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依托职业教育集团,深化校企合作——教育论文

作者:李娜来源:《现代企业教育》日期:2015-01-08人气:1004

     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后开,这预示着中国职业教育有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职业教育。“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思想之一。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己成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提升的关键。

1、 校企合作现状

    近些年来,职业院校都积极地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活动,但目前职业院校行“校企合作”存在着一些问题:

 ① 缺少产学合作组织机构。在政府方面,没有专门的政府机构提供校企合作信息交流,企业无法得到相关行业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信息,职业院校也无法获得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以及行业技术发展趋势。职业院校没有专门的机构协调产学结合,企业方面由于人力、财力等方面的考虑,没有相应的产学结合管理机构,仅将产学结合的工作交与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或者由项目形式进行。

② 在寻求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往往是职业院校积极参与,而企业积极性不高。很多已实现的“校企合作”都是学校托人情、找关系,与企业寻求合作。但是,学校为企业提供的支持与服务比较少,而企业为学校提供的支持较多,企业最求“利益最大化”,参与办学,得不到相应的利益,因此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

③ 从校企合作形式看,一些院校的校企合作是浅层次的合作。合作仅停留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学生顶岗实习就业等,认为把学生放到企业实习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没有深层次的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课程标准制定、教材编写、人才培养实施等工作,无法真正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④ 很多企业虽然参与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工作,但未对顶岗实习学生进行技能培训,而是仅将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达不到顶岗实习的效果。

⑤ 教师服务企业的能力不强。很多教师直接从毕业院校走向课堂,缺乏生产经验,不能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不能拉动企业积极性。校企之间无法实现“互利双赢”,影响了校企双方的稳定合作。

2、 基于职业教育集团的校企合作模式

2.1职教集团

    由于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行业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等特点,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核心为技能的高低,因此,单凭学校难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近年来的职业教育集团是职业教育一种新的办学模式,职业教育集团在职业教育领域中引入了企业集团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改变了传统办学模式。它合理组织和优化配置教学资源,组建校企之间、校校之间,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办学联合体。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是教育组织与教育制度的创新。

    职教集团的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在各自不同利益需求基础上共同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校企合作的三大基础是“技术、人才、设施”,目的是 “共建、共享、共赢”,成功实现的原则是“互惠、互利、互动”。只有注重构建互惠双赢的动力机制,才能保证校企合作的有效性、持久性、稳定性。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对学校的需求是:为企业输送零培训上岗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人才支撑;职业院校帮助或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员工培训、方案咨询、技术指导;职教集团宣传企业的品牌价值、企业文化。职业院校对企业的需求是:提供顶岗实习机会,接收其毕业生;为院校提供实训师资和设施、设备;根据行业经验为专业改革和课程建设提供咨询、指导。

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在理想状态下,校企“互惠、互利、互动”双方分别可提供以下支持,企业对院校的支持:

① 企业参与集团内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与考核体系的构建
② 企业为集团内职业院校提供技术交流与实践培训机会
③ 企业专家和技师作为外聘企业接受集团内职业院校实习生
④ 企业招聘优先选择集团内职业院校的优秀毕业生
⑤ 企业为集团内院校建设提供经费支持
⑥ 企业为集团内院校设立专项奖学金
⑦ 企业参与集团内院校的教学评估
⑧ 教师到集团内职业院校授课
⑨ 企业为教师双师素质培训(参与企业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创造条件
⑩ 利用企业设备、场地为集团内职业院校的教学服务

院校对企业的支持有:

① 院校使用集团内企业设备、设施时给予适当的折旧补偿
② 院校为集团内企业试验提供校方设备支持
③ 院校为集团企业员工提供免费或低价技术培训
④ 院校为集团内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
⑤ 院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解决技术难题
⑥ 团内院校宣传企业的品牌价值、企业文化

