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新时期群众路线所赋予的哲学意义

作者:鞠桂萍来源:www.zzqklm.com日期:2014-08-11人气:990

党的群众路线包括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两方面的内容,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灵魂,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则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观点不同采取的工作方法不同,既然群众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又赋予了新的内容,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理解群众观点的哲学意义呢?

一、从唯物论来看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观点,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述“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9],而实践的主体是人,人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也就是要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从辩证法来看

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 [10]。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而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的动力是社会的基本矛盾,正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基本矛盾的运动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的决定力量,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劳动者,而劳动者就是历史的创造者。

三、从认识论来看

人民群众能将自己的主体认识与客观现实结合,即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认识与实践的结合,通过社会实践,检验和体现自己的主观认识的正确性,而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反映在人民的思想、言论当中,就表现为形形色色的意见和观点,要对某一个问题得到全面的认识,总是要在主体中展开自由的讨论,通过不同意见,不同观点的交锋,以克服认识的片面性,揭露认识中错误、方法,明辨是非,所以,人民群众能够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定范围内,通过认识活动产生不同意见和看法,引起争议、辩论,使问题得到解决,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四、从历史观来看

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的统治者非常注重人民群众的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作为重要的社会历史范畴,首先有它的量的规定性,即指人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对历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阶级、阶层和集团,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有量的积累,逐步达到质的飞跃,使历史沿着由无数个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对角线的方向向前发展,但是平行四边形的各个边的方向是不尽相同的,也就是说人们的愿望是不同的,但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每个不同人的主观认识只是无数个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边,儿对角线只能有一个,即一个合力的作用,这个合力永远是不变的,即推动历史发展的合力——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要生存,就要有衣、食、住、行、用等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同时人民群众不断地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化,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人类一切的发明创造,一切的艺术、文学作品,都是劳动群众在生产和生活当中创作、发明出来的;人民群众又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历史任何一次大的变革,都是人民群众亲自参加革命、改革的结果,使社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