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色彩对影片情感氛围的营造
在电影艺术中,色彩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虽然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但却通过自身的效果间接的表现了电影的人物性格、审美价值、主题思想等。色彩对情感氛围的营造不是独立完成的,它需要与其它电影元素一起协调配合,并借助影片中的人物与情节来共同完成,所以色彩才的选择不是随心所欲的,它需要与影片的整体氛围相符合,在无声中巧妙自然地营造出情感的氛围。在这个过程中,色彩无疑是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那么,色彩是怎样营造影片中的情感氛围呢?本文将从其表现形式、审美期待、影片效果三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一、表现形式
色彩作为表现电影的一种形式语言,电影色彩的选择具有与多样性,不同的色彩在表达情感上具有不同的意义,同时对于处在欣赏角度上的观众而言亦是这样,所以,色彩以什么样的形式嵌入电影中,这无疑影响着整部电影的效果与质量。我们都只知道色彩有冷暖色调的差异,在电影中运用不同的色调,这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体验效果和营造出不同的情感氛围,进而带给我们不同的情感体验。
首先,我们看一下冷色调在电影中的应用。那么,冷色调包括哪些颜色呢?绿色、蓝色、黑色等都属于冷色调,冷色调在心理上就带给我们一种距离感、压抑感、沉重感、萧肃感等,所以,纪实性、战争、犯罪的电影中运用得比较多。如《钢琴师》、《辛德勒的名单》、《冰血暴》、《那山、那人、那狗》、《艺术家》等。我们试看《辛德勒的名单》,这部电影以二战为故事背景,讲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倾家汤产的保护了1200名犹太人避免了德国纳粹的杀害的真实故事。从影片的背景上我们就大概知道本片的情感基调,所以,影片的色彩以黑白为主的调,通过黑白这两种色彩,我们就知道了影片的情感氛围,一定是充满着压抑感,影片中所有的情节都在黑白的光影中了流动着,在这流动的的光影中,沉闷、压抑的心情在我们的心中不断的起伏,进而我们的情感与电影表达的情感形成心理上的共鸣。这部电影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在冷色调中加入了一点暖色调,就是在德国人大肆屠杀犹太人时,周围的一切都是黑白色,但是这中间站了一个穿着红颜色衣服的小女孩,这可谓是这部电影的经典场景,其实这一点红就是电影情感氛围的最高点,色彩对情感氛围的渲染达到了完美巨轮的地步,进而深深的引发了我们的二战,对人性等诸多问题的思考。
其次,我们再看一下暖的调在电影中的运用。那么,暖色调包括哪些颜色呢?橙色、红色、黄色都属于暖色调,暖色调在心理上带给我们亲近感、兴奋感、温暖感等,总是给我们一种激动强烈的感觉,一般营造出一种积极、强烈、紧张的情感氛围。暖色调在在影片中的运用还是比较普遍的。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中较多的运用了暖色调,用暖色调的颜色来营造其影片的情感氛围。如他的《红高粱》、《满城尽带黄金甲》、《英雄》。在《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较多的运用了暖的调,特别是对黄色的运用,黄色在我国古代史权力的象征,是皇帝天子才可以用的颜色,在所有色彩中是最尊贵的。在影片中,战士们的铠甲是金黄色的的,满地的菊花是黄颜色的,这一切都代表了皇权的威严与至高无上,并且这满目的黄色为我们营造了一种紧张、剑拔弩张的情感氛围,矛盾好像随时都可以爆发出来,观众的心绪始终被这种氛围所牵绊。所以,此时的色彩完全营造出了整部影片的情感氛围,让我们在这种氛围中体会影片带给我们的思考。
二、审美层次
一部电影中会使用多种色彩,随着色彩的不同的运用,影片的情感氛围会也会随着变化,同样观众的情感也会随着变化。在影片的最开始,观众就会通过画面的色彩对电影的情感氛围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与了解,也就说观众已经对影片的审美有了初步的感知,并且这种感知是不断深化的,这与色彩对情感氛围的营造密不可分,所以我们可以从审美层次上来看色彩对影片情感氛围的营造。
