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读图时代书籍装帧的发展趋势
作者:康东歌来源:原创日期:2014-03-07人气:1820
一、时代背景
20世纪对于人类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时代,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促成了世界性的经济繁荣,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信息社会的来到,科学文化的日新月异,人类越来越不满足仅仅是现实所提供的某些物质条件。近乎于持一种挑剔的态度去接受经济高度发达的物质性、精神性的享受。而今的书籍装帧设计,也只有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基础上,才能符合时代的需要。
(1)、人类的信息传播从以语言和烽火的方式作为第一期开始,便逐步进入了第二期的文字和纸的发明;第三期的印刷和出版;第四期的有线与无线电话以及电报的发明应用;直至第五期的电子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的发明与利用。而今天,我们正处在第四期与第五期的过渡。在以视觉传达为主的印刷出版物之外,还有以视、听两种传达手段同时运用称之为多媒体光盘的新型书籍,等等。由此我们应该意识到,所谓现代书籍装帧将包含着更为广泛的内容与形式。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现代书籍装帧的艺术特性。要看到它的发展,关注它的变化。一成不变的模式将不复存在。新时期对设计师、出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不断提高充实,丰富自己的艺术积累,又要努力学习与装帧艺术关联的科学技术知识。坚持独立创意,不断进取,才能将我国的书籍装帧艺术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中国书籍装帧风格,从而在世界文化领域中取得一个独特的地位。这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2)、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历史上的中国古籍,天头地脚、行栏牌界、版式、字体等等,都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审美特色。符合当时人们的需求与审美意识。
二、纵观书籍装帧的发展史,不同时期的书籍,有不同的装帧概念与形式。
(1).编简
竹木简的装帧形式。古人书写于竹木简,以篇为单位,写完一篇,以绳作结。编简成策,第一策必定要标写这一策书的篇名。编简成策之后,以尾简为轴心,朝前卷起,装入帙内,以便收藏。
(2).卷子装
又称卷轴装。编简、帛书的古书装帧形式。纸书盛行后,也效法帛书,装帧亦是将写好的长条纸书,形成卷子形式,故称卷子装。流行于隋、唐时期。现在中国画的装裱也用这种卷轴形式来保存作品。
(3).旋风装
旋风装是卷轴装到册叶装的过渡形式。装帧形式是以一幅比书页略宽略厚的长条纸作底,把书页向左鳞次相错地粘在底纸上,收藏时从首向尾卷起。它保留了卷轴装的外形,又解决了翻检时的不方便。
(4).经折装
又称折子装。出现在9世纪中叶以后的唐代晚期。装帧的形式是依一定的行数左右连续折叠,最后形成长方形的一叠,前、后粘裱厚纸板,作为护封。经折装克服了卷子装的卷舒不便的问题。
(5).蝴蝶装
适用于雕版印书的特点而创造了蝴蝶装。此种装帧形式是把印好的书页,以版心中缝线为轴心,字对字地折叠。以版口一方为准,逐叶粘贴,打开书本,版口居中,书页朝左、右边展开。宋元时期盛行此装帧形式。因蝴蝶装的书页是单页,翻阅时,易产生无字的背面向人,有字的正面朝里的现象,阅读不方便是蝴蝶装的缺点。
(6).包背装
装帧的形式是将书页正折,版心向外,书页左右两边朝向书脊订口处,集数页为叠,排好顺序,以版口处为基准用纸捻穿订固定,天头、地脚、订口处裁齐,形成书背。外粘裱一张比书页略宽略硬的纸作为封面、封底。此装帧形式缘自包裹书背,所以称其为包背装。包背装的书籍出现在南宋后期。元、明、清也多用此形式。如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等。
(7).线装
装帧形式与包背装近似。书页正折,版心外向,封面、封底各一张,与书背戳齐,打眼订线。线装书既便于翻阅,又不易散破。线装是中国传统的装订技术史上最为进步的形式,具有典雅的中国民族风格的装帧特征。线装书的出现,形成了我国特有的装帧艺术形式,具有极强的民族风格,至今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国书”的象征。
我国古籍书墨香纸润,版式疏朗,字大悦目。素雅和端正,而不刻意追求华丽,是我国线装书的特征。字体有颜、柳、欧、赵诸家,讲究总体和谐而富有文化书卷之气。
1949年以后,出版事业的飞跃发展和印刷技术、工艺的进步,为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和提高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呈现出多种形式、风格并存的格局。“文革”期间,书籍装帧艺术遭到了劫难,“一片红”成了当时的主要形式。70年代后期,书籍装帧艺术得以复苏。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推动了装帧艺术的发展。随着现代设计观念、现代科技的积极介入,中国书籍装帧艺术更加趋向个性鲜明、锐意求新的国际设计水准。
读图时代的到来,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背景,根据读者的审美要求,读书要求,要设计出即突出书籍内容,又不失个性特色民族性的书籍装帧作品让阅读者在急速的匆忙疲惫中享受的学习。
