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替代率下企业年金缴费率测算——基于个人、企业负担能力的实证分析
一、引言
我国正在逐渐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养老金双轨制问题也在日益凸显。企业建立年金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企业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替代率差距,这实际是在为养老金并轨铺路。在影响年金替代率的各因素之中,缴费率是关键因素,它的高低决定了年金积累额的大小。在投资收益率等因素一定的条件下,缴费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年金保障水平的高低。缴费率越高,年金替代率也就越高,但企业、个人的负担必定加重,而缴费率过低,也必然影响年金的替代水平。因而,确定年金的适度缴费水平,测算企业年金的目标替代水平,对于构建稳健的年金制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目前理论界关于企业年金缴费率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对年金适度缴费水平的测算,归结起来有以下两种:一是在企业年金达到目标替代率的前提下,通过参数假设测算不同群体的缴费水平。如王东杰等(2006)在既定的养老保险制度下,选取不同收入水平的典型职工个体,先推算企业年金应达到的目标替代率,再倒推典型个体应承担的缴费水平。张鹏等(2010)以税收优惠为视角,对企业年金实现税收优惠的缴费率进行分析测算,得到税收优惠政策可以较大程度地促进企业年金发展,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二是对企业年金的个人最优缴费率的测算。如徐颖(2012)通过构建企业在职职工效用函数,测算出长期均衡状态下满足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最优个人缴费率,最终得出在消费水平不变的前提下,个人具有较大的企业年金缴费能力。
总体来看,目前理论界对企业年金缴费率的研究,有以下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对缴费率的研究主要是在主体完全有能力承担企业年金责任的前提下进行的,没有考虑到企业和个人是否具备负担能力。二是,对年金主体负担能力研究中,没有把替代率、缴费率这些实际问题考虑进去,只是单纯描述职工是否有能力缴纳企业年金。如孙国海、郭琳等,通过对历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职工个人完全有能力承担年金缴费,且仅仅依靠相关数据并没有引入消费函数模型,其测算的合理性也有待证明。缴费水平和负担能力是考虑养老金问题的关键,对替代率和缴费率测度应与主体所能承受的缴费能力联系起来。有鉴于此,本文将力求克服已有研究的缺陷,运用数据分析出职工个人和企业是否有能力负担年金缴费,到底能够负担多少,并通过精算模型构建与参数假定,测算出目标替代率下年金缴费水平,结合企业和个人的负担能力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为企业年金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二、 企业年金个人负担能力测算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认为,人们为了实现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消费最优配置,会在相当长的时期规划自己的消费开支,他们将收入一部分用于消费性支出,另一部分用于储蓄,为退休后的生活积累资本。企业年金作为一种可以有效补充退休职工生活水平的养老金计划,它的建立不仅要求企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更需要职工个人具备一定支付能力。本文对2003年—2012年的个人收入和支出数据(见表3)进行整理,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预测职工个人是否具有企业年金的负担能力。
1、数据选取
(1)人均可支配收人。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是家庭总收入扣除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支出、记账补贴等的收入。然而,探讨城镇职工收支水平,不仅要依靠工资收人水平,还要考虑到职工需要赡养一定数量的人口。因而,本文选取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人作为数据参考。
(2)人均消费性支出。本文选取城镇家庭的现金消费支出作为数据来源。“现金消费性支出是指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全部现金支出,其中包括衣食住行、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随着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住房、医疗保健等越来越多的变成一种日常支出,虽然医疗保险在人们生活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大病互助、自费医疗等方面,居民还会有一定的支出。
(3)人均剩余收人。指的是人均可支配收人扣除人均消费性支部部分,这部分收入对于居民来讲自主性较大,也是个人企业年金基金的来源。居民的剩余收人水平越高,居民越有足够的能力支付企业年金。
2、模拟分析
假设个人可支配收入扣除消费性支出,剩余部分全部缴纳企业年金,即可得出个人企业年金缴费率上限,有(1)
其中,个人可支配收入为Y,个人消费性支出为C,企业年金缴费率上限为c,个人边际消费倾向为β,不变消费为α,则C=α+βY。下面利用SPSS软件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性支出数据作回归分析,估算α与β的值,确定个人缴费率上限。回归结果如下:
表1 回归分析
