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经济学的长三角区域产业模型
我们了解到产业发展在长三角各地区并不平衡,为了平衡这种产业结构,我们开始了产业联动理论的应用。基于长三角地区发展的产业模型主要是“点—轴”空间理论。所谓的“点—轴”空间理论,其实就是确定发展的一些基点,在基点和基点之间会形成发展轴,往周围扩散发展。一条发展轴上可能还会有基点,再由这些基点和其他基点之间形成发展轴,发展轴继续向周围扩散发展。如此下来就会形成不同层次的点轴发展。将该理论应用于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模式中,势必要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上海为中心基点,然后向周围进行发散扩展。将一些成长能力较强的城市作为次中心基点,继续向外围城市发展。同样的方法建立三级中心基点等。然后基点之间相互连接,形成发展轴,向四面八方辐射扩散,最终形成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发展模式。下面我们看一下几种不同的“点—轴”空间模式。
(1)原有的“T”型发展轴
该发展轴线以上海为一级中心基点,在上海沿海向和沿长江方向建立两条发展主轴线。这两条主轴线的建立有利于沿线区域城市的产业发展,而上海可以看作产业发展的引擎,时刻提供着发展所需的动力和血液。
(2)现在的反“K”型发展结构
该发展结构也是以上海作为一级中心基点,采用原有的“T”型发展轴的两条主轴线,额外的在上海与苏州方向建立一条发展轴,形成反“K”型发展结构。该发展结构建立的原因主要是空间近邻效应的影响。在原有的“T”型发展轴中,上海的沿江和沿海方向都在发展,而沿苏州方向会与这两条轴线形成近邻,在等级扩散的原理下,上海与苏州方向的轴线上也必然会同步发展,所以就有了反“K”型发展结构。
(3)多层次网络型发展态势的逐步形成
上述所说的“K”型发展结构仅仅只是建立了一级发展轴线,那么我们怎样实现多层次空间发展呢。这就需要建立二级发展轴线、三级发展轴线等。一级发展轴线的建立,带动了一些城市的发展,比如南京、杭州等。这些城市将会成为二级中心基点,进一步进行二级发展轴线的建立。
①以南京为二级中心基点的“X”型发展结构
以南京为中心,在其东西南北方向分别选定镇江、马鞍山和芜湖、湖州、扬州为基点,连接它们与南京之间的轴线,作为二级发展轴线,带动周边地区和三级中心基点城市的发展。
②以苏州和无锡为二级辐射中心,建立“Y”型发展结构
在苏州和无锡的交界地带建立二级中心基点,向西南北三个方向分别辐射建立二级发展轴线,带动嘉兴、湖州等城市及周边小镇的发展,逐步形成以苏州、无锡和常州为中心的城市群。
③以杭州为二级中心基点的“X”型发展结构
以杭州为中心,在其东西南北方向分别选定嘉兴、浙西、经绍兴至台州、湖州为基点,连接它们与杭州之间的轴线,作为二级发展轴线,带动沿线城镇和三级中心基点城市的发展。
④以泰州为增长中心的发展模式
泰州作为后起之秀,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有望成为二级轴线发展的中心基点。首先它处于江苏的中部,和上海、南京等大都市相距较近,同时又位于江苏南部和江苏北部两大经济板块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地理优势,有合理的资源可以用来发展,因此,极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中心。
⑤以宁波为增长中心的发展
沿海大通道的开发,带来了宁波的天下。其港货物吞吐量的巨大优势使其与舟山港之间实现了一体化运作,正逐步实现向国际大港口水平的迈步。此外,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改善了宁波的区位状况,使其与周边大城市的连接障碍消除,更有望实现较快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中心。
综述上文所述,可以看出基于城市经济学长三角产业模型正在逐步建立起来,这种点轴的多层次空间网络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带动性,可以在发展轴线的同时,带动周边的发展,从而一步步建立不同等级的发展轴线,由中心到外部,层层发展,这种产业模型极大地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区域间的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罗世俊,焦华富,王秉建.基于城市成长能力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发展态势分析[J].经济地理,2009(03):0409-06.
[2]何骏,郝琪.泛长三角区域的产业优势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1:110-114.
[3]傅兆君,王超,赵方舟.基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长三角创新型城市群建设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3(01):0014-06.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