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新闻论文
一、电视新闻记者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
电视新闻职业道德是综合调整新闻行业内外的矛盾关系,它是以新闻职责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也是新闻传媒以及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应该积极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新闻传媒界有一句至理名言:“先做人,在做文”就是说新闻工作者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给予的,这要求新闻电视工作者必须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为重,积极发扬廉洁奉公的传统美德。
二、影响电视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因素
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是一项高强度、快节奏的重度脑力劳动,这让很多人误以为记者是吃青春饭的职业。一些记者在岁月蹉跎之后逐渐偏离了他们工作的初衷,开始在意眼前的经济利益,放松自己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的严格要求。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很多不正之风的影响,对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产生了强大的冲击,频繁出现职业道德缺失的情形。
(一)经济因素
在我国新闻传媒界普遍存在一个的错误观念,电视新闻记者在对新闻素材把关的时候,习惯性的考虑经济因素,考虑是否可以为自己的媒介关系或者是电视新闻台挣到钱,拉倒赞助。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工作中始终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如果一味的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将会直接损坏电视新闻台的公信力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品牌形象。
(二)文化因素
从本质上讲,新闻媒介的作用就是要提升民众的社会文化知识水平。这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在对新闻素材把关时,筛选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和民众的文化取向的新闻素材,所传递出来的新闻信息应该是真实、客观、深刻,可以让受众容易理解,而不是一味的迎合受众的低级品味。电视新闻记者只有抓住不同受众的文化心理水平,才能提高大众的文化层次和修养。
(三) 信息因素
信息因素一般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个人因素、信息本身的因素和受众自己的因素。个人因素就是指传播者自己。由于传播者个人受到知识结构、智力体系、社会关系、个人经验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新闻素材在筛选的过程中会出现因人而异的情形,直接影响了新闻价值的传递。
(四) 网络因素
网络媒体的发展也为新闻传播创造了奇迹,但是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成为了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重灾区。随着社会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应用系统的兴起和蔓延,信息发布的主体无从查找,一旦被电视新闻记者播报,难免会留下道德缺失的隐患。
很多时候电视新闻记者被个人主义、拜金主义、霸权主义的思想所侵蚀,产生了严重的偏差,更有少数的电视新闻记者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收受他人贿赂,替人消灾,至人民群众的利益不管不顾,扰乱了正常的社会风气。
三、 积极应对电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
(一)加强电视新闻记者的政治学习和业务教育
电视新闻记者要坚持学习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去切实分析好社会的热点。客观准确的报道新闻事件,拥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做到立场坚定,弘扬正气,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能正确表达人民的意愿和心声。
电视新闻记者还要在新闻报道中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提倡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加强业务学习,积极改革新闻记者的观念和制度,摒弃过去旧新闻制度中那些不合理的因素,新闻工作要做到推陈出新。
(二) 加强电视新闻记者自身修养
电视新闻记者就是要客观报道新闻事件,绝对不能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参杂任何的感情色彩,因为记者这个职业既平凡又特殊。记者不是官,其实就是平凡的老百姓,特殊是因为它不仅接触到上层,还直接深入下层,身负重任承担着相关的社会责任。
电视新闻记者还要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懂得自重自爱淡泊名利,自觉自愿的抵制金钱的诱惑,始终保持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清正廉洁、严谨细致、勇于创新,绝不玷污电视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和群体形象。
(三) 建立一个媒介信用等级评价机制
积极建立一个媒介传播的信用等级评价机制,加大监管力度,在这种机制的约束之下,坚决杜绝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缺失的类似事件,让新闻媒体在良好、顺畅的环境下报道相关新闻事件,这样才能受到民众的支持和爱戴。
结论:电视新闻记者就要在新闻报道中大力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精神,倡导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并贯彻好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坚决杜绝道德缺失的新闻事件,积极努力创造一种和谐、良好的新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立明.记者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J];现代视听.2009年S2期
2.王达萌.“有偿新闻”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7年01期
3.周岚.公民记者对“公民新闻”失实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0年35期
4.许良.新闻记者职业化道路浅探[J].新闻传播,2003年12期
5.贾乐蓉.俄罗斯传媒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律组织与实践[J].国际新闻界,2009年03期
6.刘英,王木兰,薛剑虹,浅谈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J].鸡西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7.严虹霞.新闻职业道德现状分析及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8.廖东隽.论表达自由与信用权法律保护的冲突与协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