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成长呼唤开放式保育
幼儿是人的成长的关键时期,可谓从小知大;也是人生发展的快速时期,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趋于同步,且具有全面发展的萌芽。保育者保护和培育发展中的生命,并不是通过教给幼儿什么、叫他们做什么来实现,而是要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让幼儿在那里生活,自己主动地进行活动并发展,从而拥有一个幸福自豪的童年!
创设开放的保育环境。幼儿具有拥有环境的权利。开放式保育的前提是要为诱发幼儿活动创造物质环境和心理氛围。因此,园所的建筑结构、空间的设置与搭配、丰富多样的材料以及吸引幼儿探索的物品和设备,都要精心挑选和摆放,以传达沟通的意图,激发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保育者应充分利用园内所有的环境和设施设备,采用开放式活动和弹性管理办法,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让幼儿在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活动、观察、体验、思考和创造,促使他们在这种开放式保育中得到身心的和谐发展。
保持自由自在的保育形态。当下学前教育机构中的强制性集体保育形态随处可见,如“老师讲话时小手要放在膝盖上,保持安静,看着老师的眼睛”,等等。这种保育理念完全阻碍了幼儿的发展。现代教育意义下的保育形态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幼儿意志,赋予灵活性和多样化的保育形式,即从幼儿的发展需求出发,设定保育目标和内容。无论是集体保育,混龄编班保育,活动区保育,还是节日活动,外出活动,都应该成为保育者与幼儿一起不断开创更好教育环境的开放式保育,都应该自由自在地进行。
尊重和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幼儿园里的幼儿往往频繁提出“老师,这次做什么啊”“老师,我能这样做吗”之类的问题,幼儿要得到许可后才能行动。这样做,看起来幼儿很“听话”,活动也具有组织性,但实际上是对幼儿主体性的扼杀,是在不自觉的约束下培育幼儿生长一颗贫乏的心灵。开放式保育要求保育者支持幼儿的主体性生活,即根据其需要在生活给予必要的指导、诱导和教导。在保育者的培育养护下,幼儿能情绪稳定地、自由自在地游玩。即使做得不好也没关系,只要能自己思考、自己行动就行。这样,可以使他们体验人生主人生活所需要的那些基础性常识,过着适于幼儿期特点的愉快生活。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