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经济增长率与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反映经济主体整体水平的综合性概念,它包括从量的积累(经济产量的增加)到质的飞跃(经济结构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变)的全过程。而区域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入了地域的限制,衡量的是特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重点探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其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东部地区发展速度和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就拿2012年来说,我国政府规定的国家级贫困县全部出现在中心部地区。区域经济的差距发展对于当地经济是有利的,但是却不利于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2)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估算
以上介绍了三种估算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方法,这三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条件。根据数据的易得性以及完整性,以下采用消除趋势法中的HP滤波法来分析我国1997年到2006年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及其与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在HP滤波法中,令,可以得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实际GDP与潜在GDP的差值以及潜在经济增长率,如表1和2。
表1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1997年到2006年间的实际GDP与潜在GDP之差
年份 |
实际GDP与潜在GDP之差 |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
1997 |
308 |
323 |
201 |
1998 |
181 |
308 |
182 |
1999 |
-150 |
102 |
48 |
2000 |
-358 |
-6 |
-93 |
2001 |
-819 |
-125 |
-197 |
2002 |
-328 |
-415 |
-134 |
2003 |
-55 |
-372 |
-136 |
2004 |
63 |
-88 |
-37 |
2005 |
307 |
128 |
9 |
2006 |
618 |
618 |
247 |
表2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在1997年到2006年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
年份 |
潜在经济增长率 |
实际经济增长率 |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中国 |
东部 |
中部 |
西部 |
中国 | |
1997 |
11. 47 |
9. 67 |
9. 96 |
9. 73 |
10. 70 |
11. 42 |
8. 74 |
9.30 |
1998 |
11. 37 |
9. 42 |
9. 77 |
9.53 |
9. 87 |
8. 42 |
8. 70 |
7.80 |
1999 |
11. 34 |
9. 18 |
9. 61 |
9.38 |
8. 38 |
4. 48 |
5. 77 |
7.60 |
2000 |
11. 39 |
9. 03 |
9. 53 |
9.29 |
9. 92 |
6. 78 |
6. 03 |
8.40 |
2001 |
11. 50 |
8. 98 |
9. 54 |
9.25 |
8. 54 |
6. 85 |
7. 40 |
8.30 |
2002 |
11. 66 |
9. 03 |
9. 62 |
9.26 |
15. 46 |
4. 34 |
11. 35 |
9.10 |
2003 |
11. 80 |
9. 17 |
9. 72 |
9.30 |
13. 56 |
10. 49 |
9. 91 |
10.00 |
2004 |
11. 90 |
9. 32 |
9. 81 |
9.35 |
12. 52 |
13. 96 |
11. 75 |
10.10 |
2005 |
11. 96 |
9. 42 |
9. 88 |
9.38 |
13. 00 |
12. 30 |
10. 65 |
9.90 |
2006 |
11. 99 |
9. 47 |
9. 92 |
9.40 |
13. 05 |
12. 19 |
13. 21 |
11.09 |
注:上表中的实际经济增长率的估算中所使用的是剔除通货膨胀影响的实际GDP数据。
从表1和2的数据可知:从1997年到2006年间,东部地区有5年的实际GDP与潜在GDP的差值为正值,而其中有3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大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另外实际GDP与潜在GDP差值为负的5年中有3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小于其潜在经济增长率。这就验证了经济增长率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正向关系;而中西部地区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化很小,发展较为缓慢。 另外,从表1和2的数据还可以看出东部的发展明显优于中西部。
(3)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从1997年到2006年之间,我国整体的实际经济增长率虽然呈现小的波动,但是整体趋势是递增的。这说明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步加快;在这10年里,前6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后4年实际经济增长率高于潜在经济增长率。这说明我国的经济潜力得到了更高程度的发挥;同时也可以看出,三个地区的两类增长率有很大的区别。这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太平衡。因此,国家和政府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在发展整体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保证各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一方面应该加强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应该重点针对中心部地区的发展。这就要求国家从整体上把握经济的发展进步,在大力发展东部经济的同时,给予中西部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
(4)未来的潜在经济增长率
从表2的数据可知,近年来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9%以上,同时这一指标先从9. 73%逐渐下降到9.25%,后上升至9.40%,但长期来看还是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可以预测我国未来几年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可能在9%附近。
结束语
总之,潜在经济增长率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如果潜在增长率高于实际增长率,则说明经济潜能未能得到最好的利用;反之,则证明经济已达到最优状态。1997年到2006年间,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渐加快,不过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一些差异。国家应该以潜在经济增长率为标准,力求实际增长率与之接近,防止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国家应该全面发展全国经济,重点发展落后地区。
参考文献
[1] 汪海波.试论潜在经济增长率[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05):31-36.
[2] 王子博.中国潜在产出估算模型的设计与应用——基于Kalman滤波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2,(1):21-32.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