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摘要】地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重要的补充内容,其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其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实践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中充分开发利用地域文化,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激发大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敢于勇于传承地域优秀文化,为地域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文章就地域文化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优势,研究出其应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的策略,以期进一步推动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地域文化;思想政治课程;实践应用策略
0.引言
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流传时间久远,拥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并且能够流传至今仍然能够发挥价值与作用的传统文化内涵,其表现了特定各区域内的民俗、风情、习惯,以及既定区域内群众的性格、特征以及行为风格。厚重的地域文化氛围不单单能够构建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改善人们的审美观念。并且各个地区的地域文化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社会时代进步发展的当今社会地域文化持续渗透入人们的感情与思维,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得以转变,从而增强了潜在的社会竞争意识与创新思维扩展能力。高校作为培育时代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地,怎样充分的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将其有机的融合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将其转化为有效的课程资源,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需要长期探索的问题。
2.地域文化资源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意义
2.1增强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前国家主席胡景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曾经发表过重要讲话,他认为高校培养大学生的使命主要有四个:人才培养、提高科研能力、服务经济发展以及推动文化传承。可见地域文化资源融入高校课程的重要性。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中的第三节《民族》中提到,我国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仿若一个明珠熠熠生辉,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致,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高校是继承传播优秀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也是发扬创新中华文化的主体。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我国地域文化传承发展的希望,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融入地域文化教学不单单能够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还能够扩大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从而强化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
2.2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
地域文化的地缘优势十分明显,其在特定地域内的地理环境、历史典故以及民俗风情和高校所在地一致,因此大学生在高校求学时容易产生亲近感。因此高校教学课程添加地域文化有利于让学生记忆深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1]。例如新疆高校可以融合新疆的地域文化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西北地区》和《 西部开发的重要阵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提到,新疆地域宽广,少数民族众多,每个地区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维吾尔族的民族地域文化中也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意识到这些资源的有效性并且将其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能够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
2.3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格
地域文化是既定区域内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行为与思维习惯,其中包括民俗风情、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等等。众多地区的地域文化组成了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对于人类个体发展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对于大学生来说其能够让大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格和崇高的爱国思想,潜移默化的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壮丽的北国黑龙江是我国东北重要的边陲省份之一,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中提到,在黑龙江这块历史悠久的黑土地上孕育着独具特色的黑龙江精神。历史上黑龙江流域的祖先们勇敢南下,排除万难孕育了无私奉献的珍贵品格。改革开放后黑龙江人民继续为祖国伟大事业建设而奋斗,北大荒事业、大庆油田、兴安岭的开发淋漓尽致的体现了黑龙江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因此,将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当地的历史变迁,了解当地人民的珍贵精神,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这些难得的宝贵的高尚品德与精神[2]。
3.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程应用
3.1使用多媒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我国疆域宽广,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存在巨大的差异,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却是从全国的角度来进行内容安排的。因此将地域文化融入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不单单要学习教材中的内容还要联系地方实际,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更加生动更加具有地域特色。例如在学习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部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亲身去参与各种途径的活动,以实践行动来了解当地的悠久历史与杰出人物的精神。例如江西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鲜艳独特,而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阶段正好是形成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红色文化。在关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内涵的的教学中,将马克思主义融入我国优秀的文化之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一)》中提到,江西地区水资源丰富,长江流域直流赣江是江西的母亲河。在江西这片土地上有着太多的光荣事迹和难忘经历。在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支持下无数的革命先辈在江西洒下热血,用生命铸就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成为了千万同胞们心中的永恒记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观看八一起义纪念馆以及馆内的各种珍藏,观看朱德军官司令指挥部,让令人肃然起敬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教学中的内容,理论结合实际来领悟毛泽东思想和马列主义的伟大[3]。
3.2通过阐述事实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通过阐述事实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就是讲地域文化与地域特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相结合,通过文化事实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地域文化资源能够利用当地直接形象的事实让大学生切身感受,从而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其表现了特定各区域内的民俗、风情、习惯,以及既定区域内群众的性格、特征以及行为风格。例如,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提到,深圳位于珠江三角洲,是连接香港和内地的桥梁,也是我国金融、外贸、运输等开展的重要地区。其作为我国第一批改革开放的城市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获得了飞跃的发展。2012年深圳总产值达到了12950亿元。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迅速腾飞的就是坚持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系的基础就是我国各个地区的地域文化。
3.3地域文化编入教材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
当前高校所使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都是统一的,其科学性和原则性较强,但是却没有融合各个省份的特色来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一现状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应该将学生能够切身体会的地域文化资源通过多各种形式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相结合。在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从世界看中国》中提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疆域辽阔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壮族、瑶族、回族、苗族、哈萨克族等都是我国的少数民族。鸦片战争开始后沙俄开始侵占黑龙江、新疆等地区,英法联军来时侵占我国西藏与西南地区。我国少数民族人民发起了激烈的抵抗。在各个民族的激烈反抗下伟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了胜利,少数民族在实现了团结和统一[4]。高校思想政治在进行爱国主义内容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进行适当的举例。在1840年后我国的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我国各个民族团结统一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顽强斗争。通过直接,形象的地理因素和历史发展给学生构建了真实活跃的学习环境,从而增强其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同与理解。
4.结束语
地域文化是土生土长的一种本土性文化,其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在庞大的地域文化体系中含有大量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传统美德与珍贵品格,是当代大学生极其缺乏的精神,也是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根源。地域文化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不仅仅能够让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更加贴近生活,接近实际,更为重要的是其能够让大学生深刻领悟到地域文化的珍贵,并且能够发挥继承和创新意识在保存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发扬地域文化,让悠久的地域文永久的流传。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