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社区科普人员现状研究及思考
摘要:我国社区科普工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广大社区科普人员起着关键的作用。社区科普人员要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社区科普工作的进程。本文结合信阳市社区科普人员的实际情况,对社区科普人员在工作中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社区;科普;科普人员;
Research and Considerat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Workers in Xinyang City
Abstract: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on community science popularization in China. Science popularization professional workfor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rse and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ing spirit is needed.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m in Xinyang city and offers considerations on several problems.
Key Words: Science popularization; community; strategy; science popularization workers
引言
科普工作是一项全民的、长期的、持续不断的过程,而社区科普是城市科普工作的基础。社区科普作为我国科普事业中的一项面向社区最广大群众的文明工程,不断提高社区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社区科普工作者在社区科普工作的开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1]。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 年)规划纲要”鲜明提出,未来五年的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一具有时代特色的发展前景,对科技创新乃至科普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科技创新人才和科普人才的需求。本文结合信阳市社区科普人员的实际情况,对社区科普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对策。
1 信阳市科普人员工作现状及问题
本人采取以问卷调查为主,同时辅以相关访谈调查、文献检索等方法。调查对象涉及到基层社区科普队伍——即从事专职和兼职科普工作或担任科普志愿者的人员。本次调查共涉及基层社区科普人员108人,对上述社区科普人员共发放问卷 108 份,回收有效问卷100 份。在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后,结合相关访谈实地调查、文献检索,最终发现了如下问题:
1.1 基层科普人才匮乏,专职人员极少
据统计资料显示,自2010年以来中国科普兼职人员数明显高于科普专职人员数,但总体来说,基层科普人才匮乏。信阳市也存在同样问题,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全市共有科普专职人员1137人,科普兼职人员7048人,专职人员仅占科普人员总人数的13.9%。问卷中的关于“您是专职人员、兼职人员还是志愿者”回答中,专职人员所占比例只有11.2%。志愿者的比例也只占到了15.8%,这说明科普人员队伍存在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
信阳市的社区由于编制少、兼职人员占大多数,没有稳定经费和设施保障,科普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就保障制度来说,省、市、县(区) 一级的科协工作者大多具有行政编制,然而像社区街道、乡镇等基层科普人员则大多数为兼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基层科普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1.2 科普人员学历层次不高,科学素养有待提高
信阳市社区科普人员中,本科、研究生等高学历人员所占比例偏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科普工作开展的深度和力度。在一道有关最高学历的问题中,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只占30%。基层科普人员具备的科学素养程度不高,对科普知识的敏感性不强,在普及过程中容易产生被动、机械的工作方式,导致基层科普工作的上行反馈通道闭塞。
1.3 科普人才培训、培养服务体系基础薄弱
在问卷调查中“您近两年参加的进修培训的次数”,53%的被调查者回答是 “没参加过”。参加过1-2次培训的比例占到40%。这说明关于科普人才的培训活动力度不够。在回答“您参加进修培训的主要方式”这一问题时,38%的被调查者回答是“单位组织的进修培训”,还有相当比例的人选择没有进修培训过。这和培训体系的不健全有一定关系,相当数量的社区科普人员有进一步深造提高自己的意愿。
笔者在走访之后了解到,信阳市科普人员培训组织体系不健全,没有相关机构与部门对科普人员的培训予以规范化与系统化。培训工作都是围绕着具体的政策、活动、任务而展开,培训的内容之间没有连接性,培训的组织工作就比较松散和不连贯。
培训体系建设缺乏总体战略指导。缺乏对科普人才发展战略的了解,培训部门不知道科普人员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所需要的人才储备情况。[2]基层科普人才培训体系是根源于科普人才的总体发展战略体系之下的,只有根据人才规划,结合区域与人才类别的具体特征,才能量身定做出高效的培训体系。有效的培训体系应考虑科普人员的特殊性,考虑到不同类别科普人员的具体特点与要求,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训练技法,针对具体的条件采用多种培训方式,针对具体个人能力和发展计划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
2 多渠道多举措解决问题
2.1 广纳人才,不断发展壮大科普人员队伍
