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浅析电影音乐对影片叙事的作用

作者:杨一来源:《芒种》日期:2015-07-17人气:5755

电影是一门视听综合艺术,除了部分先锋影片和实验性影片外,电影的主要功能还是讲故事。而如何把故事讲好,就涉及到电影创作的方方面面。电影音乐是电影艺术的一部分,音乐自电影产生后,就进入了这一全新的艺术领域。从最初的在默片放映过程中的钢琴即兴伴奏,到有声电影中音乐成为有机组成部分,再到现在电影音乐成为影片制作中的相对独立部门,电影音乐完成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艺术体裁,其自身发展规律也逐步为音乐人所认知。电影音乐领域也诞生了诸多大师级的人物,如约翰·威廉姆斯、埃尼奥·莫里康内、詹姆斯·霍纳、汉斯·季默等,无不是影迷所津津乐道的对象。电影音乐与传统音乐不同,除了主题音乐外,其篇章很少具有完整性,通常只是很小的段落或是短促到只有几个音阶。而且其相对独立性要差一些,通常要与画面、影片中的客观音响相配合。音乐对电影有着多方面的作用,如深化影片的主题思想、抒发人物内心的情感等,但其核心作用,还是配合影片的叙事,也就是帮助电影把故事讲好。本文从音乐与叙事基调、音乐与情节发展、音乐与画面配合三方面,浅析音乐对对影片叙事的作用。

一、音乐与叙事基调

电影艺术由视觉和听觉两部分共同组成,而音乐自然属于听觉部分。视觉是人体的第一感觉,视觉具有直观性、准确性和即时性等特点。视觉的长处是直接将表达对象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对其意义的领悟准确无误。而音乐作用于听觉,则具有传达意义的模糊性。音乐需要观众具有一定的欣赏经验,从而产生相关联想,来得到音乐的意义。但是,音乐在作用于情感方面,具有视觉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当具有情感的音乐响起,观众很快就会被带入音乐的情感语境。

音乐对情感的诠释,为电影奠定了叙事的基调。从音乐中感知快乐或哀伤,并不需要有多深厚的音乐功底 。并且,音乐是全人类的共同语言,具有跨越国界的能力,使电影具有了开拓全球市场的能力。所以,音乐在电影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如,《加勒比海盗:黑珍珠号的诅咒》中,音乐完美的诠释了影片的叙事基调。影片的配乐由汉斯·季默担纲,其配乐将电子乐的炫丽紧凑和交响乐的磅礴气魄揉合在一起,够成了具有其典型特征的音乐范式。影片开篇中,杰克船长的登场伴随着雄浑的音乐。杰克·斯帕罗船长是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中的灵魂人物,他穿起了剧情的走向。因此,在系列电影的开篇之作中,汉斯·季默就为杰克搭配的主题音乐。在气势宏大的主题音乐中,杰克威风凛凛的站在桅杆之上,头上的红飘带随风飘摆。杰克没有一直在桅杆顶上耍帅,因为他的船只进水了,他只能跃到甲板上开始往外淘水。此时,在拉远的镜头中,观众看到的是杰克在一只漏水的小破船中努力舀水,而背景音乐中也飘着充满谐趣的调调。在杰克的船进入港口时,音乐也达到高潮。在万众瞩目下,杰克踩着桅杆顶踏上了跳板 ,而他的船只在他上岸的一刻刚好沉没。从这段主题音乐中,既可以听到庞大的气势来烘托出英雄主义,又可以感受到神秘、诙谐的氛围,而这部影片正是以这种基调来叙事的。

二、音乐与情节发展

音乐对情节的发展有重要的串接作用,音乐的连续可以使断续的镜头组接在一起,从而形成音乐蒙太奇的效果。如,《美国往事》中,埃尼奥·莫里康内的配乐为影片情节的发展起到良好的衔接作用。影片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过渡,当老年诺德斯重返纽约,他与莫胖子在他们童年时经常玩耍的酒吧相见了。在看到莫胖子的落魄后,诺德斯终于明白,当年的100万美元不是他独吞的。而莫胖子也解除了与诺德斯的误解,二人又回到了互信和谐的状态。莫胖子转身去睡觉,留下了诺德斯一人在空荡荡的酒吧间中。此时,背景中低沉的小号响起,诺德斯踱步到墙边,看着墙上少女黛博拉的大眼睛出神,怀旧的音乐将诺德斯裹挟,他浑浑噩噩的走到了熟悉的马桶前,放下马桶的盖子并站上去,并拿下了墙洞上的砖块儿。此时,一束亮光打在诺德斯的眼睛上,而诺德斯的眼睛慢慢的靠近墙洞,此时怀旧的音乐渐渐淡去,而欢快的音乐无缝的衔接而起。镜头也从老年诺德斯的双眼巧妙地切换到少年诺德斯的视野。墙洞上的窥视视野中,是少女黛博拉跳舞的曼妙身姿,诺德斯也被带入了少年时的记忆中。影片的这一段过渡非常经典,在连续的老年诺德斯双眼的特写镜头中,先是以音乐的转折作为铺垫,接着以音乐的连续性作为过渡,将镜头转换为墙洞中的窥视镜头。音乐的连续式镜头剪辑流畅自然而不露痕迹,叙事的流畅性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干扰。

