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展示技术与艺术融合的理论研究——艺术论文
一、多媒体技术概念
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利用电脑把文字、图形、影象、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都数位化,并将其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结合不同的空间展示结构设计需求,使电脑具有交互展示不同媒体形态的能力。它极大的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传统方法,符合人们在信息时代的欣赏方式。
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很多,主要技术手段:大型机器人场景、360°无接缝环幕、橡胶拟人(气体、液体)、自控精密机械模型、仿真动态环境、虚拟场景、大型幻影、悬浮图象、实时合成、虚拟知识对话、九音壁聚集、人面塑身、自循环剖面等创新和改进技术。表现形式有:圆雕、浮雕、漆画、铁画、版画、油画、连环国画、玻璃艺术等,多媒体现代展示技术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作品,也是展示技术最新手段的体现。展示技术主要类型:虚拟技术、激光技术、多媒体技术、幻影成像技术、三维悬浮成像技术、实时合成技术、LED大屏幕电子显示技术等。
多媒体技术多见于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城市规划馆、科技馆、展览馆、文化馆、陈列室、多媒体展示厅等各类展示及公共设施场所。 本文正要探究现代多媒体展示技术如何与现代人审美需要融会贯通,将最基本的文字文化转化成动态绚烂的智慧创意。
二、多媒体展示艺术创意
任何优秀的设计成果都离不开前期的创意头脑风暴,在基于展示内容文化底蕴内涵之下,去考虑空间合理利用设计,例如:光线问题、空间结构问题、展示内容如何表现问题以及多媒体设备系统问题等等。
动态的展示不仅仅涉及到空间问题,而且涉及到各种展示系统,随着现代科技不断发展,数字显示技术的应用将无处不在。展示系统的应用解决了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数据库数据以及各种实时数据等在IP 网络环境下从发布、管理到播放的一系列技术难题。目前以广泛应用于金融、电信、医院、卖场、超市、宾馆、公共场所等领域。系统采用先进设计理念,开放式接口,可将多种应用集成进来。系统可对多媒体内容的播放时间、播放次数及播放范围进行统计和记录,还可以在播放的同时实现更强大的交互功能,为打造新的传媒带来了机遇。
那么,在强大的技术支撑下,我们才会在艺术的大环境中提炼出各种适当的创意主题来呈现我们所要展示的知识文化。艺术不仅仅贴合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在不断增强我们的视觉审美认知度。多媒体展示手法正是将艺术融合到展览展示当中。
三、多媒体展项主题策划实践
笔者认为每一项展示都应该有自己的主题和寓意,这样才能准确的将艺术表现手法融合到展厅的视觉表现力中,而不是随意的将多媒体技术不合空间逻辑、艺术思维的揉捏到展馆中,这样的空间是缺乏创新思维、主题思想和精神升华理念的。对于生活在苏州的我而言,我所策划的多数苏州本地项目都无法规避苏州本地文化的江南风韵。谈到苏州,不禁很多人会想到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剧。刚投标入围不久的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中,我就为博物馆量身定制了一个现代展示手法与苏州明式建筑想融合的戏剧舞台。舞台展项主题定义为镜花水月,与江南水墨之乡风格相融入。舞台剧场空间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剧场入口外文化展示空间,展示厅揉捏了苏州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戏曲文化(昆曲、评弹、苏滩等)的知识解释与相关实物(戏袍、头冠、脸谱、弹唱道具等)展示;第二部分为入室大堂,大堂提供普通参观者观看席,大堂两侧墙面分别以经典戏曲手绘画渲染气氛,宣扬文化;第三部分为VIP观赏阁,楼阁设计人潮分流楼梯,避免参观人群动线冲突;第四部分为水月池,水池以荷塘定义,渲染江南水乡人家的环境氛围;第五部分为整个展项的主体——镜花台,镜花台名家演绎苏州传统戏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
四、多媒体表现手法实践
在参考国内外诸多舞台表现营造手法后,根据整体空间面积和高度的设定,我决定采用四折幕全息投影形式营造舞台背景,背景内容与实时演出戏剧的剧本要求而定,重塑剧本内容描述场景。四折幕舞台背景不仅可以是静态的环境,也可以是动态人流穿梭的街巷背景,真实还原旧年代的老苏州场景。
四折幕为四块可以移动的全息屏,分别设有轨道滑槽,可以根据舞台背景需求而移动改变角度和方向。四块全息屏不仅可以错落水平平行,拉伸舞台空间的纵深感;也可以转动方向移动形成弧形,弧形屏可以打造一个连续完整的环境动态背景。
在舞台环境表现设计方面,不仅是舞台灯光的控制应用非常重要,镜花台与水月池的环境灯光的反射与漫射效果对环境效果的营造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体设计中,我的初始想法是将镜花台全息投影与舞台灯光达到统一融合的效果,当舞台剧情为喜剧时,那么舞台整体的大调效果应该是暖色的,水月池的镭射灯光与慢射光效应起到舞台效果辅助作用,荷花中映入灯影效果,整体色调一致,与故事背景融合。
五、系统解决方案应用实践
为了达到艺术视觉上的整体感,那么我们需要在不同的投影画面上做一些处理。全息屏幕像玻璃一样是透明的,错落而置的全息屏投影出来的效果会像玻璃中的影像一样错落部分会重叠,那么,我们需要在重叠部分借助画面融合技术系统将整有重影的画面融合成一副完整的背景画面。投影机投射出的影像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因此,我们在观赏戏剧的时候会有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
结束语: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形成民俗与文化,在我们的艺术创作、创新思想、理念融汇中都需要强大的文化知识做背景,在文化的背景下借助各种创新形式、多媒体技术来完成展馆视觉魅力的营造。多媒体展示技术与艺术视觉的融合创新当代展陈手法,突破传统展示设计理念,营造具有文化内涵和主题思想的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多媒体应用基础[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李璇. 多媒体展示框架中间件的设计与实现 [D]. 复旦大学, 2011.
【3】龙霄飞. 多媒体展示对博物馆形象宣传与展览的深化及提高——以首都博物馆多媒体展示项目为例[J]. 中国博物馆, 2007 .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