候父母应积极利用这种心理特点,在小孩与小朋友玩耍之余,还要选择善良驯服的小动物和布娃娃等来安慰他的寂寞,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
再次是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弱。由于孩子生性好动,对新事物往往充满好奇,做事情特别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无法保持长时间的专注。
上述儿童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儿童的消费需求是复杂多样的,儿童的主观情感往往支配着儿童的消费行为,以儿童为设计对象的产品设计,要在满足儿童的生理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需求。创造可以适应儿童的身体和情感关怀的产品,使儿童在使用产品时,能够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从而激发儿童的想象,产生共鸣,满足儿童的内心情感需求和精神需要,创造出令人快乐和感动的产品,让生活充满乐趣和感动。
2 国内儿童用品情感化设计的发展现状
早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设计师们迫切地需要寻找一个切入点,将功能、行为和认知结合起来,设计出具有人文关怀的优秀作品。在发达国家情感设计作为新的设计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这一发展趋势所带来的影响,也引起我国相关产业部门的重视。
从国外情感化设计的发展历程来看,情感化设计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力推行,首先是经济的支持。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儿童用品设计之所以在全球市场都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发达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为情感化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相比国外,国内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的不均衡性,导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而西部和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则欠佳。东部沿海地区一直保持在设计的潮流的前沿,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情感化设计得到有效的发展。但是在广大农村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人们还停留在吃饱穿暖过日子的传统观念上,对产品能否传达出情感还没有充分的认识。
3 儿童用品的情感化设计原则
儿童用品主要包括儿童服装、家具、玩具、生活用品等,儿童用品的情感化设计应从多方面考虑。
3.1 安全性设计原则
儿童时期是人的生理发育关键时期。与成年人线比较,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使得他们人更容易受到外来的意外伤害。生理、心理发育的不成熟直接导致儿童对事物的认知也呈现不完整的特点,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使用日常用品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潜在的问题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安全性原则是设计师运用情感化设计理论的首要原则。无论是在产品造型上、色彩上还是在材料的使用上,都应该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保护。例如在设计产品造型的过程中,在产品表面的处理上,应该选用光滑柔软的材料,在外形的边缘和转角的处理上,应以圆润的钝角为主,产品的尺寸设计应该尽量避免儿童误食的可能性,不要设计容易脱落的部件,也能减低误食的几率。在材料的使用上,应使用无毒材料。在设计儿童用品时,还要降低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误操作所带来的伤害,可以采用一些约束条件来避免儿童进行误操作。
3.2 趣味性设计原则
情感丰富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往往对具有亲和力和充满趣味的产品抱有极大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会乐此不疲地模仿他们熟悉的卡通形象,并且在挑选儿童用品的时,也会对带有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的产品表现出极大的购买欲望;从动画片中走出来的这些卡通形象,在孩子眼中具有着丰富的感情和鲜活的生命。将其运用到儿童用品的造型中,就为产品增添了情感效果,从而普遍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将这些被赋予了人类情感因素的卡通形象应用于产品的造型中,有效地提高的产品的附加价值,使孩子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快乐。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引起儿童的联想,提高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3 益智性设计原则
儿童的产品使用者虽然是儿童,但购买者却是家长。因此,儿童产品的情感化设计不仅要满足儿童的心理,还要满足家长的心理需求。现在儿童的早期教育和智力投资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如果一件能使得儿童产生情感共鸣又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的产品,无疑不失为一件好的人性化的儿童产品。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设计新颖的儿童用品,往往引导他们正确认知周围事物,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注意力和记忆力。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推动他们积极地尝试和思考。
1 儿童消费的特点
首先是模仿他人的心理特点。小孩在不到一岁大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模仿能力也会大大加强。
其次是合群的心理特点。孩子两岁时就喜欢与同伴玩耍,到了五六岁,这种合群的心理特点会更加强烈,这个时候父母应积极利用这种心理特点,在小孩与小朋友玩耍之余,还要选择善良驯服的小动物和布娃娃等来安慰他的寂寞,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
再次是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弱。由于孩子生性好动,对新事物往往充满好奇,做事情特别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无法保持长时间的专注。
上述儿童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儿童的消费需求是复杂多样的,儿童的主观情感往往支配着儿童的消费行为,以儿童为设计对象的产品设计,要在满足儿童的生理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需求。创造可以适应儿童的身体和情感关怀的产品,使儿童在使用产品时,能够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从而激发儿童的想象,产生共鸣,满足儿童的内心情感需求和精神需要,创造出令人快乐和感动的产品,让生活充满乐趣和感动。
2 国内儿童用品情感化设计的发展现状
早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设计师们迫切地需要寻找一个切入点,将功能、行为和认知结合起来,设计出具有人文关怀的优秀作品。在发达国家情感设计作为新的设计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这一发展趋势所带来的影响,也引起我国相关产业部门的重视。
从国外情感化设计的发展历程来看,情感化设计之所以能够得到大力推行,首先是经济的支持。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儿童用品设计之所以在全球市场都占有一席之地,就是因为发达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为情感化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相比国外,国内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的不均衡性,导致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比较发达,而西部和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则欠佳。东部沿海地区一直保持在设计的潮流的前沿,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情感化设计得到有效的发展。但是在广大农村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人们还停留在吃饱穿暖过日子的传统观念上,对产品能否传达出情感还没有充分的认识。
3 儿童用品的情感化设计原则
儿童用品主要包括儿童服装、家具、玩具、生活用品等,儿童用品的情感化设计应从多方面考虑。
3.1 安全性设计原则
儿童时期是人的生理发育关键时期。与成年人线比较,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使得他们人更容易受到外来的意外伤害。生理、心理发育的不成熟直接导致儿童对事物的认知也呈现不完整的特点,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使用日常用品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一些潜在的问题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安全性原则是设计师运用情感化设计理论的首要原则。无论是在产品造型上、色彩上还是在材料的使用上,都应该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保护。例如在设计产品造型的过程中,在产品表面的处理上,应该选用光滑柔软的材料,在外形的边缘和转角的处理上,应以圆润的钝角为主,产品的尺寸设计应该尽量避免儿童误食的可能性,不要设计容易脱落的部件,也能减低误食的几率。在材料的使用上,应使用无毒材料。在设计儿童用品时,还要降低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误操作所带来的伤害,可以采用一些约束条件来避免儿童进行误操作。
3.2 趣味性设计原则
情感丰富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往往对具有亲和力和充满趣味的产品抱有极大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会乐此不疲地模仿他们熟悉的卡通形象,并且在挑选儿童用品的时,也会对带有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的产品表现出极大的购买欲望;从动画片中走出来的这些卡通形象,在孩子眼中具有着丰富的感情和鲜活的生命。将其运用到儿童用品的造型中,就为产品增添了情感效果,从而普遍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将这些被赋予了人类情感因素的卡通形象应用于产品的造型中,有效地提高的产品的附加价值,使孩子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快乐。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引起儿童的联想,提高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3 益智性设计原则
儿童的产品使用者虽然是儿童,但购买者却是家长。因此,儿童产品的情感化设计不仅要满足儿童的心理,还要满足家长的心理需求。现在儿童的早期教育和智力投资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如果一件能使得儿童产生情感共鸣又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的产品,无疑不失为一件好的人性化的儿童产品。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设计新颖的儿童用品,往往引导他们正确认知周围事物,增强他们的逻辑思维、注意力和记忆力。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推动他们积极地尝试和思考。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