2.1.1 壮大志愿者队伍
除了专职人员以外,志愿者的加入也能推动科普的发展。信阳市科协应积极与地方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鼓励和动员大学生参与到志愿者的队伍中去,壮大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依托科研机构、科普组织、科技团体,吸纳教育工作者及离退休人员,尤其是老专家、老教授加入社区科普志愿者队伍,积极组织参加科普活动。[3]
2.1.2 高校培养
通过高等院校来培养基层科普人员是最好的也是最为系统的培养方式。就信阳市而言,地方政府可以与信阳的地方高校合作,建议开设相关专业或研究方向。也可通过短期培训、进修班等形式来培养更多的科普专门人才。
2.1.3 提高待遇,加强专职科普人员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专职科普人员数量少,不能满足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需求。截至 2010 年末,专职科普人员总量仅有 22.34万人,要实现 2020 年科普人才翻一番的目标,就必须有计划地实施专职科普人员队伍建设工程,这需要各级政府给予政策倾斜,确保专职科普人员培养工程能够顺利开展。[4]信阳市可采取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加入到专职科普人员的队伍当中去。提高专职科普人员薪资待遇,以及解决编制问题,制定切合实际有效的组织管理办法来加强专职科普人员的工作管理。加强专职科普人员的资质认证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专职科普人员的资质认证体系,完善专职科普人员的考评、考核机制,以此激励专职科普人员、吸引专职科普人员、留住专职科普人员,彻底改变专职科普人员队伍边缘化的局面。
2.2 提高基层科普人员素质, 建立社区绩效评估机制
开展社区科普活动,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社区科普工作的好坏。目前信阳市社区科普人员大部分并非专业科普人员,多数由居委会管理人员兼任。随着科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居民生活需求也在不断的变更,因此需要建立一支稳定的、有一定科技基础知识,且能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的社区科普人员队伍。所以在社区科普工作开展的同时,还应该加强社区科普工作者自身的学习和培训,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他们自身的科学素养。一方面,通过短期培训课程来培养科普人员是我国科普人才的主要培训方式,也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5]另一方面,通过继续教育,选取优秀的社区科普人员继续进入高校深造,学习与之相关的科普工作知识,提高职业技能,通过交流与学习提高本身的学历层次,从而提高其自身的科普水平。
对于社区科普人员,应对整体的政策进行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的同时不仅是要告诉所有的社区有这项政策,而且包括指导他们去开展工作、关键点在哪里,帮助他们完善内部的管理,提高科普工作的效率。同时提升意识与水平,不能仅关注一些原始的科普内容,而应在科普这个大概念下,与时代同步、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同时与社区本身的特色结合,才能更好地引导社区居民开展高层次的科普活动。可以在社区之间相互交流,也可以到信阳市的科技馆、博物馆里进行学习,与一些可以在社区应用的内容相结合,提出自己的规划与思想。
2.3 加大科普人才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培养服务体系
一方面,可以通过定期培训来提高社区科普人员的科技基础知识和科学素养;另一方面,应该加强社区科普人员的继续教育学习。对于目前已经在岗的科普人员,在本身学历的基础上,进行继续教育,考取更高的学历,学习关于基层科普知识,更好的为社区居民进行科普服务。可通过多种渠道来开展和实施科普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如科协组织自行培训、组织专门机构合作实施培养、也可组织委托专门的社会培训机构。可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如讲授法、研讨法、案例分析法和情景模拟法。
总之,城市社区科普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长期的民生工程,此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必然会惠及广大社区民众,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要改变现状,社区科普工作任重而道远。社区科普人员要大胆创新,发挥主动性,不断提高社区科普创新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推进社区科普工作的进程。
致谢 本文成稿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科普研究所的学术指导和帮助,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孙定建.对当前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3(4).
[2]龙叶先,高波,曾国屏.试论社区科普模型的“居民主体化”转向[J].科普研究,2012(4):11 -15.
[3]郑念,张义忠,孟凡刚.实施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的理论思考[J].科普研究,2011(3):20-26.
[4]任福君,张义忠.科普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科普研究,2012(1):11-18.
[5]诸大建.理解科学文化:中国新世纪科学普及的战略性课题[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1(3):92 -97.
[6]科学技术普及概论[M].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7]任嵘嵘,郑念,孙红霞.我国科普专职人才队伍建设研究[J].科普研究,2012(10).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