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基于视觉心理层面“脸萌”用户使用与分享心理分析

作者:胡绪纳、叶航来源:《传播与版权》日期:2015-03-28人气:1440

一、“脸萌”自身及其使用情况

(一)“脸萌”是什么

“脸萌”是一款卖萌神器,在潮文化的大流下是,年青人认为拥有自己专属的“萌脸”才不算out。拼自己,拼朋友,把自己萌翻,把朋友萌翻,要把整个世界萌翻掉,这才是目的。2013年8月,郭列率领他的创意团队推出“脸萌”项目,瞬间火爆。“脸萌”到底是什么?简单的说,它是一款有趣的个性化图像拼脸软件。用户选择软件本身提供的人物面部元素,如眼睛、眉毛、耳朵和肤色等等。通过若干细节的选取,拼凑出一幅幅可爱、逼真的面貌。正是这一张张用户创作出来的脸,为郭列带来了千万的下载和千万投资。

(二) “脸萌”在互联网上的火爆走红

自“脸萌”问世以来,三个月时间下载量超过十万,不到半年时间获得天使投资的资金帮助。犹如病毒传播一般,“脸萌”APP在朋友圈、微博等第三方社交平台内迅速走红,目前已经俘获超过8000 多万使用者的欢心。风头正火的时候,好友圈里面满是好友“萌脸”,有的直接用创作出来的作品作为人物的头像。“脸萌”的魅力究竟在哪儿?如此迅速的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原因很简单,“好玩”。用户只需做选择题,不用做填空题,这种选择总是对的。没有美术功底一样把自己画的可爱喜人,且形象逼真。没有美术功底同样把自己周围的朋友描绘的俏皮有趣,调侃总是没有下限。

(三)大学生关于“脸萌”的使用情况

笔者随机选取234名大学生进行关于“脸萌”的软件认知情况与使用情况进行调研,统计发现,接近85%的同学听说过“脸萌”,接近7%的同学没有听说过这款软件,但是还是有兴趣接触和使用这个软件;其中,超过70%的同学有使用过“脸萌”的经历并觉得十分好玩,这个比例在学生中已经占了相当大的份额。我们可以从以上数据中得知,“脸萌”软件在学生中十分受欢迎。

二、“脸萌”图像在视觉传播中的心理期待

(一)  视觉心理

视觉心理是指人们在看到某一视觉形象时产生的相应的心理反应。比如人们看到笑脸,会感觉到高兴;看到哭脸会感觉到沮丧。中国传统京剧中的脸谱形象设计巧妙的运用的色彩、线条、纹样与图案。红脸表现为忠义如关公、白脸表现为奸诈如曹操、蓝脸表现为肃穆稳重如窦尔墩。此外,脸谱的图案也十分丰富,额头、眼眶,鼻,嘴等部位的线条粗细、形状也是呼喊着相当丰富的人物信息。 视觉心理不只人外界影像在眼球网膜上生成的图像,它是通过人体思维与逻辑形成的语言形式。逆向推理,人们通过这项物相的选取和理解又能够清晰的反映人的心理轨迹。

互联网时代也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无暇去理解复杂文本信息,图像比文字来的更加直接。成功的互联网产品,应具备高素质的视觉传达的能力,它必须能清晰的表达视觉含义。视觉认知行为本身是一个极为庞杂的心理过程,它不是一个单一的物化行为,通过抽象﹑联想﹑想象认得思维形式去理解某一物像。“脸萌”本质上一款以人物漫画肖像自画像为主打的创意性产品,是一款中国传统的脸谱的时代创意性创作,它很好的契合用户的视觉心理。人们主动创作那些似像非像人物头像,联想到自己或者某一个熟人朋友。或者通过卡通手段可以把自己的形象可爱化、美化。这些心理作用使得很多用户积极使用这款软件,并且积极的推广和分享这一软件。

(二) “脸萌”APP使用者的心态调研

    在关于大学生为什么选择使用这款软件时,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超过40%的人觉得这款软件的设想和里面的图像给人以很强的新鲜感,接近10%的大学生认为里面的角色很萌很可爱;此外关于学生群体如何使用这款软件,超过40%的同学是在给别人画脸,超过30%的同学只是娱乐大众,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对该软件的主要是觉得好玩,并且乐意与他人互动和分享,这也是这款软件定位的初衷。

正如这款互联网产品的始创人郭列所说,“脸萌”的成功不仅在于顺利的搭上了微信朋友圈这一顺风车,互联网产品思维运营与渠道选择只是产品成功因素之一。成功的最大亮点还是在于产品本身。正如产品创作初衷,我们坚持卖萌、闷骚、好玩、自我挖苦和好友调侃,我们要让用户参与进来,要让用户自己主动的给朋友推介这款好产品。只有这样,用户这个小工具创作的作品,才真正具有人格化和娱乐化的特质,给使用者以“我手拼我心”的酣畅感。

