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罗风景画的艺术手法
第一,绘画写生。19世纪的法国画家都非常重视绘画写生,常用细腻的笔法、明亮的色彩、完整的构图展现自然之美,不过不同画派对绘画写生的理解并不相同,古典主义画派用写生虚构画面背景,以突出画面主题;现实主义画派用写生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文主义关怀;浪漫主义画派以写生表达对社会、人生和理想的看法。柯罗不属于任何一个画派,他绘画中的写生更多是为了表现自然中蕴含的节奏、韵律和真理,展现大自然的内在美。在风景画创作中,柯罗用画笔将自然之美凝固于纸上,创造出梦幻般的绘画氛围,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意味。[3]
柯罗风景画中的写生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在艺术创作早期,柯罗还不能准确把握大自然的材质、光线、色彩、形体等等,只能用具体景物表现自然之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知。因而,柯罗早期的风景画在质感、形式、光线等方面都有着写实意味,如《娜妮桥的风景》、《罗马,法荷内斯花园景色》等风景画都有着真实的自然美。晚年之后,柯罗进入了艺术成熟期,他对形、色、光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风景画的光色、构图、用笔等都带有浓重的抽象意味,产生了一种含蓄朦胧的情感色彩,比如,《波费附近的小河流》、《夕暮,系在岸边的小周》等风景画用色沉稳熟透,构图稳健灵动,自然与人物水乳交融,带有浪漫、静谧、神秘的情感色彩。
第二,构图方式。柯罗风景画构图深受古典主义绘画的影响,画面平稳和谐,富有层次感,背景多为晨雾迷蒙的天空,前景多为高大的树木或嫩绿的小草,中景多为澄清如镜的湖水,这种构图方式烘托出一种宁静、温馨的场景气氛。比如,风景画《池塘边的三头牛》中,画家以蓝灰色为主色调,远处的树木笼罩在金色的阳光下,树枝遒劲有力,地上的小草散发出勃勃生机,不远处三头牛在田野里悠闲地吃草,整个画面和谐安逸,平静中蕴含着无穷韵味,恬淡中弥散出无限生机。再如,风景画《娜妮桥的风景》中,地平线在画面中上部,蜿蜒的河流穿过画面,伸向远处的树林之中,在幽深的树林中隐约可见远山与断桥,画中人物点缀于不同画面的不同位置,形成相互独立的不规则图形,增加了各个景物的相互联系,所有的景物静谧、温柔、神秘,展现出梦幻般的诗情画意。
柯罗非常喜欢春天的田园风光,在他眼中春天是最有生机与活力的季节,柯罗风景画多为描绘春天田园风光的风景画。画中春风沐浴着森林,树木洋溢着生机,充满了诗情画意。比如,《孟特芳丹的回忆》中,枝叶浓密的大树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左边的小树与大树遥相呼应,旁边还站着儿童与妇女,画面中间的水域倒映着远处的树木,整个画面显得宁静、和谐。同时,画面中的景物间隔、树枝形状、整体构图等都显得自然流畅,整个画面笼罩于薄雾之中,形成一种静谧、淡雅的审美意境。
第三,光色运用。柯罗风景画的光色层次较多,层次差别较小,光线对比并不明显,色彩之间过渡自然流畅,幽深、柔和的光色往往能产生一种朦胧的诗情画意。有时,柯罗会用树叶的稀疏和浓密表现光色对比,用晨雾、暮霭突出光线的柔和、朦胧,半明半暗的光线犹如音乐节拍,演奏出一曲曲舒缓、轻柔、忧伤的轻音乐,浸润着观众的心田。此外,柯罗常将白粉加入黑色油彩之中,调出淡淡的银灰色,并将这种银灰色作为画作的色彩基调,然后用灰色、绿色、黄色调出许多中间色,画面显得单纯统一、清新和谐、优雅含蓄。比如,《阿丽夫亚村》、《涉水牧童》、《丽华湖的回忆》等画作就展现了柯罗的用色风格,光色处理巧妙,富有诗情画意。在风景画《丽华湖风景回忆》中,树木、人物、湖水等都笼罩于暗绿色的阴影之中,唯有左侧留下天光水影,让人感到含蓄朦胧、和谐统一。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