Model Summary | ||||||||||||||
Model |
R |
R Square |
Adjusted R Square |
Std. Error of the Estimate | ||||||||||
1 |
1.000a |
.999 |
.999 |
93.98850 | ||||||||||
a. Predictors: (Constant),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 ||||||||||||||
ANOVAb | ||||||||||||||
Model |
Sum of Squares |
df |
Mean Square |
F |
Sig. | |||||||||
1 |
Regression |
1.075E8 |
1 |
1.075E8 |
1.217E4 |
.000a | ||||||||
Residual |
70670.701 |
8 |
8833.838 |
|
| |||||||||
Total |
1.076E8 |
9 |
|
|
| |||||||||
a. Predictors: (Constant),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
|
| ||||||||||||
b. Dependent Variable: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 |
|
| ||||||||||||
Coefficientsa | ||||||||||||||
Model |
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
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 |
t |
Sig. | ||||||||||
B |
Std. Error |
Beta | ||||||||||||
1 |
(Constant) |
1218.691 |
92.775 |
|
13.136 |
.000 |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
.636 |
.006 |
1.000 |
110.323 |
.000 | |||||||||
a. Dependent Variable: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 |
|
|
|
表2 相关分析
Correlations | |||
|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
Pearson Correlation |
1 |
1.000** |
Sig. (2-tailed) |
|
.000 | |
N |
10 |
10 |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 |
Pearson Correlation |
1.000** |
1 |
Sig. (2-tailed) |
.000 |
| |
N |
10 |
10 | |
**.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
|
由表1、表2可知:
1.调整后的可决系数R2显示为0.999,这就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
2.F检验的观测值为:1.217E4,P值近似为0。本文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1,属于正相关关系。显著性(双侧)结果为0.000,而显著性水平为0.01。由于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应拒绝回归显著性检验的零假设,认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可以建立线性模型。
3.回归系数常量(Constant)显示为1218.691,回归系数显示为0.636,两者对应的P值都为0.000,具备显著性。线性方程为:
表3 企业年金个人支付能力测算表
年份(年) |
城镇居民家庭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城镇居民家庭 人均消费性支出(元) |
城镇居民人 均剩余收入 (元) |
最高缴费率 (%) |
2003 |
8472.20 |
6510.94 |
1961.26 |
21.27% |
2004 |
9421.60 |
7182.10 |
2239.50 |
22.80% |
2005 |
10493.00 |
7942.88 |
2550.12 |
24.19% |
2006 |
11759.50 |
8696.55 |
3062.95 |
25.50% |
2007 |
13785.80 |
9997.47 |
3788.33 |
27.10% |
2008 |
15780.76 |
11242.85 |
4537.91 |
28.28% |
2009 |
17174.65 |
12264.55 |
4910.10 |
28.94% |
2010 |
19109.44 |
13471.45 |
5637.99 |
29.69% |
2011 |
21809.78 |
15160.89 |
6648.89 |
30.52% |
2012 |
24564.72 |
16674.32 |
7890.40 |
31.18%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2》整理计算得出。
将线性方程和相关数据代入(1)式,可得2003-2012年个人能够负担企业年金缴费率上限(表3)。观察表3可知,近十年来年金个人负担能力变化也一直呈上升趋势,随着年份的增加企业年金缴费率上限也在不断增加。个人可支付企业年金缴费率上限由2003年的21.27%增长到2012年的31.18%。平均缴费率上限为26.95%,即个人在扣除日常生活消费性支出之外,还有26.95%的能力负担年金缴费。
三、 企业缴费能力测算