2.2职教集团的平台作用

    只有双方都能积极参与,这种“互惠、互利、互动”的校企合作关系才能稳定,在寻求共同利益的同时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而这种积极参与需要在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下,才能有机会实现。由于在校企合作的利益关系中,企业得到的支持比学校得到的支持少,因此,目前的校企合作还停留在“关系”和“信誉”层面上,方便灵活,但缺少稳定性。企业参与上述校企合作,比如需要投入一些财力、人力支持,而企业又追求利益最大化,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有经济投入),比未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无经济投入)投入更大,因此,必须将企业的投入与企业得到的收益联系起来,才能鼓励企业的积极性。依托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确定校企双方的责任与义务。
在校企合作中,职教集团平台是外部推动力,职教集团理事会在校企合作关系中起着主导。首先职教集团理事会建立校企合作管理体系,统筹企业与院校两种资源,进行组织、资源调控、管理,统筹、指导和协调,确保校企双方的信息沟通。其次,加入职教集团,遵守集团内有关制度、章程,保障校企双方责任与义务的履行。另外,职教集团内制定校企合作的评价与激励机制、制定评价标准,激发校企双方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3 依托职业教育集团,深化“校企合作”

    深层次校企合作教育在职业院校方面主要体现在①合作办学:共同开发、调整、设置专业;共同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共同进行项目开发与研究。②合作育人: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编写教材;共同组织实施人才培养过程。③合作就业:订单培养;毕业生质量反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3.1合作办学

① 共建专业、课程。首先,通过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的市场调研,优化专业设置。职教集团内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标准,专业标准对接产业、行业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将专业建设与行业、企业发展及岗位需求融合。

② 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对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技能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双师”素质锻炼和学生职业技能鉴定、创新能力开发、技能竞赛训练的平台,是产学结合的重要载体。在职教集团的平台下,院校和企业应在互惠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厂中校”,企业提供实训场地,可投入部分设备,学校投入设备,在企业内建立“融入式”的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这种形式的实训基地在在就业招聘、技术培训、新产品研发、成果转让等方面形成更广泛的合作。二是“校中厂”。指学校提供实训场地及部分设备,企业投入设备和企业技术人员,在校内建立“引入式”实训基地。企业可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生产活动,为学生“教、学、做”一体教学活动及教师的技术研发等活动提供支持。

③ 共同进行技术研发、推广。职业教育要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就不能照本宣科,只传授学生过时的技术,必须跟踪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并新技术引入教学,通过校企双方在科技开发、服务、推广方面的合作,可以使教师掌握前沿科技,企业也可更好地开展技术研发、推广、服务。

3.2合作育人

① 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职教集团的校企共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院校的专业设置、人才标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技能考核、技能鉴定等人才培养事项共同研究,保证专业发展适应社会经济需求,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过程。
② 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校企结合行业标准、岗位设定等,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融“教、学、做”为一体、开发校企合作教材、开发配套电子课件、共建精品课程等。
③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职教集团具有整合企业与学校的优质资源的功能,职教集团内的企业和院校已经形成了一些优质教学资源,如优质的专业建设与改革、精品课程、项目课程、精品校企合作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典型案例等。这些优质资源应当在职教集团院校内共享,相互开放,扩大受益。同时,学校要发挥自己教学资源优势与特长,为集团内企业开展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

3.3合作就业

①共建共享人才资源库。校企双方根据各自拥有的师资、学生和技术人才共建人才资源库。并在职教集团内共享人才资源。校企根据各自所需,包括企业招聘高技能型毕业生、校企企业技术人员交流、企业技术人员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按照程序在人才库中选聘相应的人才,深化校企合作,保证校企合作双方的利益,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

4 结束语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进行“校企合作”,是目前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职业院校要深化开展“校企合作”,需在职业教育集团的平台上,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价值观,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实现校企“互利共赢”, 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高卫东.完善职教集团运行管理体制与机制的若干建议[J].职教论坛,2012 (30):17.
[2]赵向军等.高职教育集团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版),2010(20).
[3]骆建建.职教集团:破解校企合作难题的综述性探索[J].华章,2011(27):130-131.
[4]高明.合作博弈视角下的职教集团校企合作探索.高等职业教育一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1(20):15-17.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