(三)  好产品视觉传达中的心理共鸣

1.去精英化,全民屌丝运动

提到“美”与“丑”总是一个令许多人伤感的话题,每个人都是向往美丽的,但是现实总是如此的凄凉与悲惨。极少人愿意将自己的真实图像作为社交平台的人物头像,要么用卡通画面,要么用自然风景;上传在QQ空间或者朋友圈的真实图像往往是经过美图与PS加工后的作品,哪怕只是调调光、润润色。美是一项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特权,当人们对自己的容貌不自信的难题时,“脸萌”替大家解决的这个问题,它的解决方案弱化“美”和“丑”的距离。没有精英,普天之下皆是屌丝,尽可能放大的“屌丝”味,让用户敢于正面自己的容颜。如果说照片是美女帅哥的专利的话,那么漫画确实是抽象处理弱化了美与丑的距离。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越来越发现自己的特性,越来越觉得自己帅气或者美丽,看到自己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创造的过程中会感受到某种前所未有的使用快感,这是一种心境。心境是一种使人在心理上感染某种色彩的持续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当人们处在一定的情绪状态下,这种情绪会激发人们短时间失去理性,洋溢到作画与分享的乐趣之中。

2.相像主义,像就对了

大家接受某一视觉形象,对于非常熟悉的物相,非常轻易的联想起生活中既有的“常规”或“习惯”,这是一种约定俗成视觉定势思维。这种思维定式会让人产生习惯性的反映,当遇到冲突的结果是也会形成议程天然的排斥的情绪。抽象创意图形设计就是通抽象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得艺术设计的作品与真实物相有所偏离。夸张、线条化、幽默等表现手法均能把物相抽象,使得作品与真实有一种既像有不像的悬浮。受众会自觉不自觉的对某一角色产生认同,这种认同是基于自身对生活的理解。有了认同的角色之后,观众往往会把自己的情感也投射到对象身上,情绪也会随着跌宕起伏,并与对象的思维与情感发生交互。

“脸萌”软件的初衷正是从这里出发,运用面部的几项基本元素可以拼凑出一副有特殊表象的面容作品。比如某个人有着浓眉大眼,额头宽,高鼻梁,短发,下巴圆等等,就这几个基本的视觉元素。使用“脸萌”就可以制作千差万别的卡通作品,与真人对象有70%-80%的相似度,这份相识度正如照镜子一般,创作者认为那个人就是自己,会有特别的好感。自己参与过的内容哪怕只是拙劣的画作,也会被当作艺术来收藏并与朋友分享。朋友之间通过蜂鸣传播,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一软件。这种自我认同感是人人都有的,更多人的会参与到这场全民自画像中。

3.能互动、能分享、能卖萌

    “卖萌”对于“脸萌”来说是非常核心的内容,首先这款软件的卡通形象觉得设计萌化了所有的用户,用户自身融入到一幅幅自我画像的创作中。通过调研数据可以得知,超过80%的大学生通过“脸萌”给自己画过脸,接近3/4的大学生使用这款软件是出于其可爱、有趣。卡通的人物形象弱化了美和丑的概念,一“萌”遮百丑,这个方案设计激发了人本性中“自我感觉良好”的基因。此外,自己萌不算真的萌,让全世界知道自己萌那才是真萌,互联网时代本来就是一个分享、炫耀的时代。炫耀的可以是金钱、权力、美丽、丑陋以及“萌”。超过20%的调研对象觉得能够在朋友圈、QQ空间分享自己创作的卡通头像,这也是他们喜欢这一软件的理由,此外,值得注意的事,接近30%的用户曾经用过或者正在用自己通过“脸萌”创作出来的作品作为自己QQ、微信或者其他社交软件的人物头像。

结语

“脸萌”作为一款创意性的图像自我创作软件,短时间吸引了庞大的用户基数,这是一个十分奇特的现象,我们首先十分认可创意团队的呕心沥血,以及运营团队平台化运作的思维。从受众心理接受层面来看,“脸萌”使得用户通过参与其中创作自己或者他人的漫画肖像,从创作的过程中找到了自画像的乐趣。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后,作品给予了作者本人一种自我感知良好的“美”的认可,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自我认同感。此外,基于创作团队的平台化运作,互动与分享平台的一体化,用户创作的自己或者他人的漫画肖像以可爱、形象、好玩的动因在朋友、圈子之间迅速蔓延,正以一种病毒式的方式传播。“脸萌”虽然短时间取得了巨大的关注和成果,但是我们通过调研也可以看到同样有人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可选择的人物面部表情与人体器官不够精细化,玩法简单,商业拓展渠道单一等等,这需要创作团队进一步发挥才干,使得这一作品尽善尽美。

参考文献

1.张志宏,卖萌经济学 [J].张志宏.创意产业,2012,22(4):22-25

2.吴倩,纪淑娴.动画电影的影响画面与视觉心理研究[J].视觉艺术,2013(3):33-36

3.曾鸣,宋斐论.动画受众的审美心理[J].艺术探索,2012(2):12-15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