企业是企业年金计划的缴费主体,是考虑企业年金缴费率不可忽视的因素。企业缴纳年金资金来源于企业利润,而利润又是劳动力成本的一部分,是企业扩大再生产产生的劳动和增值资本合力的结果。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劳动投入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年金缴费能力。本文借助柯布—道哥拉斯生产函数,通过测算企业新增价值中劳动和资本的边际贡献率,完成两种要素对企业增值的分配。对上式作对数变换后,可以写成:(其中,Y 为总产出,L 和 K 分别表示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Y 值可用国内生产总值表示,L值可用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障费和工资总额表示,K值用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表示。本文收集整理了1995-2012年的全行业数据(如表4所示),并运用Eviews6.0对其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得出生产函数模型。
表4 1995-2012年全行业总产出、劳动投入、资本投入表(单位:亿元)
年份 |
总产出Y |
劳动投入K |
资本投入L |
年份 |
总产出Y |
劳动投入K |
资本投入L |
1995 |
60793.7 |
11004.2 |
20019.3 |
2004 |
159878.3 |
24062.1 |
70477.4 |
1996 |
71176.6 |
12245.4 |
22913.5 |
2005 |
184937.4 |
28176.6 |
88773.6 |
1997 |
78973 |
13116.9 |
24941.1 |
2006 |
216314.4 |
33142.3 |
109998.2 |
1998 |
84402.3 |
13031.9 |
28406.2 |
2007 |
265810.3 |
40258.1 |
137323.9 |
1999 |
89677.1 |
13873 |
29854.7 |
2008 |
314045.4 |
48205.5 |
172828.4 |
2000 |
99214.6 |
14964.1 |
32917.7 |
2009 |
340902.8 |
55033.6 |
224598.8 |
2001 |
109655.2 |
16672.6 |
37213.5 |
2010 |
401512.8 |
64570.7 |
251683.8 |
2002 |
120332.7 |
18629.6 |
43499.9 |
2011 |
473104 |
81898.1 |
311485.1 |
2003 |
135822.8 |
20940.2 |
55566.6 |
2012 |
518942.1 |
96868.8 |
374694.7 |
通过对Y、L、K数据分析,知道三者呈指数形式增长。为了方便利用线性模拟拟合曲线,减轻拟合残差的异方差问题,先对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并绘制三个序列的时序图(如图1所示),时序图呈现线性增长趋势,可以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图1lnY、lnL、lnK三个序列的时序图
表5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回归结果
|
|
|
|
| |
|
|
|
|
| |
Variable |
Coefficient |
Std. Error |
t-Statistic |
Prob. | |
|
|
|
|
| |
|
|
|
|
| |
C |
3.873669 |
0.386982 |
10.00995 |
0.0000 | |
LNK |
0.37503 |
0.170623 |
0.659541 |
0.5195 | |
LNL |
0.624971 |
0.122678 |
5.094411 |
0.0001 | |
|
|
|
|
| |
|
|
|
|
| |
R-squared |
0.996753 |
Mean dependent var |
12.01393 | ||
Adjusted R-squared |
0.996320 |
S.D. dependent var |
0.690269 | ||
S.E. of regression |
0.041873 |
Akaike info criterion |
-3.357318 | ||
Sum squared resid |
0.026301 |
Schwarz criterion |
-3.208922 | ||
Log likelihood |
33.21586 |
Hannan-Quinn criter. |
-3.336856 | ||
F-statistic |
2302.319 |
Durbin-Watson stat |
1.094617 | ||
Prob(F-statistic) |
0.000000 |
|
|
| |
|
|
|
|
| |
|
|
|
|
|
由表5可知:
1. P值为0.000,显著性水平远远小于5%,说明模型拟合显著。
2. F值为2302.319,相应的概率值P值为0.000,可以拒绝模型整体解释变量系数为零的原假设,模型整体拟合情况良好。
3. D-W值为1.09461,显然小于无自相关的标准值2,判断回归残差存在序列自相关。
4. R2和调整后的R2均大于0.99,这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高。
由此可得模型回归结果如下:lnY=3.874+0.625lnL+0.375lnK。结果表明,62.5%的产品总产值用于企业职工的工资支付, 另外37.5%用于支付资本所得。
表6 2003-2012年企业资本形成率
年份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平均资本形成率 |
资本形成率 |
40.96% |
42.97% |
41.54% |
41.74% |
41.61% | |
年份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44.17% |
资本形成率 |
41.61% |
47.15% |
48.06% |
48.31% |
47.76% |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整理计算。