首先,电影情感氛围的营造与对其的理解与认同是观众对影片审美期待的基础,色彩在中间起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色彩对影片大背景的解读上,影片的背景包含了许多信息,如特定的历史环境、不同的异域、多元的历史文化,这对于身处于现代生活的我们来说,多少总有一些距离感,但是,如果把这些大量的信息转换为色彩,用色彩来解读大背景,用色彩来营造情感氛围,那么观众就能更容易的融入到影片之中,进而获得初步的审美体验。所以,审美体验也能检验色彩对影片情感氛围的营造。例如影片《功夫熊猫》,在影片的开头,一个头戴蓑笠,身后飘着长尾巴的侠客在有着白色荷花的水上奔驰跳跃,他的背后是绵延的青山,上方是飘逸的云彩,侠客迅速的跳上弯月并甩出钓钩,在此时影片的大幕开启啦。我们可以看到,这里色彩的运用都是比较素雅的,,像青色、白色、灰色的运用,处处体现了一股中国风,这就让我们有了初步审美体验进而体会到色彩在影片中营造出的情感氛围。
其次,当观众对影片的情感氛围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影片的整体氛围之中,并且随着情节的展开,观众对情感氛围的理解也进一步加深,即观众对影片的审美不仅停留在初步阶段,观众的审美体验随着色彩的变化而不断加深,最后与色彩营造出的情感氛围形成共鸣,完成了高层次的审美体验,所以,审美体验与色彩营造情感氛围是互相一寸的。电影以艺术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最终揭示出生命中永恒存在的真理,让我们对生活与生命有新的感悟与反思。这些都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达到,因为色彩在影片中为我们营造了不同的情感氛围,在这些氛围中我们感受电影带给我们的启发。在《放牛班的春天》中,导演让色彩与四季的变换相互配合,电影的开始与冬天,这里导演以灰白为主色调,为我们营造一种阴冷、晦暗情感氛围,这种氛围就是当时这所学校的真实状态,随着合唱队的组成,孩子们的心灵也慢慢地开始打开,这时候的季节就变成了夏天,色彩也一绿色、金色为主色调,这时候影片的情感氛围是和谐温暖的,随着色彩、情感氛围的变化,我们的审美层次也不断的变化与提升。
三、影片效果
一部电影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主题思想的表达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意境氛围的营造上等,从整体上说,这些效果的实现都与色彩的运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效果的表达又与影片的情感范围密切相关,所以,从影片效果上看色彩对情感氛围的营造也是重要的切入点。
首先,从主题上看色彩对情感氛围的营造。我们上文提到说色彩是影片中的无声语言,许多导演都选择让这种语言来表达影片的主题,根据所要表达主题的需要,导演有时候会选择一种颜色,有时会选择多种颜色来表达,其实在这个过程中,色彩的作用就被放大了,它在表达主体的过程中同时营造了影片的情感氛围,当影片的主题鲜明的呈现在观众面前,那么情感氛围的营造也达到了最高点。电影《红高粱》中以红色的高粱地为主题色彩,进而为我们营造出张扬、无拘无束、以及狂野的情感氛围,电影中的红色与人物的性格相辅相成,通过色彩的运用,《红高粱》为我们首先呈现出了一个真实自然环境下的高密乡,同时通过自然景物的色彩完美阐释了人物性格,进而向我们传达出了影片的主题,在主题中我们感受着影片中所蕴含的情感氛。
其次,从意象上看色彩对情感氛围的营造。对于电影艺术来说,意象的选择创作一部电影的重要因素,那么,意象色彩的运用则大有讲究。,因为意象的色彩直接作用于我们的视觉,不同颜色的意象都会在我们的心里产生不同的情感、情绪以及反映。因此,意象色彩的选用可以让影片产生超越现实生活的文艺气息,也可以让我们进入深层的意识领域体会电影形式与内容。我们还是以《辛德勒的名单》为切入点,上文我们提到了那位穿红衣服的女孩,她衣服的色彩与周围一切意向的色彩都不相同,那一点红,也许就是血的颜色,最后那红色消失了,与周围的颜色用为了一体,,这一色彩的处理在视觉上和心理上都给我们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从这里我们可知,影片中意象色彩的运用通常超出了我们正常的思维习惯,所以,意象色彩营造的情感氛围也就具有了鲜明的意义。
综上所述,色彩在影片中的运用不仅会更鲜明的突出人物的性格,更有力的表达出主题,还可以真实的营造出情感氛围,从而使观众能更好的从影片中体会到导演想要表达的深层次的内涵。观众在体会着影片的情感氛围的同时也与影片产生了情感的共鸣,这一切都有利于影片主题细想的表达,所以,我们要重视色彩在营造情感氛围中的作用。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