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
批判精神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类拥有了批判精神,就像掌握了普罗米修斯盗来的生命之火,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什么是批判精神,批判精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如何?
一、批判精神是以"高深知识"为基础、以社会理想为标准的负责任的深刻反思与重新理解。
批判精神近年来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受到重视。批判精神是一种人格特征,与心理的情感与态度有关,是批判性思维的内在动力。批判精神具有三个维度:
1. 思维与思维冲突之维度,即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社会思潮之间的频繁冲突,是批判精神施展的维度之一。
2. 思维与现实冲突之维度,即批判总是与现行体制相冲突。批判之所以在现实社会中缺失,是因为批判不仅仅是在与某个单纯的思想做斗争,而是间接地在与以这种思想为掩护的现实做斗争。
3. 未来与现实冲突之维度,即批判要成为社会改造的先导,必须存在社会基础才有可行性和历史的正确性。它所依赖的社会基础必须高于现实的,代表现实的发展方向的。“我们不是从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①,它不能只是一种历史的空洞的回音。因此,批判是否有效、是否合理,不是看它的言辞是否激烈、是否尖锐,而是取决于这个批判是否具有现实基础,也就是说,看它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进行批判的,批判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代表性。
从对批判精神的三个维度的分析中我们可知,批判精神作为一种人格特征,它是个人在认识外部世界和自我时所持的质疑、分析、理性思考的行为倾向,它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环境产生反作用。它包括怀疑与否定,但并不意味着纯粹的否定;它包括意识形态批判,但不等于意识形态批判;它是通过反思与质疑而做出重新判断与理解,但并不等同于一般的是非判断与理解;它集中体现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目标和精神动力。
二、当代大学生主体性新特征为批判精神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视野提供了契机。
1.不连续性
第一,大学生思维敏捷,接受新生事物快,但只孤立片面地横向思考,既不结合现实背景,也不结合社会实强,而把事物片面化、单纯化,影响了对事物的深层认识。
第二,追求新异,求知欲旺盛,缺少分析。他们为了满足自身成才的需要和心理渴求,希望能大量满足未知领域,求异猎奇,以求自我成就的某种“实现”。
2. 不确定性
由于大学生处于从以自然性占主导向以社会性占主导的人格模式的转型期,其人格心理发展具有高度的内在的不确定性。
第一,认知理性与创新发展的不确定性。处于成年初期的大学生,随着大脑的充分发育,智力发展到较高水平,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形成,认知理性与创新思维都有较突出发展。而且男女认知理性有差别:“女性文静,男性躁动”②,一旦面对着复杂多样的外部情境,往往存在着主观性、片面性甚至出现偏激。
第二,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不确定性。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反映出主体对人生的探求与摸索。而价值观是指个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对事物的重要性进行评价时所持的内部尺度。
(二)主体实践性为批判精神提升教学效率开启机会之门。
1.主体实践性是一种精神性活动。主体实践性的一种基本存在和发展方式,是多个主体之间以言语和非言语符号系统为中介的精神世界上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灵肉交流活动,主体的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以人的精神世界为对象的特殊的精神性交往实践,指向的是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其直接目的是人的完满的精神世界和独立人格。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人们在交往中澄清了真像,在交流中提升了思想。
2.主体实践性是一种反思性活动。人最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在实践中,主体之间可以各自以他人为"镜子",从中"解读"着自我,通过与他人的对比,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反思、监控自己的行为,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形成个体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以及自我认识、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能力。
三、批判精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价值实现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批判精神,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效地推进大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转变:
(一)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观念转变是先导,行动改变是根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批判精神,必须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放弃以教师为中心传统教育教学理念,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应当努力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启迪学生和激励学生,力求建立和谐、协调而又独特的师生关系,进而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挑战、怀疑的批判精神。
(二) 更新课堂教学模式: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变。
1. 高度动态化。课堂是否动起来,关键看学生的表现。学生参与在于学生的兴趣,只要兴趣浓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自然会高涨起来。这就要求老师俯下身子,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中间,打通师生之间的隔阂,做到“老师是学生,学生是老师”,从而“师生融为一体,师生互动。”
2. 低耗时高收益。高收益的课堂中表现的是学生,而能否使课堂成为高收益的核心人物还是老师,因此,低耗时高收益的课堂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无论从思想观念上还是从自身素质上,老师必须有一个全方位的转变,要敢于尝试,要舍得下气力,要有跌倒了爬起来的勇气,从而在每周一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间里,让学生愉快地掌握最多的知识,获得最大的综合性的发展或进步。 批判精神是创新的先导,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进步的根本动力。因此作为“国课”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重视大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从战略高度来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与效果,从战术上精心选择与钻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与教育教学方法,真正实现“培养人”与“培养什么样的人”相结合的教育目标
【引文注释】
①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0页
②陈智祥著:《反抽象哲学引论》第225页,吉林文史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中央编译局2002年10月第2版
2.华同旭主编:《创新教学改革 深化“三进”工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3. 【美】埃里希·弗洛姆著:《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张燕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