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引用及其研究的盲点与误区
我国对参考文献如何更加正确引用这一重要问题缺乏必要的探讨和研究,以至于出现一些原则上的误区,诸如:刻意保证参考文献引用数量的范围,外国文献的引用比例远远高于我国文献的引用比例。因此,为了避免陷入参考文献的引用盲点与误区,合理恰到好处的引用显的至关重要。那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参考文献的引用盲点与误区。
一、 参考文献引用的盲点与误区
参考文献从字面意思理解为: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按照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按规定凡是引用他人的论点,数据,和材料都属于引用,应该在文章后面的结语下方明确标注出引用的参考文献,值得注意的是参考文献的格式也是相当重要的,它体现出了作者严谨的科研过程。目前,绝大部分期刊已经将参考文献的引用作为衡量该论文学术质量的评价标准,更直接关系到该篇论文能否被顺利录用。
(一)盲点
在引用参考文献的时候我们需要明白最基本的问题,并非随意引用,跟着感觉走。我们应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论文为什么要引用别人的论点,数据和材料;以及怎样引用。由于我们不可能自己写出一篇全新的论文,而恰恰相反,我们的论文是基于先前一些已经得到公认的观点,这就是为什么要引用别人的论点,在参考文献引用的目的和作用中也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至于我们为什么要明白标注出来,那样更显得对别人科研成果的尊重。怎样引用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内容:“文章的哪里需要引用参考文献”、“如何选取恰当的文献信息”和“怎么著录”这3点。参考文献的引用原则告诉了我们如何应用参考文献,而“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相关标准和原则解决了“怎么著录”的问题。
(二)误区
1.偏爱引用陈旧的参考文献
人们往往感觉到陈旧的参考文献更能让人接受,因为其拥有广泛的影响力,被业内专家编辑熟知。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参考文献是否新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论文的先进性,尤其是一些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学科,例如:计算机学科,因此,撰写论文时尽量使用最新的参考文献,但是,凡是要有一定的度,超越这个界限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2.过于注重权威性
在撰写论文时,好多人偏爱十分权威的参考文献,主观臆想的认为权威的参考文献引用会提升自己论文的科研含量,大大增加其录用的概率,其实不然,好的论文和参考文献是否权威没有关系。引用参考文献要注意本论文的内容和引用的论文主题是否有直接联系,如果没有直接关系,论著再怎么权威也无济于事,不得盲目引用。
3.认为国外文献比国内的好
文献质量的好坏也决定着论文是否被顺利选用,论文水平的高低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参考文献的影响,可以说参考文献引用的质量可以侧面反映该论文的水平,可以从整体上反映论文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实用性。因此,想要合理应用参考文献就需要平时的积累,在平常阅读中注意积累权威期刊以及专家的文献,以便后期的良好使用,虽说国外的文献整体质量比国内的高,但也不可只引用国外的文献。
4.刻意降低参考文献的数量
有人认为参考文献多的文章不是高质量文章,参考文献多的文章给人照抄的感觉,会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埋没,致使人们潜意识里形成参考文献数量的多寡代表论文质量的好坏这样的错误论断。甚至有的期刊规定了参考文献的数量,如果不在这个范围内,再好的论文也不予以录用。实际上,论文的参考文献引用是根据引用是否合理,是否有根据来判断的。
5.自引率越低越好
一般自引文献可以分两种:作者自引与期刊自引。作者自引意思是作者引用了自己以前发表的文章作为参考文献,期刊自引意思是该期刊引用了该刊以前发表的文献。有观点认为自引率越低越好,甚至有些期刊要求作者取消自引文献,其实只要是作者确实引用就应该写进参考文献中。
二、 合理引用文献
(一)引用近期的文献
论文有一个特点就是其先进性与唯一性,保持先进性势必要时刻了解最新科研方向和发展程度,从而阅读较前沿的文献,因此尽可能引用最近的文献。需要强调的是,旧文献也要适当引用,近期的文献不能引用过多,这样会适得其反。
(二)引用文献要全
在撰写论文前,我们一定会涉猎国内外有关的文献,这就要求我们在写参考文献的时候也要尽量全面,全面的引用国内外文献,同时引用要注意兼顾国内文献以及国外文献,摒弃“国外的月亮比国内的月亮圆”这一错误思想。尽管,事实上我国的文献质量确实比国外的低一些,科研总体水平也稍差,但依然有些学者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且丝毫不逊于国外的专家科研团队。所以,当论文中需要大量引用文献的时,在引用高质量的国外文献时,相应的也引用国内的一些相关文献,这将有利于论文的录用。
(三)尽量引用期刊文献
据有关数据表明,在所有类型的文献引用中,期刊文献被引用的概率最高,可以占到引用总数的70%至80%。这主要是由各个文献的特点决定的,期刊文献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内容一般较为新颖,紧跟时代发展,含金量高。相对来说,书籍文献尤其是教材,虽然观点与理论发展较为成熟,但是同时这也就表明这些观点与理论是经过一定时间总结出来的,虽然发展完善却也说明内容已经陈旧,无法适应现今发展需求,没有太多的科研价值。因此,在撰写论文时应该尽量引用期刊文献,针对书籍文献可以少引用甚至不用。当然,对于一些有重大突破和科研价值的论著可以引用,但是切记不宜过多。
(四)在所需之处引用文献
每个人的论文在录用写成之前都是问题的提出,研究,搜集资料和数据,论证,整理数据,撰写这几个步骤,每个步骤都离不开大量的涉猎国内外的文献,但并非我们把涉猎过的所有文献都记录在参考文献中,而是要求我们在所需之处恰到好处的引用。一般而言,从内容安排上来看,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地方应标注出参考文献的引用,其余的地方不做标注。从论述阶段来看,论证阶段引用的较多,其余地方不做标注。
(五)确保著录规范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用于学术文章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国家标准。它主要强调的是通过严格的格式,简洁明了进行著录,并且将关键字标明,有助于人们的阅览。在撰写论文时应该严格按照这样的标准,对参考文献进行科学规范的著录。
结语
综上所述,参考文献的合理引用是编辑对论文进行学术鉴审的重要依据,参考文献是否合理引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论文的发表。因此,如果想要提高投稿命中率,引用和著录参考文献时一定要避免引用的盲点以及误区。
参考文献
1. 冉强辉,伍烈尧,何剑秋,等.对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评估体系中参考文献构建指标的调查和研究[J].编辑学报,2000,5(4):187-192.
2. 陈浩元.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 马永军,倪向阳.参考文献的评价功能及其对我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影响[J].编辑学报,2013,15(1):21-22.
4.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01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R].2006.
5. 高鲁山,郑进保,陈浩元,等.论科技期刊的参考文献[J].编辑学报,2005,4(3):166-170.
6. 谭丙煜.怎样撰写科学论文[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63.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