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图书对纸质图书的影响
摘要:图书是文化载体的表现形式, 它的发生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基本规律,以电子图书为代表的新一代读物的出现和普及, 给传统的纸质图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关键词 电子图书 网络图书 纸质图书 影响
随着Internet 的出现和应用, 为图书的存储与传输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进而也证明了科学家们这种设想是完全正确的, 因为它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潮流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并非满足于依赖旧有的某种事物的永久记载形式, 特别是在“电子图书”产生以后, 这种概念就分裂为传统“图书”和发展中“电子图书”二部分。从“电子图书”不断演进、发展的历史看, 实际上也是科学家们在应用科学中从微电子学的角度来对实用材料进行创新的结果, 推而广之, 这种探索过程必然就促进了“图书”慨念的扩大, 也使“图书”内涵得以扩充。
1 网络电子图书的特点
电子图书以数字化的形式储存, 容量大。数据库检索系统使读者更方便、快捷、准确的搜索、查询及阅读, 方式也多样化。当读者想要阅览某项专题时, 他可以如同阅读纸质图书一样, 从第一页开始或查询目录的章节来阅读。但他也可以对图书的内容方便地进行检索, 利用搜索工具找出专题的相关书目、章节及参考资料, 把范围缩小以便阅读精华的部分。更可以挑选文中词句, 连接到其它相关的主题。电子图书传递速度快, 数量多
电子图书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瞬间把所需要的书籍内容传送到读者眼前而且不受数量限制, 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阅读到世界任何地方的文献资料, 浏览的空间大, 时间上非常节省。纸质图书的借阅要读者亲自到图书馆办理手续而且数量、时间受到限制。
电子图书便于复制、副本量充足, 能彻底解决图书馆热门书和复本书数量不足的问题。而且电子图书价格便宜, 在一定资金投入的情况下, 购置电子图书能够扩充馆藏品种和数量。网络电子图书服务系统。网络电子图书服务系统, 以电子文档方式发行、传播和提供浏览与阅读电子图书的数据库, 因系统资料库容巨大和功能完善, 其电子图书具有体系和规模, 并且其品种全、数量多、内容新。2.纸质图书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纸质图书可以充分体现出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感情阅读纸质图书有的人就习惯于在自己宁静幽雅的书房里,捧着一本散发着墨香书卷, 悠闲自得地“品书”, 有的人经常反复欣赏着某一本书,因为它有着不平凡的“经历”, 有的书就是一种“信物”。这些在阅读电子图书中是无法体现出来、无法感受得到的。人们对于传统书籍的眷恋是永远不会消失。
在图书馆数字化, 网络化过程中, 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两者之间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是人类共同推动的结果。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共同负担着传承人类文明、传播人类知识的使命。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 兴利除弊是其发展的动因。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也不能例外。
与公共图书馆相比,教研人员对专业化信息服务的精准度要求更高,对以学科单元或知识单元为基础,进行专业梳理和信息整合的需求更为迫切。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规范化的图书馆服务作为支持和保障,在这样的大环境催化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内容逐渐多源化,但工作重点仍然在于深化信息服务,信息专业性的量化程度也成为评价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重要参照物。在这样的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印刷品图书比电子图书相对更有吸引力。
3 在为读者服务方面
纸质图书经过整理、加工之后, 便移交流通部门开展上架排列供读者借阅, 布置阅览空间提供书报阅读和进行业务咨询服务。这些服务的特点就是每一环节都需要配备管理人员与读者面对面操作。
电子图书的读者服务则不需要庞大的书库来放置出版物, 只需要设置一定的存储系统、服务器以及网络设备, 便可向读者提供电子图书阅览服务。服务的主要项目: (1) 馆内阅览服务, 在图书馆内提供计算机等电子图书阅读设施或设置电子阅览室, 为来馆查阅的读者提供馆藏电子图书的阅览服务; (2) 在线阅览服务: 读者可以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使用图书馆的网络图书馆, 浏览权限, 进行在线阅览; (3) 在线借阅和还书服务: 读者在任何时刻把图书馆的电子图书下载到个人电脑上进行离线阅读,
4 阅读的舒适性
纸质图书的阅读具有舒适性。它本身没有辐射和有害光线的干扰, 对人们的视力影响不大。在阅读书本时, 人们通常是以章节、页码等为阅读的路径和顺序, 逐章、逐节地进行阅读, 是以连贯性为特征的, 有利于读者理解、记忆和凝神思考。
针对读者不同的阅读方式和习惯, 确定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配置比例
由于读者年龄的不同和工作、学习、生活方式的差异, 决定了他们的阅读习惯和兴趣的不同, 因而对电子图书和纸质图书阅读方式的选择也会有着各自的喜爱。对于年龄偏大、喜好在床上或沙发上休闲阅读的读者来说, 纸质图书则是他们的首选; 而对于多数年轻人和从事诸如外贸、编辑等类工作的人, 则偏爱网上阅读。所以, 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 我们要确定电子图书和纸质图书的发行比例, 确保两者资源合理的配置与利用, 以避免重复和浪费。
服务对象、馆藏资料、教育内容上有目标性和指向性,这种特征并不随着电子书的兴起而有所改变。印刷品图书在专业学习与研究等“深度阅读”中的传统优势是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首先,在专业研究中,印刷品图书在参考价值上显然更为可靠;其次,无论电子书的下载和流通技术怎样发达,也必然要求一定的硬件支持,而在这一点上印刷品图书的阅读成本几乎为零;再次,电子书对于相对年轻的读者群体来说更有吸引力,而对于大多数从业多年的教师和专家学者队伍来说却往往相反,教职员工的印刷品图书借阅量稳固发展,并没有受电子书下载的影响而有所削弱。
5 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阅读优势
一直以来,图书馆系统是以纸质图书的阅读为主,电子图书的阅读为辅。为了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和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需要,我们应加速二者的融合。在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开发新的服务资源和形式的基础上,在保留传统的书桌式阅读形式外,应适当设置读书文化沙龙室来弥补纸质图书阅读缺少交流平台的遗憾;应通过开设网吧和电子阅览室,并为读者配备网络插口,来方便读者自带笔记本电脑来图书馆阅读和学习,满足读者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 柯平, 闫慧. 网络阅读文化的基本理论研究[ J] .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7, ( 5)
(2)王阳.论图书馆的电子书服务逐步形成数字版权管理[J].新世纪图书馆.2006(1):42-44.
(3)李雪丽.纸质图书与e book 之比较[J].新西部.2008(2):156.
(4)郭桂敏. 电子图书带来的新思考. 图书馆建设, 2001( 3)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