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初中小说教学审美研究——文学论文

作者:陈静来源:《科教导刊》日期:2015-06-17人气:1011

小说主要是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深刻的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体裁,和其他的文学体裁相比之下,小说能够广泛而又深刻的揭示现实和反应人性。因为作家通过对故事中人物全面细致的描写;能够设置出多变的起伏的故事情节;还能够对环境进行深刻描写;人物的形象是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逐步丰满,故事情节的发展又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氛围下进行的,三个要素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因此我们说小说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和因素。小说中那些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细致的环境描写,以及作者所寄托的思想情感都是可以用来进行审美教学的。因此教师要全面充分的的发掘出隐藏在小说之中的可以用来进行审美教学的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的利用这些审美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目的,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美和欣赏美。

一、 审美教学的含义

所谓审美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自觉运用美的理念、方法等,去正确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在促使审美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良好的审美理念,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感知力、理解力和接受力,进而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审美人格使他们都能够获得健康、快乐的发展。[1]

二、小说审美教学的作用

首先,初中语文审美教学能够帮助激发学生体会小说所要表达的内在含义,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和阅读能力。其次,每篇小说都有深刻内涵,学生在理解小说的内涵的同时也会很好的理解现实生活。例如,一篇小说中所塑造的一个中心人物,虽然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思想塑造出来的符合文章内涵的典型人物,虽然这个人物是作者塑造出来的,但是我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和这个人物相像人物与之对应,这有利于帮助我们理解这种人物或者这一类人。因此小说审美教学对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再次,小说审美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家园。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因此内心产生诸多的不满和痛苦。因此人们就需要通过一些审美活动来排除烦恼和郁闷,那么小说就能够提供给我们进行审美的载体,让人们沉浸在美好的世界里,忘却烦恼。例如,孙犁的《荷花淀》,通过这篇文章我们看到的是让人心旷神怡的如画的美景。这部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战火绵绵的战争年代,可是,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并没有看到凄惨景象,而是一个美丽安静和谐乡村美景。将学生带入这样的境界怎么能不心旷神怡呢?再次,小说审美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张扬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初中小说审美教学的现状

(一)审美教学缺少必要的、系统的审美理论

审美教育一直是教育界探讨的重要话题,关于审美教育也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理论,但是这些理论成果只是见诸于各个报刊杂志上,没有系统化、理论化。关于小说审美教学理论则是以随笔的形式出现,这就使教师在进行小说审美教学中难以以其理论基础为依据,只是凭借个人对小说的理解度对小说进行审美教学,尺度较难把握。

(二)僵化的教学模式导致小说审美教学无法进行

许多语文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语文课变成了“艺术的屠宰场”,文章被拆的支离破碎。语文课变成了纯正的知识技术课,文章不再优美,学生的想象空间被无限缩小,最终被标准答案所占据。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了审美教育,一定会影响语文教育的发展,最终语文教育目的难以实现。

(三)社会大环境使审美文化气息缺失

受经济和网络信息的影响,社会大环境的文化气息变得很肤浅。一些文学质量水平较低的小说的广泛流行,学生被这些不切实际的情节所吸引。阅读了这些小说,会使学生在阅读经典小说时,只能看到作品中的表层的东西,不能深入的真正的理解和把握作品内涵,进而无法对作品进行美的感知,也很不利于小说审美教学的进行。

四、初中小说审美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积极建构,在生活情境中体验美

“体验教学”作为一种建构主义的教学法的亚范式,是对当代教育哲学的辩证思考以及主体能动建构观的确立,是对偏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忽视审美主体感受的一种否定观。“体验”与“经验”的不同之处在于如果说经验主要指理智和理性,那么体验则是“根植于人的精神世界,着眼与自我、自然、社会之整体有机的人的‘超越经验’。”[2]

视觉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一般感觉之中,特别是省力感觉之中,客体先于主体,而在美感中,主体先于客体。”[3]教师应该深入明白的掌握全文,首先要在自己的眼前建构一个场景,把自己融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再让学生结合文中的细节描写充分发挥想象力,这个场景就会“活”在学生的脑海中。例如,在《香菱学诗》一文中,教师首先明确人物刻画在小说细节描写的重要性,并要求学生找出文中的 细节描写。然后再让学生品读课文,例如在学习“……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设置学习情境认真品读,体味香菱学诗时那种认真执着的学习的神情和态度。教师在知道品读的过程中逐步指出“出神”“抠土”“皱眉”“含笑”等重要词语,来慢慢体会香菱的倔强美。

(二)拓展思维空间,在自我建构中发现美

“自主性”是建构主义教学观的第一心里要素。当代建构主义教学理念认为要学生享有“自主性”的活动中,就得设法为他们开拓思维空间[4]。教师在为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时一定要抓住训练思维这一关键点。教师要教会学生用多角度、多层次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积极的发挥想象和联想,借助想象的空间对小说进行自我建构。例如课文《杨修之死》中关于杨修的死众说纷纭。文中提到曹操以“造言乱军”的罪名将杨修杀死,这个借口冠冕堂皇,给人的感觉是杨修的死是罪有应得。但是细细品味,这件事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曹操早有杀害杨修的念头,只是苦于没有借口,就在这时杨修自己送上门来,于是曹操趁机将其除掉,同时还能叫人信服,不会落人口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的补充必要的知识,让他们展开想象去感悟、去参透,以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

(三)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感受小说的情境美

一切文学作品都源于生活,因此在运用小说进行审美教学时,要将小说的美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只有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语文小说审美教学中,要运用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的理论方法,因为小说就是对现实生活的一个艺术化的加工,增强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审美的实践性,让审美融入生活与实际相结合。这样小说审美教学就不再是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思想情感。小说包含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美,教师要积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切身体验到美感,进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四)积极调动学生主客观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情感是审美活动中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开始审美活动的关键和介质,也是审美的体验。如果在审美活动中没有主观的情感动力,审美活动就不能向前进行,因此只有带有情感的品读小说,学生与小说之间才能产生美感。教师要亲身体验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情感,并以此来感染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因素,只有调动主观因素学生才能与小说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在情感共鸣中培养出来了。同时在审美教学中教师还要考虑客观因素对审美教学的影响。客观因素主要有读者的身份、文化程度、受教育的年限、家庭因素、经济状况等因素,这些客观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读者在进行阅读鉴赏时的情感表达。如在品读朱自清的《背影》有对父亲给我买橘子的细节描写,孙犁的《芦花荡》,文章除了一些富有诗情画意的描写之外,还有很多的人物之间的对话描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这些富有特色的积极的客观因素,让学生与作品之间发生摩擦与碰撞,以至于产生共鸣,借助这些情感的共鸣以达到审美的目的。

五、小结

小说审美教学是初中小说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保证小说的审美教学在初中审美教育中顺利进行。在小说审美教学过程中避免过度关注小说主题,忽略小说审美的特质。利用建构主义教学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用心灵对小说进行重新建构。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应该在这一学段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的情趣和审美能力。笔者认为“唯有将个性主体诉诸于自身的审美想象与理想化,才能获得虚拟的满足,实现审美的内在价值”。[5]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5.

[2]张华.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下)[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2):38-44.

[3]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知觉[M].滕守尧,朱疆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56.

[4]淄博师专学报.[J].2009(2):41

[5]杨恩寰.审美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5.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jy/183.html  《科教导刊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