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
1、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性和协调性
(1)关联性。根据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的城市化率与与城市发展水平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关联性,城市化水平越高的省份,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城市化水平越低,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与城市化之间密切相关。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而超前或滞后的城市化会严重阻碍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东、中、西部各省市的城市化水平虽然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东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在高中地理必修三《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中提到,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气候适宜,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
(2)协调性。研究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联性,笔者将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空间分布关系设置为,双高型,前高后低型,前低后高型,以及双低型。双高型表示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均处于超前城市化状态,前高后低型表示仅此城市出现城市化超前状态,双低型表示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的城市化出现城市化滞后,前低后高型仅此城市出现城市化滞后状态。从图1的右边Lisa图可以看出,双高型城市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闵中南、辽中南、京津唐、黑龙江北部等地区。在高中地理选修四《城市化与城乡发展》一章中提到,城镇布局与城镇的协调发展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和资源状况密切相关,而黑龙江省出现双高趋势主要是因为该省的鹤岗、伊春等地已森林木材加工、矿产开采、汽车制造等产业为主,在户籍人口统计时城镇人口偏高,造成城市化虚假偏高的情况。双低型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南滇藏、中部四川、湖南西部、江西中南部、新疆等地区,这些城市处于中国地形的第一、二阶梯上,属于中西部经济发展地带,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的制约,这里虽自然资源丰富,但是地形地势复杂、交通不便,导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化较为滞后。前高后低型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的济南、中部地区的重庆、西部拉萨和贵阳等地,这些城市作为省会城市,是一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因此在城市化水平上较高。但是由于这些省会城市地处内陆、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向四周辐射影响的力量有限,因此才会出现前高后低型的形式。前低后高型城市主要分布于安徽东南部、甘肃中部、新疆北部、浙江嘉兴、东北部的铁岭、鄂尔多斯等城市,这些城市的城市化进程较慢,但是经济发展水平较快以安徽东南部为例,由于安徽省属于以第一产业为主,与江苏、浙江以二、三产业为主导的城市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城市化处于滞后的状态。
2、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在区域地理空间上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和聚群效应。本次研究中的300多个地级城市,城市化率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距高达82%,人均GDP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132928元,由此可见中国各地级城市中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巨大的地理空间差异性。
中国各省份下属的地级城市的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分布差异具有空间集群效应。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闵中南、辽中南、京津唐等地区,而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南滇藏、西北宁夏、陕西等地区。此外高值区还以散状、点状分散于较小范围地区,比如湖南东部、江西北部、河南北部等。
3.结束语
我国的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重要的关联性和协调性,城市化水平越高的省份,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城市化水平越低,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越低。我国城市化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布局承载集群效应,西北、东北、西南省内城市化差异大,而东中部地区省内城市化差异较小。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