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阿甘正传》:“奔跑”的奇迹

作者:郭云飞来源:《视听》日期:2015-03-12人气:1808

 《阿甘正传》是一部由汤姆.汉克斯主演的脍炙人口的美国励志大片,也是著名导演罗伯特泽米基斯所执导的好莱坞经典之作。该影片故事曲折生动、画面唯美亮丽、演员生动鲜活、主题深刻励志,获得1995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多项殊荣。电影讲述的是智商不足80的“傻子”阿甘在母亲和青梅竹马的女孩珍妮鼓励下,挣脱腿箍,摆脱小朋友和大朋友的追打,跑进大学,跑进军营,立下战功,成功经营捕虾船,购买苹果公司股票,成为百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的传奇故事。而故事的女主人公珍妮虽然是正常人,但是由于受家庭条件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过起了四处漂泊、追寻梦想的生活,登上《花花公子》杂志、到不良酒吧驻唱、参与各种社会团体、吸毒、堕胎直到最后患上艾滋病,为阿甘生下孩子后撒手尘寰。影片从阿甘和珍妮的坎坷和多舛的爱情角度看,是伤感的,悲情的。从阿甘克服自身的缺陷并最终获得巨大成功的角度来看,是励志的,充满正能量的。导演拍摄这部影片是缘于当时盛行于好莱坞的“反智”风潮,是导演对当时社会世风堕落的一种表现,让看起来聪明的正常人变得更加堕落,而像阿甘一样智力低下的人反而可以无视堕落世风,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观点,《阿甘正传》也成为反智风潮中最著名的的影视作品。

一、 影片的导入

《阿甘正传》以这样一个让人充满遐想的片头开始:在淡蓝色的天空中,一片羽毛随风诗意般地飘舞,一会随风飘落了下来,一会又被风吹向了高空,几经翻转,它飘过飘过了一条街道,穿过行驶中的轿车,静静地飘落到一个行人的肩上,最后轻盈的飘到了一个中年人的脚下,这个中年人就是本片的主人公福斯特.甘。他坐在长椅上,向一位黑人妇女娓娓道来自己的充满传奇的一生。羽毛,作为一种极具象征意义的人生的比喻物,它预示着阿甘生命历程的跌宕起伏。人的命运正像这根羽毛那样飘忽不定。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或翱翔蓝天,或堕入深渊。导演运用长镜头对随风飘舞的羽毛的捕捉,让观众对羽毛产生了无尽遐想,为故事情节的发展拉开帷幕。

二、蒙太奇手段的运用

影片最大的创作特点就是对比蒙太奇手法的应用,这部电影主要围绕两条线索展开,一条主线描写阿甘从艰难求学到上大学并取得许多成功,再到参军并参加越战表现出色最后到退伍的一生,另一条线索是描写了与阿甘青梅竹马的珍妮为了追求名望离开阿甘漂泊闯荡的一生。虽然两条线索大多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但是由于导演对镜头的不断切换,给观众创造出一种联想的氛围和无限的想象空间。除对比蒙太奇的运用外,影片中还夹杂了类似蒙太奇的处理方法,如在开头小阿甘被小朋友们骑车追逐,小珍妮喊着:“阿甘,快跑!”长大后,大阿甘又被大朋友开车追赶,大珍妮同样高喊:“阿甘,快跑!”还有小阿甘上校车,小朋友们不给他让座,是小珍妮招呼他坐下;而阿甘参军时上军车,大家同样不给他让座,是好友巴布招呼他坐下,因此阿甘又多了一个“好基友”。

