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政治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的探究
作者:周琳琳来源:原创日期:2014-03-28人气:1271
一、高校政治环境的涵义
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政治背景和条件,并与周围发生着密切的联系。高校政治环境,是指对高校师生员工学习、工作及其政治思想、政治观点、政治信仰和品德形成发展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的一切特定因素的总和。
二、高校政治环境的现实特征
(一) 复杂性:高校政治环境所包含的要素十分广泛,而且其中的结构和互动关系也是非常复杂的。所有的政治环境因素中,良性与恶性、积极与消极、先进与落后的因素总是混杂在一起,同时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表现为政治环境构成要素的复杂性,把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环境中不同性质的因素分离开来是相当困难的。而不同的人对政治环境的选择和适应也存在着很大差别。
(二) 开放性: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环境因素在空间上没有固定的界限。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们跨区域、跨国界的交流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工具,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环境因素,特别是建立在国际互联网基础上的互动信息传输的实现,使得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政治环境越来越开放。
(三)动态性:高校政治环境是动态、变化的环境。因为当今世界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在社会基本矛盾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社会政治环境的各个方面都在变动之中。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开放性又进一步改变了环境变化的内涵和节奏,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不断变化的政治环境之中。
(四)可塑性:高校政治环境的各个构成要素虽然性质、状态及作用各异,但他们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交叉渗透的,共同构成复杂的政治环境整体,并且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政治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不仅为政治主体适应政治环境提供了可能,而且可以使政治主体通过对政治环境内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教育主体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计划地改变一定社会范围内的环境因素,使之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需要。
三、高校政治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坚持人与环境、教育与环境的唯物论,承认环境的决定作用,同时坚持辩证法,强调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政治环境一头连着整个社会环境,一头连着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直接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产生影响。
(一)政治环境的直接教育作用
高校政治环境对大学生的直接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高校政治环境中的政治活动、政治体制、政治设施、政治氛围等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产生直接的教育作用。政治作为影响人的意识形态,它对人的影响不需要其他因素的介入,可以直接对人的思想产生影响。政治活动、政治体制、政治设施、政治氛围等所构成的高校政治环境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教育氛围、教育力量。
(二)政治环境的保证作用
高校政治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作用主要表现在高校政治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形成和发展所要求的条件起保证作用。其一从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内部各种素质之间的关系来看,政治素质是统帅,其涵义包括三点:一是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二是把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看作是一个根本的、原则的问题,三是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其二从政治环境对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作用来看,政治环境以自身在社会环境中的所处的首要地位和所发挥的制约作用,保证着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方向。
(三)政治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导向作用
导向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国家性质和高校的领导体制决定了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这有助于大学生主人翁责任感的形成,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按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第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创新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第三,依法治校、发展民主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向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四、实现高校政治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重视直接的思想理论灌输,忽视间接的环境影响,重视主客体间的信息传递,忽视教育要素之间的情境创设等倾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与环境陶冶过程分离。
(一)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加强和引导大众传媒环境建设
现代大众传媒已经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为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主要力量和环境因素。其中网络的影响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大众传媒是直观而形象的,从认知过程来看,直观的感性认知先于抽象的理性认知。它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增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对理性思维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高校应加大网络的建设和网络人员素质的提高,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形成积极健康的/虚拟环境,发挥好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政治环境的渗透与互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现代社会的开放性要求开放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之相适应。政治环境对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政治热情、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具有重大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要研究这种政治影响,尊重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发展要求,进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不断培养大学生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的能力
高校政治环境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使受教育者和教育者具有了获得信息的平等权利。随着社会开放范围的扩大、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使高校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有逐渐强化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培养大学生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的能力,要帮助大学生寻求和确立判断事物的标准,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政治环境信息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和进步。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