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报深度新闻的报道策划与编辑创新
高校校报作为校党委的机关报,是校党委联系师生的纽带,是校党委及广大师生员工的喉舌,是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的重要舆论阵地。它主要以报道校园新闻为主,与社会报纸相比,采写范围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新闻资源中挖掘出有价值、有可读性的新闻报道就必须要对新闻报道进行深度策划,形成独具特色的深度新闻报道。只有这样,才可以使高校校报扬长避短,全方位、多侧面地以反映出广阔的校园生活。
一、高校校报深度报道策划的作用
一篇完整的深度报道稿件通常包涵:事件,新闻的背景、前景、过程以及新闻事件分析,记者对于新闻事件后续发展的预测,相应的新闻图片及其解释说明,新闻事件的后续应对策略等等,都需要记者在报道中详细阐明,才称得上是一篇完整的深度新闻报道。
高校校报深度新闻报道虽然在时效性上远远不如网站上即时播放的滚动新闻,但它的优势恰恰在于它通过一系列组合式报道,在不同的角度和层面上去反应新闻主题,使新闻主题获得更加立体的表现,脉络清晰,形象丰满。例如近年来,国家鼓励大学毕业生入伍,高校校园里顿时掀起了“投笔从戎”的热潮。这时候的校报新闻若再仅仅是报道几个学生应征入伍的时效性新闻,就不足以展示大学毕业生们对于参军的热情了。这时候就需要校报编辑进行深度新闻报道的策划,从征兵的前期宣传、过程中的资格选拔,直至到应征入伍,都应当有校报记者跟踪采访。而采访对象也要全方位,既要采访应征入伍的同学,来校接兵的部队领导,而且还要采访入伍学生的家长。在采访主题上,要不仅仅限于征兵,而是要从宏观角度,比如当代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和职业规划等方面深入挖掘新闻点。只有这样进行精心得深度新闻策划,才可以写出一系列让师生们既喜闻乐见,又能全方位了解“征兵”这一新闻事件。
高校校报的深度策划有效地增强了校报的社会影响力。与社会新闻报道一样,新闻报道的速度体现着高校校报的影响力。而当今一些高校校报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是将成分挖掘的策划深度新闻报道的缘故。如华中科技大学校报推出的各种专题报道,还有一些高校校报开设的话题性版面等都在应对新型媒体日益严峻的挑战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再者与社会热点形成互动性的讨论或争鸣。力争思想舆论的前沿阵地地位,也是高校校报增强社会影响力的方法之一。比如,当下的学术创新或学术腐败问题、社会改革问题等等,高校校报应当适时发起能够与社会热点形成互动的讨论话题,以增强校报舆论的高度和厚度,进而能够启发和引导师生正确认识社会问题。
高校校报在报道上更注意在贴近师生员工的实际和生活等方面多下功夫,强化受众意识,及时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充分从师生的切实利益出发策划和采写稿件,能够实现高校校报与广大师生员工之间的良性互动。
因此,新的时期,高校校报积极开掘强深度报道策划,既有助于增强高校校报的可读性,又可与校园网络传媒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二、校报深度新闻报道的编辑创新
1、把握校报深度报道的特点。报道的深刻性、过程性、解释性的完美融合是高校校报的深度新闻报道的独特优势。校报编辑记者应当充分发挥纸质媒体的优势,通过独特的选题策划以及优美生动的文笔来吸引读者,以期引发共鸣。以深度报道为主打的高校校报一定能够以独到的选题策划、丰富的文采赋予深度新闻报道强有力的效果,开辟出一片独属于高校学府的新闻报道之风。
2、建立高水平的校报编辑和编辑策划,打好编辑策划牌,是高校校报编辑在新闻宣传实践中需要面临的严峻课题加强编辑记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对高校内部的新闻资源进行多角度、多方位、深层次的挖掘,以求获取最佳的报道效果。要求采编人员大胆突破传统办报思想,运用全新的理念,站住高度和尖端,运用自己独特的判断力,从实际的新闻事实出发,准确把握新闻事件的新变化和新动向。同时高校校报编辑的策划和采编要独辟蹊径。
3、高校校报编辑具备独特视角。不断创新是高校校报提高竞争力并不断发展的前提。而编辑的创新素质往往决定了整个报纸的整体创新水平。新闻媒体关注的是收视率,注重的收视效果。一个新闻要达到与众不同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在编辑的思想上有创新。编辑人员要对事物有独辟蹊径的认知点。因为在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新闻已经不能成为媒体日常新闻竞争取胜的关键因素,而对同一新闻事件报道的深度和广度的报道则有可能成为高校校报重新角逐的方向。这就要求我们的能从普遍现象中找到潜在的、事物的实质,对新闻素材做独到的发掘、深度的加工和配置。
4、校报深度报道配发后期的编辑和配写的评论,这是编辑方式的创新。深度新闻报道的点睛之处在于后期的编辑和配写的评论。我们做高校深度新闻报道首先要在播发新闻的同时,通过新闻链接的方式配发新闻事件相关的背景材料,包括相关的历史资料和过去曾经发生的类似相关事件的新闻报道。对于大家认识和看法不一致的一些深度报道,编辑也可以配发当事人的言论、现场目击者的看法、有关记者的手记、相关专家的评述等,以引导社会舆论,为读者受众引导正确的讨论方向。
总之,挖掘具有高校校报特色的深度新闻报道,使校报新闻报道能对新闻事件本身进行全方位、多侧面、多层侧的展示,从不同角度满足高校师生员工的阅读需求,这是高校校报在其他校园媒介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深度决定力度、深度决定高度、深度决定校报的特色和生命力。
【注释】
①田继中,《深度报道贵在策划》, 《记者摇篮》,2001年,(4),第27—29页。
②冯青松,《高校校报深度报道议》,《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6)第11—13页。
③ 吴镝:《观点:给深度报道以灵魂》,《新闻战线》,2006(5)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