三、 阿甘人物性格分析

影片中的阿甘只有75的智商,处于正常人与非正常人的智力临界状态,他从小就是一个不懂得什么是理想抱负且思想迟钝的人,在他的头脑里唯一所信奉的两个词语就是“奔跑”与“服从”。他习惯了让别人为他制定方向,教他怎么做,从小到大开口闭口也都是:“妈妈说…”,脑袋里永远都是珍妮说的:“快跑,阿甘!”他是一个典型的没有生活目的随波逐流的人,他从不会去考虑下一块巧克力是甜是酸,只是从容地去接受。他没有强求过什么、没有奢望过什么,只是用自己的憨厚和纯真来触碰这个世界。遇到事情阿甘总是想到要全力以赴地去跑,他跑过了备受欺压的童年,跑过了危险的越南战场,跑过了整片美国大陆,一路“跑”成了“橄榄球星”、“战争英雄”、“外交大使”、“捕虾船长”、“百万富翁”…… 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阿甘却一一做到了。这一切缘于妈妈告诫他的一句话是:“傻人做傻事。”于是,阿甘就把自己定位成“傻人”,勤勤恳恳地做着那些“聪明人”不愿意做“傻”事,只要爱人珍妮对阿甘说:“快跑,阿甘!”,他就会永不知疲惫地奔跑下去。阿甘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成功的秘籍,那就是:“无论我想去哪里,我都是跑着去的”,由自己信赖的人为自己定好方向,然后全力以赴朝着这个方向奔跑,纵然起点比别人远了不少,但会过程已经简化了许多,照样会比别人先到达终点。这就是阿甘所创造的“奇迹”。

四、珍妮人物性格分析

作为电影中的女主人公,珍妮的一生其实就是对美国六七十年代迷惘一代的真实再现。在珍妮很小时候,她的母亲就去世,她不得不和父亲生活在一起,由于她经常会受到了父亲的虐待,于是她和阿甘之间建立了稳固的童年友情。珍妮曾这样祈祷:“希望可以变成小鸟,飞向空中。”可见父亲的虐待给她的童年留下了深深的阴影。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刚刚经历战争的洗礼,各种社会不良风气席卷整个国家,整个社会被污秽的思想所左右,性解放,嬉皮士,毒品的兴起,这是一段迷茫的时代。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珍妮的人生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不再是从前那个单纯的小女孩,她渴望出名,渴望出人头地,她去夜总会唱歌,整日过着酒醉金迷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或许是良心的回归。珍妮回来了,带着阿甘的孩子,阿甘以为他心中的那个天使终于回到了自己的身边。他们一起抬头仰望夜空中的五彩缤纷的烟火,可烟火转瞬即逝,这似乎预示着阿甘和珍妮的爱情也如昙花一现,美好却短暂。正如影片所展现的那样,尽管阿甘和珍妮最终走到了一起,但珍妮却被诊断出艾滋病,最后撒手人寰。阿甘和珍妮的爱情,注定就是悲剧性的,珍妮所代表着就是当时垮掉的一代。童年的珍妮和成年的珍妮之间的对比,更突显了珍妮这个悲剧人物的结局。从一个天真善良的小女孩到甘心堕落的女人,珍妮的一生也是当时美国一代人的真实写照。

《阿甘正传》这部影片包含了无数的正能量,这在我们当今的社会是弥足珍贵的。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乏有身残志坚的人,他们如同阿甘一样在默默的奔跑,一路同命运进行抗争,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同样,也有类似于珍妮一样的人,他们追求浮华的上流社会的生活,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直至堕落于经济大潮之中。影片极具讽刺意义,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有力的讽刺了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的种种黑暗的现象,对我们当今的社会也有及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可以说它是人类时代的缩影。尤其在以金钱至上的社会中,影片的教育意义 尤为深刻。阿甘豁达,坦荡,思想简单却执着,在他的身上很少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他真诚地面对身边的每一个人,执着地去做每一件事,他从不介意别人的嘲笑,电影中阿甘的形象就是美德的化身,对人生只懂付出不求回报,也从不介意被人取笑,为了自己的目标他努力奔跑,历经了风风雨雨,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当今以“中国梦”为宣传主题的社会中,我们正是需要更多的像阿甘一样认真努力的人,为了心中的梦想不断地攀登,不管面临何种困难,不放弃,坚持到底。阿甘的精神鼓舞了我们每一个人,也是我们当代人的楷模,也是人们对良知的呼唤,我们期待回归那份原始的道德情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