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吲哚-2,3-二酮(ISA)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的影响

作者:中州期刊www.zzqklm.com来源:原创日期:2014-06-19人气:1879
吲哚-2,3-二酮(ISA)亦称2,3-吲哚醌,又名靛红,系天然存在的吲哚类化合物,存在于人体和中药青黛以及大青叶中, 是目前国内自行研制开发的Ⅰ类抗癌新药靛玉红化学二聚体结构的单体。该物质也存在于龙虾体内,是龙虾生存所必需的一种天然海洋活性物质[1] 。通过我们的前期研究工作表明,ISA有促进人和小鼠神经母瘤细胞凋亡的作用[2] 。本文在此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ISA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的影响,更深入探讨其作为抗癌新药的安全性。

1、材料与方法

1.1试剂与动物:吲哚-2,3-二酮(青岛大学药理教研室); 秋水仙素 (PH0025, Sigma), 甲醇(AR),冰醋酸(AR),0.075%KCl(AR)溶液,小牛血清、Giemsa 储备液、 pH 6.8磷酸盐缓冲液。昆明种小鼠(二级),♀、♂各半,体重18~22g,由河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冀医动字04056。

1.2方法: 

1.2.1小鼠分组方式及骨髓细胞微核染毒试验:选定50只小鼠,随机分为数量均等的5组,随机确定阴阳对照组各一个,实验组三个;阳性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20mg.kg-1.d-1,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实验组中分低、中、高三种ISA剂量,分别给予ISA20, 60, 180 mg.kg-1 .d-1,腹腔注射,连续4d,第5天各组分别于24h、48h和72h取样。

1.2.2小鼠骨髓细胞微核标本制备及分析:采用颈椎脱臼处死小鼠,速剪取其胸骨,剔去肌肉,用干净纱布擦拭,剪去每节骨骺端,用止血钳挤出骨髓液,点在载玻片一端预先滴好的小牛血清中。混匀后推片。甲醇固定15min,Giemsa应用液染色15min,冲洗染色液,晾干。

观察计数:依次经低倍镜、高倍镜粗检后,选择细胞分布均匀、形态完整、染色良好的区域镜检,然后在油镜下按一定顺序进行微核计数,计数1000个PCE中含微核的PCE均值数,并且注意200个细胞中PCE与NCE的比值。

1.2.3小鼠骨髓染色体畸变试验染毒模型和分组:小鼠随机分组,染毒方法同上。腹腔注射,连续4天,并在第4天染毒结束6小时之后取材。 

1.2.4小鼠骨髓染色体标本的制备:按2μg/g体重的剂量,经腹腔向小鼠体内注射秋水仙素,2.5h后用颈椎脱臼的方法将小鼠处死, 取出完整股骨并擦净, 7ml生理盐水冲洗股骨髓液于离心管中,反复数次至骨髓发白,以1500r/min转速,离心分离8min。去清液后加入37℃的0.075mol/L KCl溶液6ml,混合均匀,置于37℃的恒温水浴中保温15min,再加固定液1.5ml左右,摇匀并静止少许,以1000r/min转速离心分离10min。去清液后,加入新配制固定液5ml,充分混合,室温下静置15min,再以10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去清液。以同样方法重复固定一次。留约0.5ml沉淀物,加0.2ml新固定液,混合均匀,得到细胞悬浮液。取少量细胞悬液滴于干净湿冷的玻片上,轻轻吹散并干燥,在玻片标本上滴加Giemsa染液,染色15min,用纯净水缓缓冲去染液至干净,晾干。在低倍镜下按一定顺序选择背景清晰、分散良好、染色收缩适中的中期分裂相细胞,用油镜进行分析, 小鼠染色体数目2n=40,每个标本观察80个,分析其染色体结构,确定畸变数目,计算畸变率。