假设企业有100元的新增加值,则有62.50元用于支付企业职工工资,资本所得为37.50元。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工业企业的资本报酬中,资本成本占据40%。因此,37.50元的资本报酬中有15元(37.5×40%=15)的资本成本,剩下的22.50元为企业利润,扣除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8.33元(22.5 ×37%=8.33),企业还剩14.17元的利润。但是,从企业和经济的发展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利润不可能全部用来缴纳企业年金,企业本身需要不断的进行资本积累,而获得更大的利润。根据统计年鉴数据得出,我国平均投资率为44.39%(如表6所示)。这意味着,14.17元的利润中有44.39%的部分,需要进行资本积累。那么,企业可用于缴纳年金的资金就只有7.88元(15.64×55.61%=7.88)。除此之外,企业还要负担、任意公积金以及企业分红。假设企业提取的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均为10%,企业分红为5%,若企业再留下10%进行储备。这时企业仅剩余5.66元(7.88×65%=5.12),如果全部用于年金缴费,则年金缴费率为8.19%(5.12/62.50=8.19%),即为企业的年金缴费率上限。而且,财税(2013)103号文对企业年金税收优惠也有了明确规定,即缴纳企业年金的企业可以享受4%的税收优惠,从这一点来讲也缓解了企业财政压力。因此,从全行业企业的角度,企业具备年金缴费能力。
四、企业年金缴费率测算
1、模型构建
假设一:本文构建模型是基于缴费确定型的企业年金。
假设二:不考虑职工中途退保,且参保职工的死亡年龄假定为平均预期寿命。
符号约定:
P:职工在退休时积累的基金总额
Q: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年金养老金总额
T0:参保人数
W: 初始工作年龄工作时的平均货币工资
C:企业年金缴费率
M:企业年金缴费年限
g:为货币工资增长率
r:为基金预期投资收益率
d:一年期存款利率
t-BPB:退休后的生存概率
:预期寿命
本文运用保险精算方法构建企业年金基金平衡模型如下:
职工退休时积累的企业年金基金总额为:
(2)
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年金养老金总额为:
(3)
其中,v为贴现因子,
由于,基金平衡:
推导可得替代率:
即,(4)
对公式(4)进行转换可得缴费率:
(5)
2、参数设定
(1)缴费年限m
《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规定企业建立年金计划要具备相应的经济负担能力,并且已建立集体协商机制。能够满足这个条件的企业,招聘的员工一般为本科以上学历。据统计,目前我国大学生本科毕业平均为22岁,即初始工作年龄为22岁。我国目前男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60 岁,女干部为55岁,女职工为 50 岁。考虑到建立年金计划的企业实际情况和人口预期寿命延长的趋势,我们假定男职工平均退休年龄为60岁,女职工为55岁。因而,本文选取男职工缴费年限为38年,女职工为33年。
(2)工资增长率g
本文对1978-2012年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指数的数据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出平均工资增长率为13%,因此假定g为13%。
(3)投资收益率r
2013年《中国企业年金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07-2012年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平均年收益率为8.87%,考虑到投资收益率的波动,有可能出现收益率较低的情况,故本文取8%。
(4)一年期存款利率d
本文对2003-2012年我国一年期存款利率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出年平均存款利率为3.1%。数据具有一定的参考性,故假定d为3.1%
(5)预期寿命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38岁,女性为77.37岁。为了测算方便,我们假定男职工预期寿命为73岁,女职工为78岁。
3、测算结果
根据公式(5)及参数设定,运用Matlab7.0编程,得出不同替代率下企业年金缴费率见表7所示:
表7不同替代率下的企业年金缴费率
男职工 |
女职工 |
男职工 |
女职工 | ||||
R |
C |
R |
C |
R |
C |
R |
C |
0.256 |
0.0471 |
0.256 |
0.0524 |
0.213 |
0.0392 |
0.213 |
0.0436 |
0.24 |
0.0442 |
0.24 |
0.0491 |
0.2 |
0.0368 |
0.2 |
0.0409 |
0.23 |
0.0423 |
0.23 |
0.0471 |
0.19 |
0.0350 |
0.19 |
0.0389 |
0.22 |
0.0405 |
0.22 |
0.0450 |
0.17 |
0.0313 |
0.17 |
0.0348 |
0.21 |
0.0387 |
0.21 |
0.0430 |
0.15 |
0.0276 |
0.15 |
0.0307 |
0.207 |
0.0381 |
0.207 |
0.0424 |
0.12 |
0.0221 |
0.12 |
0.0246 |
0.205 |
0.0377 |
0.205 |
0.0419 |
0.1 |
0.0184 |
0.1 |
0.0205 |
0.204 |
0.0376 |
0.204 |
0.0417 |
0.09 |
0.0166 |
0.09 |
0.0184 |
由表7可知:
1.不同替代率下,企业年金缴费率不同。当投资收益率、工资增长率等变量一定的情况下,缴费率和替代率呈正方向变动。缴费率越高,则企业年金替代率越高,年金的社会保障水平也越高。
2. 同等条件下,男职工与女职工的年金缴费率有明显差异。观察表7可知,男职工缴费率低于女职工,这主要是因为男女退休年龄不同,女职工的年金缴费年限低于男职工,女职工只有提高缴费率,才能达到与男职工同等的年金替代水平。
