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化研究

作者:周 松来源:www.zzqklm.com日期:2014-08-16人气:1014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是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研究学问、追求真理、创造思想、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着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的始终,也是当代青年价值导向的根本要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青年大学生  青年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报告明确要求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又一重要成果,为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这四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自觉把铸造灵魂、突出主题、把握精髓、打牢基础的基本要求,融入和谐校园建设和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的各个方面。

 二、新时期大学生青年价值观特点分析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和变化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也在大学生青年身上产生了一系列影响。特别是随着他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差异性的明显增强,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上亦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一)价值理论偏重务实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冲突都促使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由理想转向现实,呈现理想淡化和讲求实际的务实倾向。第一,价值目标短期化。当代大学生青年认为首先要以务实的态度对待自身,要通过自身努力,创造优越、丰富的生活,追求“成就自己,造福社会”的人生目标。而对祖国赋予的历史重任感受不深,对新时代所要完成的历史使命没有取得感情上和理性上的认同。第二,价值实现功利化。以“有用”、“效用”来衡量一切的实用主义盛行,价值理性让位于工具理性,价值活动的功利性突出。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能为我所用的,才是有价值的”,随着实用主义在现实潜规则中逐步被学生所认可,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了功利化倾向。第三,价值选择世俗化。追求财富地位和个人美好生活,实现自身的价值成为青年大学生比较普遍的人生理想。

(二)价值取向趋于理性

当代大学生青年在价值取向上更趋于理性。当代大学生在现实利益的追求中,找到了个人与社会的联系,个人不能脱离现实社会,受现实社会各种因素制约,他们更强调适应社会、发展自我。他们从比较注重理想和追求,到比较注重现实和功利,把理想追求和现实功利结合起来;他们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倾向于奉献与索取并重;他们从注重知识的价值、理性的追求,到注重知识的经济潜力与真理性并重。这种理性的价值选择,说明大学生正在努力培养自己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

(三)价值追求突出个体

由于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解放了思想,释放和催化了个人本位的发展,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朝个人倾斜的发展趋势。首先,价值主体性意识增强,能动性提高。强调自我价值,崇尚独立自主,弘扬个性是大学生价值观的鲜明特征,独立人格意识、个体价值意识、价值主体意识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次,评价标准个体化、个性化。大学生更愿意从个体出发,从个人的需要实际出发,开展价值评价活动,在评价标准的选择上,更倾向于个性化的选择。

(四)价值实现围绕自我

当代大学生作为价值主体在价值选择上,注重围绕自我;在价值实现上,注重自我奋斗,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部分学生价值主体重个人的自我价值,轻个人的社会价值,只重视和强调对自我需要和利益的尊重,不重视个人对社会、对他人应尽的责任、义务和贡献。重自我选择,轻社会选择;重自我需要,轻社会需要;重自我自由、独立,轻社会制约。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化的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把历史观与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相结合,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价值、社会价值、民族价值、时代价值的完整而统一的文化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导大学生青年,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全面宣传、努力营造浓厚氛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被大学生所感知、认同、理解、掌握,才能内化为意志品行、外化为社会群体意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抓住契机,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积极运用行之有效的宣传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当代大学生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通过纵向的历史对比、横向的国际比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信念。  

(二)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创新载体,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各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涉及广泛,高校必须创新载体、广开渠道,引导青年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滋养精神、陶冶情操。要充分发挥报刊、社团和网络等媒体的导向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贯穿到日常宣传报道中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主课堂,科学规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具体内容,使之贯穿整个大学教育体系。要大力实施文化品牌战略,激励大学生深入基层、面向实践,不断创作出一大批反映中华民族厚重历史文化、火热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广泛传播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引导大学生在娱乐审美中潜移默化,得到教育提高。

(三)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强化养成,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既要教育引导,更要实践推动。要立足基层、着眼实践、强化养成,引导大学生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成为高校青年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基本原则,转化为自觉行动。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充分运用各种活动载体引导大学生规范自身言行,推动青年在注重文明礼仪、遵守公共秩序、服务城乡发展等方面有明显进步。要坚持不懈地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广泛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明是非、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要广泛深入开展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教育和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努力实现道德教育具体化、规范化,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

(四)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和竞争力。通过创业就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就业培养机制建设,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的教育工作不断满足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学校在进行创业就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就业培养机制建设时,应遵循创业就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本着使广大青年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循序渐进地开展。在具体的创业教育模式选择上,应该采取“以创业课程、专业建设为主体;以创业实践基地、创业孵化器建设为依托的”的创业教育模式,依靠高校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学科优势,在进行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创业教育体系和创业培养机制建设,强化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

(五)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注重示范,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运用榜样力量引领人们思想行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样需要先进典型来示范、来引领。要广泛宣传青年先进模范的先进事迹,深入挖掘典型事迹中的时代特质和道德因素,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创作影视艺术作品等多种形式,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更大发展。要认真培育当代青年大学生先进典型,坚持以先进个人带动集体、以文明标兵影响校风、以校风促进大学生整体的文明程度的提升,努力推出一大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以典型的平凡小事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增强宣传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人们见贤思齐。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的社会思潮是目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坚持尊重差异性,包容多样性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韩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J].光明日报,2007-08-28.

[2]郭建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伦理生活[J].光明日报,2007-07-31.  

[3]潘春生.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转变及其原因[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5) .

[4] 赵忠璇.构建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5] 洪棋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德育创建[J]. 德育研究,2007,(4).

[6]李东.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7]张利华.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 

[8]宋萌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光明日报

[9]温成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对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的思考

[10]庄保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