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民族歌剧的题材和音乐艺术特点
民族歌剧广泛吸收器乐、诗歌、声乐、舞蹈、戏剧等优秀元素,并采取独特的艺术技巧将这些元素融为一体,塑造出生动可感的角色形象,描绘了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相较于西洋歌剧,中国民族歌剧历史较短,在形成之初,主要借鉴吸收西洋歌剧的艺术技巧,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吸收我国民间音乐的精华,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剧形式。民族歌剧将西方音乐与我国传统音乐、民间音乐融合在一起,生动的反映了我国人民的现实生活和情感状态。
一、 中国民族歌剧的题材特点
1、 改编自历史和民间故事
我国许多民族歌剧都取材于民间故事和历史传说。这类歌剧曲目通过塑造淳朴、勇敢、勤劳的人物形象,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传承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赞颂先进人物和事迹。例如《刘三姐》、《屈原》等。
2、 反映现实生活
部分民族歌剧以各个时期人民的爱情生活和现实生活为题材,从而彰显了我国人民为争取自由与封建势力顽强斗争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不同时期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例如著名的民间歌剧《小二黑结婚》就是取材于普通人民的爱情生活。
3、 具有时代精神
我国大部分民族歌剧,都展现了我国人民在共产党带领下,与旧势力、旧思想作斗争,为了实现民族解放,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时代精神,这类题材深受我国劳动人民欢迎,为人们塑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书写了许多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不论是被称为我国第一部歌剧的《扬子江暴风雨》,以及战争年代的《刘胡兰》,还是解放战争之后的《洪湖赤卫队》、《红珊瑚》,以及建国之后创作的《党的女儿》,都从不同侧面赞扬了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以不同视角抒发了我国人民的思想情感,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员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二、 中国民族歌剧的音乐艺术特点
1、 借鉴戏剧音乐创作手法
中国民歌歌剧主要依据我国人民的音乐审美需求及审美习惯创作的,因此,其中大量借鉴了我国传统音乐艺术——戏剧的创作手法。歌剧作为一种综合性音乐形式,需要将多种艺术特点的歌曲融为一体,形成风格统一、主题突出的音乐形式,进而调动多种音乐元素构建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同时,歌剧唱段的结构需随着人物情感和矛盾冲突不断变换,且跟随故事情节有序发展。在矛盾冲突激烈、思想斗争复杂多变的地方,需要大段的唱腔,以便为演唱者提供更加广阔的感情抒发空间。我国民族歌剧的这些创作特点与戏剧创作手法有极大的相似之处,这也是我国民族歌剧借鉴吸收戏曲音乐的主要原因。此外,我国戏剧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规范性、成熟化的音乐创作手法,其音乐风格依据剧种、剧情、角色的差异不断变化发展。正是这种灵活多变的音乐风格,使得戏剧艺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与之相对应的,中国人民在戏剧艺术的影响下也形成了固定的音乐审美习惯。我国民族歌剧为了满足人民的这种审美需求,借鉴了戏曲创作手法,增强了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可以更好地展现戏剧冲突和人物的内性情感,创作出深受人民欢迎的优美唱段。
2、 富于民族性的曲式结构
我国民族歌剧在音乐曲式结构上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点。乐句结构多采用4/4节拍的2小节和2/4节拍的4小节乐句,很少采用其他乐句结构,尤其是散板结构,在我国民族歌剧中很少单独使用。在乐段结构方面,我国民族歌剧普遍采用上下并列式乐句和富于民族性的起承转合乐段结构。在音乐调性、调式、旋律、节奏等方面,我国民族歌剧在采用民族五声调式音阶的基础上,又灵活引入七声音阶,使整部歌剧在调性、旋律和调式上呈现出浓郁的地方音乐风格。此外,我国民族歌剧在主题音乐中还常采用单三部和单二部结构。例如《数九寒天下大雪》、《红梅赞》、《北风吹》等。很少采用结构复杂的复二部曲式,以加强各个乐段间的平衡和衔接。除此之外,我国民族歌剧在歌词结构方面也以传统句法为主,多采用戏剧中的传统十字句、七字句等,以增强音乐的韵律性和节奏的规律性,促使各乐段之间衔接自然。而对于自由体音乐结构则较少采用。
参考文献:
【1】孙俊钰.演唱中国民族歌剧唱段的要求及前期准备——以民族歌剧《党的女儿》中田玉梅的唱段为例 [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
【2】邱玉璞.也谈“中国民族歌剧”——读《漫谈中国民族歌剧》后的联想 [J] 歌剧,2007
【3】张文敏.中国民族歌剧发展道路不均衡性原因探析 [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