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中色彩设计的运
在包装设计中,包装与产品是一对孪生子,有了产品就要有包装加以保护。中国古文字中的“包”字是一个孕育于子宫中的象形字,它反应了古人对包装的认识与理解。然而现代的包装已经不仅仅是用来表现产品的属性,更多的是用来表现一定产品的广告效应,那么要想把这个特性表现好,色彩自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了。通过多年的教学和创作实践证明,不同的色彩搭配,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并且根据各自的民族、性别、年龄和经历等的不同而造成的心理作用有所差别。因此,我们在进行产品包装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色彩搭配后所产生的个性,使色彩表现能更好的反映商品的内涵,适应消费者审美要求,满足目标市场不同的层次需求。
图形、色彩和文字作为包装设计的三大要素,色彩是强化视觉冲击力的第一要素,也是最容易表现商品属性的抽象要素,特别是在激发人们情感的视觉感知上有着非常之作用,其价值与作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在包装设计中,色彩要素是其他设计要素无法替代的。从观察的角度来看,色彩可以直接传递出其他两个设计元素无法具有的信息功能。在视觉表现中色彩是最敏感的因素,色彩的整体效果需要醒目而具有个性,能抓住消费者的视线,能通过色彩的象征产生不同的感受,达到其目的。
二、色彩的物理反应与人的情感传递
色彩与人的情感传递是由于色彩表面的物理性感应发展为某种直接性心理感应体验的结果。色彩本身是一种视觉现象,存在于人们视野中,不同的色彩表现会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有些色彩让人看了感觉愉快、活泼,有些色彩让人感觉严肃、沉闷。通常红 、橙 、黄等暖色以及高明度、高纯度或强对比的色彩给人以兴奋感。相反,蓝、蓝绿等冷色以及低明度、低纯度或弱对比的色彩给人以低沉的感觉。
红色是一种激奋的色彩,刺激效果明显,能使人产生冲动,愤怒,热情,活力的感觉。橙色也是一种激奋的色彩,具有轻快,欢欣,热烈,温馨,时尚的效果。黄色是明度最高的色,在高明度下能保持很强的纯度。黄色的灿烂、辉煌有着太阳般的光辉,因此象征着照亮黑暗的智慧之光,因此又象征财富和权力,是骄傲的色彩。在黑或紫色的衬托下可以使黄色达到力量无限扩大的强度,同时淡淡的粉红色也可以像美丽的少女一样将黄色这骄傲的王子征服。黄色最不能承受黑色或白色的侵蚀,稍微渗入,黄色即刻会失去光辉。所以黄色具有快乐,希望,智慧和轻快的个性。绿色介于冷暖两中色彩的中间,显得和睦,宁静,健康,安全的感觉。 它和金黄,淡白搭配,可以产生优雅,舒适的气氛。蓝色是最具凉爽、清新的色彩,它和白色混合,能体现柔顺,淡雅,浪漫的气氛。黑色给人的情感传递是具有紧张感所以显得庄重、严肃。灰色给人的情感传递是沉静舒适。白色给人的情感传递则是纯洁无瑕,同时白色还是是吞没黄色的色彩。银色给人的情感传递则是典雅朴实。
三、包装设计中色彩的配色关系
由于色彩对于人类的消费心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设计商品包装时能否掌握色彩的特点,能否更有效地唤起消费者对商品产生深刻的视觉印象,是包装设计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包装设计中的色彩一般是由多色搭配而成,为了获得统一的色彩效果,设计时应根据包装里产品内容和视觉传达的要求,选择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的色彩,作为画面的主色调,并以此构成画面的整体色彩效果,从而增强商品的竞争力。
1、色彩搭配要反映包装物的内外关系
色彩搭配与包装物的内外关系主要通过包装装饰的色彩反映内在的包装物品,使人一看外包装就能够感知或者联想到内在的包装是何物。对于这个问题,当我们走进商店往货贺上一看,不少商品并未能体现到这种照应关系。使消费者无法由表及里去想到包装物品为何物。当然,也就对产品的销售发挥不了积极的作用。那么我们在设计商品包装时对色彩的应用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1)从行业的消费心理上看:食品类包装多以明快、阳光有食欲感的暖色系列色彩为主,这样给人以温暖和亲近之感。比如中国白酒包装色彩就多以红色、金色为主,原因是白酒消费时的环境与氛围多是宴请、聚会,都是一些喜庆的场合,或者是作为礼品去馈赠。同时还因为中国传统习俗对色彩文化意义的理解,红色表达热烈、吉祥喜庆,金色则表达富贵、尊严等。当然,饮料类食品用绿色和兰色的也不少;儿童食品用玫瑰色的也不少。又如清洁类商品包装的主色调多选用透明的高的、有洁净感的冷色系列为主的颜色,其色彩对比强烈,容易使人联想到使用后的卫生结果感,这就是一种商品契合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对应方式。再如医药类商品的包装,由于功能作用是一种冷静、理性的感觉属性,不同于食品类的热烈感性,因此多以冷色系列为主,辅助以部分中性色彩,强调对比关系弱,适度出现对比关系,增强其可信、沉稳、有效等药品功能,让包装色彩给人以治疗信心等等。