音乐也可作为情节的一部分,构造出影片特殊的时空背景。音乐可以表现不同的意境,深沉,轻佻,激昂都要与影片的情节走向相对应。如,《冰山上的来客》中,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电影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一插曲就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影片中,这一插曲共出现三次,每一次出现都对剧情的发展做出有力的推动。歌声第一次出现,表现战士阿米尔回忆童年时和伙伴古兰丹姆的一段悲伤往事。第二次出现, 是杨排长试探假古兰丹姆。第三次出现,歌声成为阿米尔和古兰丹姆相认的“证明”,从而解开了真假古兰丹姆之谜。作为情节的一部分,音乐发挥了重要作用。类似的,在贾樟柯的影片《任逍遥》,讲述了失业工人家的孩子彬彬和小济在落魄之际抢劫银行未遂的故事。片中,多次响起了歌曲《任逍遥》,歌曲成为影片情节的一部分。《任逍遥》的歌词,与影片中游动于灰色空间中的冷漠少年的心态协调一致。而任贤齐的《任逍遥》这首歌,在影片上映时本就是已经红遍大江南北。影片中拿来借用,表现出心高气傲的少年的不切实际的心态。在影片中音乐的节奏与片中人物动作形成相互呼应,与影片叙事节奏相协调。每当我们看到片中的散漫青年,再听到“随风飘飘天地任逍遥”的歌声,就会被召唤回世纪之交的那个充满不安与躁动的年代。

三、音乐与画面配合

电影虽然是视听艺术,但主要还是诉诸于视觉的艺术形式。音乐只有与画面相配合,才能使观众最大限度地获得艺术审美感受。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具体表现为:声音与画面相互结合相互渗透,音乐表现内容具有确定性,音乐结构形态具有间断性。

音画配合首先表现在音画同步。音画同步是音乐造型作用的体现,即画面中物体大小、动作缓急、明暗轻重等与音乐的长短、快慢、强弱等形成相关,造成音乐与“画面中演绎的内容在同一种运动节奏”或“是同一种情绪、情调”中。如,人物处于欢快的场景中,音乐也是欢快的,与人物情感相一致,这就是音画情绪的同步。在《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中,阿道克船长与丁丁驾驶飞机前往北非,他们撞进了充满闪电与暴风的“死亡之墙”。这一段镜头和音乐配合可算天衣无缝。闪电击中了机翼,同时邮箱的油也快要耗尽了,丁丁没有办法,只能让阿道克船长把酒精倒进油箱。阿道克船长无奈下打开仓门爬上机顶的油箱盖上,把喝进胃中的酒吐进油箱中。这一段的音乐充满欢乐的氛围,丝毫没有令人感到恐惧。而飞机的险情不断,音乐却没有增加危险的调调,反而是十分欢快。而观众对这种情节也心知肚明,一切都会化险为夷。画面与音乐相互配合,形成了充满谐趣的氛围。

音乐也可以与画面不同步,音乐与画面异步可分为音画并行和音画对立。音画并行指音画的情绪基本一致,但存在速度上的不同步和量上的错位与差别;音画对立是指音乐与画面通过强烈反差造成对比。比如,画面是快乐的,音乐是哀伤的,预示着快乐的情景不会持续下去,或其中孕育着导向不安的因素。音画构成对比,往往会形成强烈的艺术效果。如,库布里克的《发条橙》中,音乐与画面就够成了对比效果。影片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一边是残酷暴力的画面,一边是古典音乐的伴奏,如此强烈冲突的音乐与画面,形成审美上的冲突,也令观众思索阿历克斯作恶的原因。影片中,“问题青年”阿历克斯是个狂热的贝多芬粉丝,他家到处都是贝多芬的唱片、海报,而《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则是他口中经常哼唱的曲目。阿历克斯在施暴时,影片中出现的《贝九》使这种恶行更加“仪典话”,古典音乐的美好庄严,使暴力成为阿历克斯召唤出心中的魔鬼的仪式。古典音乐的神圣性在这里被解构,它们沦为暴力的 “伴奏”,影片的反讽意味也就此体现。

综上,电影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与影片的叙事密不可分。掌握电影音乐自身的规律,充分发挥音乐作用于情感的特长,有助于音乐在电影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向阳. 论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及艺术性表现[J]. 电影文学,2008(7):36-37.

[2] 贾培源.电影音乐美学漫论[J]. 当代电影,1996(5):39-43.

[3] 曾田力.影视剧音乐艺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4] 张艳艳.音乐审美心理视角下的电影音画组合方式[J].当代电影,2013(1):182-184.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zw/1534.html  《芒种》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