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转改”——地市级广播媒体的创新之路
目前,广播新闻在地市级媒体中相对处于弱势,在2012年开展“走转改”之前已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这与我们广播新闻自身的发展模式有极大的关系,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是广播新闻的一个通病。地市级广播媒体唯有通过“走转改”方能实现地市级广播新闻的创新与发展。
一、创新之源:通过走转改,走出感情,走出认识
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这世界上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创新!可以说新闻创新源自于交流、源自于认识、源自于感情。没有感情的人是没有生命的,没有感情的新闻也是没有生命的。在“走转改”的过程中,通过采访可以与基层百姓交朋友,面对面交流,用自己平常接触到的信息和知识,提建议,出主意,拓思路,结合当地实际,帮助老百姓解决一些难题。例如:衢江区灰坪乡的吊瓜种植已经上了规模,村民傅素兰创办了吊瓜合作社,收购加工吊瓜籽,发展势头很好,村民种植积极性提高,产量大增。市场反馈的信息是,吊瓜籽在食用时,剥壳比较困难,如果能解决吊瓜壳的除壳技术,销量和售价都可以大幅提升。合作社负责人就想到让吊瓜开口,这样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但搜遍机械市场,没有找到相关的设备。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就建议他们从核桃夹的原理入手,可以请工程师专门设计一款小机器,进行加工。没用多久就听说他们安装好了机器,可以进行机械化加工了。
通过走转改活动后,我们学到了吊瓜籽种植、收购和加工的各个环节,体会到农户们生产的辛苦,感受到农民丰收后的喜悦。正是有了感情的付出新闻作品就有了鲜活的生命力,稿件采制后,我们在本台播出,还送到省台中央台播出,反响很好,还在一定的范围内给当地吊瓜生产打了个免费广告。
二、创新之体:通过走转改,改变方法,改变作风
这世界上任何改革、任何创新离不了人,因为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的因素。所以,要实现广播新闻的创新必须从改革人做起。而改革人就是改革记者编辑的作风、工作作风。前两年,我们广播新闻出现了一个非常不好的现象,就是基本使用文字稿,录音稿奇少,从材料上抄编稿子,从兄弟新闻单位借稿子,从网络上下稿子,或者打打电话凑稿子。走转改活动开展后,借走转改活动契机,我们要求记者写稿子,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全都出现场或人物录音,逼记者走进基层。一年下来就基本解决了录音稿的问题,特别是“走转改”活动和十八大主题报道开始后,要求记者采写的报道全都是口述录音,全都沉到基层,记者采访的方法完全改变,原来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式采制稿子的现象,基本杜绝。在“走转改”的压力下,广播记者采写稿件的方法得到根本改变,广播记者的作风也得到较大改变。通过走转改,广播记者足迹遍布全市各地,涉及工业、农业、城建、卫生、文化、旅游等各个行业。现场口述录音的报道成为走转改活动的主要形式。
通过走转改的练兵,记者增强了写作灵感和捕捉新闻的能力。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建议和要求写出来。
三、创新之钥:通过走转改,转了思路,转了文风
小平同志说过——改革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抓手。创新是改革的必由之路,那么,如何实现创新呢?多年来,我们广播新闻节目形态停留在几十年形成的老模式上,已经形成僵化,可以说没有走转改活动,广播新闻要破题改革,没有一个切入口。而“走转改”提出的“改文风”就是我们地市级广播新闻的创新之钥。2012年开始的走转改活动,我们广播抓住这个机会对新闻的采写播出进行了小改,也推出了“走转改”新闻征文活动,取得了广大采编人员的积极响应,活动可以说非常成功,也出了一批有影响的稿子。其中有一篇《留守儿童回家的路》还在当年浙江省新闻战线“走转改”新闻作品评比中获得了衢州市唯一的一个一等奖。
当年喜迎十八大的主题报道中,我们基本改掉以往那种出一段材料,找一两个部门负责人说几句,以反映我市各方面取得成就的模式。要求记者沉到最基层,通过一件小事,一个场景,来反映我市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如:“我说衢州新变化”、“我说我的幸福生活”、“晒晒你的幸福”等,这类稿子短,使用音响比较丰富,而且通过老百姓的话,真实反映了某个方面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用老百姓的话反衬出我市各方面取得的成就。例如:在反映医改方面的成就时,我们就选择了柯城石梁镇中央方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有个村民很随便地说了“现在比以前方便多了,可以在家门口刷卡报销,也便宜了。”就是这么一句话,带出了我市近年来医改的成就,这比卫生部门负责人说医改取得多少成就一类的话更有说服力,播出的效果很好。
四、创新之网:通过走转改,强化网络,提升效率
网络时代,广播也要适应新常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基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广播收听方式有了较大变化,除了数以万计的农村调频广播,还可以打开电视听广播,点击网络听广播、打开手机听广播,特别是私家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通过车载电台收听广播的受众大幅增长,广播事业的发展处于一个历史的关口。我们的创新一定要适应这个新常态,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广播新闻需要更加快、更好听、更高效,广播新闻的信息源、受众群也必须实现网络化。
通过“走转改”活动,我们的记者结交了一大批基层宣传员、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等等,我们建设起一支通讯员队伍,改善了我们的稿源结构,目前,我们的通讯员队伍已经形成了一张网络,通过手机、QQ群,微信群等手段及时把新闻线索提供给我们,使我们的新闻采访活动有的放矢,可以说正是有了 “走转改”,广播新闻正在发挥它的特色“快”而又恢复了活力,开始走上复兴之路。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