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
随着国有银行和部分商业银行出于对利益的追逐,在农村地区的逐一撤离,多数地方只剩下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仍在农村地区服务,“坚守阵地”。金融机构和营业网点的减少,导致金融机构建设无法及时跟进,严重约束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金融服务供需不足也致使农村金融业务相对萎缩。邮政储蓄网点只开展了基本的存款、汇款和结算业务,没有开展信贷业务,只有农村信用社一家金融机构开展信贷业务。而且,这些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应有限,难以满足农村居民对资金的需求,且通常情况下,为规避风险,正规金融机构的手续较繁琐,贷款条件较严格,多数农民无法进行快捷、便利的贷款,这就导致了民间借贷的活跃。这种非正规的金融组织虽然看似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居民的资金需求,但是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也大大增加。民间金融组织规模小,经营范围窄,资本实力小,基础薄弱,抵御风险能力差,一旦发生风险损失则会发生经营困难甚至破产倒闭。并且,由于民间金融的区域性, 其极易受到当地政府或行政的干预和操纵。再者,这种非正规的组织难以避免会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 投机、圈钱、关联贷款等道德风险极容易滋生。
2、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滞缓,作用有限。
各农村金融机构的基础设施相较城市来说不够完善,支付和结算体系落后。适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电子化和票据化等操作方式覆盖的地域范围小,配套设施建设严重不足,不利于农村居民方便快速的办理相关业务。四大国有银行和少数商业银行基本上仅在县城设立了储蓄点,并且是主要作为吸储工具而存在。如果在国家宏观金融政策没有根本性调整,上述各大商业银行基本上很难发挥金融支农作用。
3、与农村相关的金融产品创新能力不足,盈利水平偏低。
农村现有的金融机构主要以经营传统的商业保险产品和信贷产品为主,而对于小额贷款和农业保险这样的农民需求量较大的产品则缺乏创新,导致金融产品过于单一,盈利能力不足,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薄弱,除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小额存单质押贷款和少量的联保贷款外,其余就是担保抵押贷款,而农村担保抵押物稀缺,农民住房、信贷消费、看病、就学等消费性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
4、农村资金外流情况严重。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业的薄弱环节,金融供给不足尤为突出,资金外流情况严重。当前虽然成立了新型农村村镇银行,但成立时间较短,网点较少,结算相对困难,在储户分散的农村市场难以在短期内聚集较多的存款。很多农村资金互助社由于没有金融营业许可证而无法吸收存款,只能依靠募集股金进行发放贷款,而部分获得金融营业许可证的互助社,由于农民手中闲散资金不多,亦无法吸收足够的存款应对庞大的农村需求。而小额贷款公司只能利用自有的资金进行放贷,同样受到资金供给的限制。此外,由于金融机构网点有限、涉农业务的运营成本高、农村地区的贷款风险高等导致金融供给不足,农村资金的持续流失一定程度上恶化了农村经济。目前,农村资金流出的数量远远大于从城市流入的数量,对于基础本来就十分薄弱的农村经济来说,资金的缺乏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