(2)从色彩的物理特性上看,由于金色、黄色、浅黄色给人以香味袭人之印象,这类色彩适用于食品类的包装配色;绿色或红色象征浓郁与芳香,这类色彩适用于茶、啤酒饮料类包装配色;蕃茄汁、苹果汁多用红色,集中表明该物品的自然属性。另外有些商品包装从主色调上看去不象上边所说的那样相对应,但优秀的外包装画面中一定会有那点晴之笔的象征色点、色线、色块或以该色突出的集中内容。这应该是大家们的得意之作。有些化妆品的包装和一些酒的包装都能找到很多这样的例子。
2包装设计中色彩的搭配要注意自身的相互关系
色彩的搭配,是很多初学设计者在包装设计中最难以把握的事情。在中国绘画与书法中常流行这么一名话,叫“密不透风,疏可跑马”,实际上说的就是一种构图上的对比关系,这种对比关系表现在包装设计中,主要是从包装设计中各种构成元素的色彩对比与调和关系体现出来。这些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色相的对比与协调。目前这种关系在包装设计的用色上出现的频率最多,使用的范围最广。在很多平面设计上非常的常见,只要有多个色彩的出现就会有色相对比关系的产生。他是指在设计用色上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上时,产生出对比的视角效果。在使用色彩时主要是通过不同色相的对比体现出来,这种关系通常表现出色彩的冷暖反差,如红和蓝的对比等,在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办法是减弱一方强化另一方,使画面的色彩关系协调起来。
(2)明度的对比与协调。这在包装色彩的运用上,同样是重要的再现手法之一。这种明度关系的对比,往往是在中明度或高明度的底色上衬托出低明度的主题图案(或名称),或在低明度的主题图案中突出轻淡素雅的中明度或高明度包装物的主题名称,以及商标或广告语等。反过来,也有用大面积的凝重深沉低明度的色素铺底,另用轻淡素雅的中明度或高明度色调或集中一点某个色块中或全面装饰一些纹案。在这种明度对比的关系中,一般色素有调和色对比和冷暖色对比,调和色对比的手法往往是以同类色和类似的对比,如:淡绿色对深绿;淡黄色对深咖啡;粉红对大红等,而冷暖色的对比则多为补色的对比,如:黑色与白,红与蓝等。
(3)纯度的变化与统一
在色彩设计中,纯度对比是决定色调感觉华丽、高雅、古朴、粗俗、含蓄与否的关键。色彩的纯度变化体现出色彩搭配的雅欲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以突出俗字而去反衬它的高雅。而这种俗的表现方式,是用颜色的“脏”、“乱”和“无序”进行。这种色彩搭配,要么是一种象征性地揭示主题,要么是为烘托主题服务,使之表现出万花丛中一点红的对比效果。如在一个包装画面上无所用心地看上去是感性地将多种颜色胡乱的堆砌或扔涂在上面,然后悄悄地一旁空白处或在其中巧妙地点晴出包装物的主题,这是非常多见和有趣的事情。除了包装以外,甚至书的装帧、广告媒体、网络、宣传画上的海报,电视上的休闲栏目都有这样尝试。
通过对上述色彩关系的分析,色彩在包装上的运用完全是因为一种信息元素需要通过各不同颜色的对比而表现的一种方式而已,但是这种色彩关系又是构成整个包装构成要素必不可少的物体,有些要素,甚至就是不同色素的巧妙组合。因此,在研究包装设计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把握色彩和色彩自身的对比关系,也就无从谈得上设计出好的包装作品来。
总之,包装是商品无声的推销员,包装上的色彩是打开和吸引消费者视觉的第一把钥匙,是包装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宣传企业文化的有效手段,每一个设计师都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思考。同时还要在生活中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市场学习,并不断了解、研究消费者的需求与愿望,向人们生活的实用性,走向生活审美与享受性靠齐。我们只有注重色彩对人的心理影响和情感反映,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以及不断地总结色彩设计的经验,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表现,才能帮助我们更成功地在包装设计中运用色彩,创造出更加符合时代的设计作品。唯有这样,产品包装设计才能不断地提高新水平,升华到一定的新品位,才能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促销发挥重要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