1.2.5分析统计方法:采用SPSS 11.5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2、结果

2.1吲哚-2,3-二酮对小鼠微核的影响:每组小鼠按性别不同分别计算微核PCE的均值,结果显示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因此可合并计算结果。从计算结果可见,三种不同剂量的ISA微核形成率分别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并不显著(P>0.05),而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论是三种不同剂量的ISA,还是阴性对照组,其差异则十分显著(P<0.001)

ISA对小鼠微核(PCE)的影响(x±s‰)

组别            受检细胞数

剂量(mg·kg-1)

24h

48h

72h

 

盐水阴性对照         1000

 

1.65±0.5

2.13±0.8

2.91±0.7

 

环磷酰胺阳性对照     1000

20

8.33±2.1*#

14.5±3.0*#

 23.0±6.0*#

 

ISA小剂量            1000

20

1.78±0.8

2.3±0.9

3.2±1.1

 

ISA中剂量            1000

60

1.8±0.6

2.5±0.9

 3.7±1.2

 

ISA大剂量            1000

180

2.2±0.9

3.0±1.0

 3.8±1.3

 

*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01,#与ISA剂量组比较P<0.001,

2.2 200个细胞中PCE与NCE的比值:三个ISA剂量组PCE/NCE比值均在0.71±0.2范围内,与阴性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与阳性对照组的0.082±0.01均值比较,则差异有显著性(P<0.01)。

2.3 ISA对小鼠染色体畸变的影响:见表2所示:

表2  ISA诱导鼠细胞染色体畸变情况

实验

分组

细胞总数    

 

数目畸变

细胞数

结构畸变

细胞数

染色体畸

变总数

畸变率

(%)

盐水对照组

80

3

2          

5

25

6

 

6.2±1.7

31.3±3.8*#

7.5±1.9

 

环磷酰胺组

80

18

7

ISA组

80

5

1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与ISA剂量组比较P<0.01

3、讨论

近年来已建立许多测定细胞遗传损伤的短期试验,微核试验(Micro-nucleus Test)就是其中之一。一切进行分裂的细胞,在染色体断裂剂或能影响纺锤体的毒物作用下均产生微核。故利用微核试验可对药物导致染色体损伤的情况进行测定。

微核可出现在多种细胞中,且在有核细胞中较难与正常核的分支相区别,由于红细胞在成熟前最后一次分离后数小时可将主核排出,而仍保留微核于PCE细胞中,因此,计数PCE细胞中的微核数,便能检测因化学毒物或物理因素诱导产生的染色体完整性改变,以及检测染色体分离改变这两种遗传学终点。

红细胞的细胞增殖动力学显示,其排核成为PCE后,通常在骨髓中停留约2~24h之后而入血[3] 。由于染毒次数及取样时间不同,化学毒物诱发微核出现的高峰时间也不尽相同,波动范围往往可以达到24h~72h,所以要求在接触化学毒物后设立不同的采样时间点。本次微核试验采用了不同时间段取样三次,结果显示各组的微核形成率均表现为:72h>48h>24h,这与微核形成时相变化过程相符。而环磷酰胺组的微核形成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和ISA剂量组(P<0.001),表明其较强的遗传毒性作用。高、中、低三种ISA剂量的微核率与阴性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PCE与NCE的比值均在正常范围内,提示ISA无毒性。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检测直接反应了化学毒物的致突变性,是评价化学毒物致突变性唯一可靠的方法。当染色体发生畸变时, 则会导致基因在位置及数量上发生改变,基因间的平衡性即被打乱[4] 。本文在进行微核试验的同时亦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旨在比较两种试验结果的一致性。结果显示环磷酞胺能诱发小鼠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畸变以数目异常占多数,主要表现为单价单体,结构畸变表现为断裂和易位现象,而阴性组和ISA组少有畸变,说明环磷酞胺致染色体损伤的遗传效应[4] 。环磷酞胺组畸变率与ISA不同剂量组以及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ISA不同剂量组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

总之, ISA对小鼠骨髓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的影响研究未见文献报道,本文的结果表明ISA的无遗传诱导毒性,为ISA药物安全性提供了参考。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