2.企业年金要想达到20%的目标替代率,男职工的年金缴费率维持在3.68%的水平,女职工的年金缴费率维持在4.09%的水平。根据前文测算,企业最多可负担8.19%的缴费能力,个人最多可负担31.8%的缴费能力。由此,明显可以看出,企业和个人可以在完全有能力负担年金缴费的情况下参保,并且可以达到企业年金目标替代率,从而有效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加快养老金并轨。
五、 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企业及个人的缴费负担能力的实证测算发现,从总体来看,企业和个人具备建立年金计划的经济能力。换言之,只要他们有意愿参加年金计划,大部分企业和个人都可以负担得起年金缴费。如果可以将更多的企业和个人纳入年金计划,企业年金计划就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不足,缩小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差距,从而促进养老金并轨。但是,因数据获取的局限性,无法对具体企业进行测算,本文对企业的负担能力的测算主要是依据全行业数据进行的,主要针对的还是财务状况良好的企业,这与现实中一些已建立年金计划的国企(如中国建设银行等)的情况也是相符的。要想更好地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当以企业为突破口,从政策上鼓励企业建立年金计划。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 鼓励年金设计方案多样化
目前,我国已建立年金计划的企业多为大型国有企业,而中小型企业参加的较少。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有些企业的财务情况不足以承担过高的年金缴费。如果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财务情况设置适度缴费率,企业的参保的积极性就会有所提高。另外性别、缴费年限,投资收益率、工资增长率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企业年金的替代水平,因此可以鼓励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多样化的年金设计方案,有针对性的解决企业参与度较低的情况。
2、 逐步延长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
年金缴费年限是影响企业年金替代率和缴费率重要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缴费年限越高,年金缴费率和替代率就越高,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多,职工社会保障水平也会越高。延长退休年龄,可以增加年金缴费年限,提高年金替代率,更好地发挥企业年金的补充作用。
3、 鼓励年金投资渠道多元化
目前,我国年金投资方式较单一,收益率低,而且投资环境较差,无法有效实现养老金保值增值的长期目标。只有规范投资市场,扩大年金投资范围和投资渠道,形成投资市场的有效竞争,才能保证年金投资收益率不至于过低。这样职工个人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当的理财产品,实现年金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王增文,邓大松. 基金缺口、缴费比率与财政负担能力:基于对社会保障主体的缴费能力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9,10:73-81.
[2]徐颖,李晓林.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水平研究述评[J]. 求索,2009,09:5-8+42.
[3]张鹏,吴忠,张继民,支晓晴. 目标替代率下的企业年金缴费率——基于税收优惠视角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02:94-97.
[4]赵小仕. 基于人力资源战略的企业年金制度研究[J]. 特区经济,2006,12:278-280.
[5]张思锋,孙博,雍岚. 企业年金替代率的性别差异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07,03:72-77.
[6]杨震林,王亚柯. 中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的实证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07,04:39-48.
[7]张新敬,宋世斌.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替代率水平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8,03:91-93.
[8]刘昌平. 中国企业年金工资替代率敏感性研究[J]. 世界经济,2005,10:33-40.
[9]郑婉仪,陈秉正. 企业年金对我国退休职工养老保险收入替代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 管理世界,2003,11:64-70.
[10]吴忠,王灵芝,范君晖. 随机利率下缴费预定计划职业年金的替代率研究[J]. 上海管理科学,2011,06:75-78
[11]]徐颖,张春雷. 中国企业年金替代率水平研究——基于随机波动模型的分析[J]. 财贸研究,2009,02:71-76.
[12]徐颖.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分析与评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00-138
[13]王晓军. 社会保险精算原理与实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6-80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