20世纪对于人类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时代,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促成了世界性的经济繁荣,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面貌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信息社会的来到,科学文化的日新月异,人类越来越不满足仅仅是现实所提供的某些物质条件。近乎于持一种挑剔的态度去接受经济高度发达的物质性、精神性的享受。而今的书籍装帧设计,也只有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基础上,才能符合时代的需要。
(1)、人类的信息传播从以语言和烽火的方式作为第一期开始,便逐步进入了第二期的文字和纸的发明;第三期的印刷和出版;第四期的有线与无线电话以及电报的发明应用;直至第五期的电子计算机和集成电路的发明与利用。而今天,我们正处在第四期与第五期的过渡。在以视觉传达为主的印刷出版物之外,还有以视、听两种传达手段同时运用称之为多媒体光盘的新型书籍,等等。由此我们应该意识到,所谓现代书籍装帧将包含着更为广泛的内容与形式。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现代书籍装帧的艺术特性。要看到它的发展,关注它的变化。一成不变的模式将不复存在。新时期对设计师、出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不断提高充实,丰富自己的艺术积累,又要努力学习与装帧艺术关联的科学技术知识。坚持独立创意,不断进取,才能将我国的书籍装帧艺术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中国书籍装帧风格,从而在世界文化领域中取得一个独特的地位。这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
(2)、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渊源,历史上的中国古籍,天头地脚、行栏牌界、版式、字体等等,都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审美特色。符合当时人们的需求与审美意识。
二、纵观书籍装帧的发展史,不同时期的书籍,有不同的装帧概念与形式。
(1).编简
竹木简的装帧形式。古人书写于竹木简,以篇为单位,写完一篇,以绳作结。编简成策,第一策必定要标写这一策书的篇名。编简成策之后,以尾简为轴心,朝前卷起,装入帙内,以便收藏。
(2).卷子装
又称卷轴装。编简、帛书的古书装帧形式。纸书盛行后,也效法帛书,装帧亦是将写好的长条纸书,形成卷子形式,故称卷子装。流行于隋、唐时期。现在中国画的装裱也用这种卷轴形式来保存作品。
(3).旋风装
旋风装是卷轴装到册叶装的过渡形式。装帧形式是以一幅比书页略宽略厚的长条纸作底,把书页向左鳞次相错地粘在底纸上,收藏时从首向尾卷起。它保留了卷轴装的外形,又解决了翻检时的不方便。
(4).经折装
又称折子装。出现在9世纪中叶以后的唐代晚期。装帧的形式是依一定的行数左右连续折叠,最后形成长方形的一叠,前、后粘裱厚纸板,作为护封。经折装克服了卷子装的卷舒不便的问题。
(5).蝴蝶装
适用于雕版印书的特点而创造了蝴蝶装。此种装帧形式是把印好的书页,以版心中缝线为轴心,字对字地折叠。以版口一方为准,逐叶粘贴,打开书本,版口居中,书页朝左、右边展开。宋元时期盛行此装帧形式。因蝴蝶装的书页是单页,翻阅时,易产生无字的背面向人,有字的正面朝里的现象,阅读不方便是蝴蝶装的缺点。
(6).包背装
装帧的形式是将书页正折,版心向外,书页左右两边朝向书脊订口处,集数页为叠,排好顺序,以版口处为基准用纸捻穿订固定,天头、地脚、订口处裁齐,形成书背。外粘裱一张比书页略宽略硬的纸作为封面、封底。此装帧形式缘自包裹书背,所以称其为包背装。包背装的书籍出现在南宋后期。元、明、清也多用此形式。如明代《永乐大典》、清代《四库全书》等。
(7).线装
装帧形式与包背装近似。书页正折,版心外向,封面、封底各一张,与书背戳齐,打眼订线。线装书既便于翻阅,又不易散破。线装是中国传统的装订技术史上最为进步的形式,具有典雅的中国民族风格的装帧特征。线装书的出现,形成了我国特有的装帧艺术形式,具有极强的民族风格,至今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中国书”的象征。
我国古籍书墨香纸润,版式疏朗,字大悦目。素雅和端正,而不刻意追求华丽,是我国线装书的特征。字体有颜、柳、欧、赵诸家,讲究总体和谐而富有文化书卷之气。
1949年以后,出版事业的飞跃发展和印刷技术、工艺的进步,为书籍装帧艺术的发展和提高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中国的书籍装帧艺术呈现出多种形式、风格并存的格局。“文革”期间,书籍装帧艺术遭到了劫难,“一片红”成了当时的主要形式。70年代后期,书籍装帧艺术得以复苏。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推动了装帧艺术的发展。随着现代设计观念、现代科技的积极介入,中国书籍装帧艺术更加趋向个性鲜明、锐意求新的国际设计水准。
读图时代的到来,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背景,根据读者的审美要求,读书要求,要设计出即突出书籍内容,又不失个性特色民族性的书籍装帧作品让阅读者在急速的匆忙疲惫中享受的学习。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