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的用人哲学对后世的启示
电视剧《康熙王朝》之所以受到电视观众的广泛喜爱,不仅是因为剧情设计的精妙以及主演演员的魅力,同时也是因为这部电视剧作品折射出了很多具有吸引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哲学。从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的用人哲学对后世的启示来看,既然是用人哲学,则这种启示所具有的价值型也更多的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一、深思熟虑,顾全大局
人才固然难得,但是为了维护一个团体所具有的整体利益,就应当对破坏整体利益的个人利益进行牺牲,这是一种大局观念,也是确保团体组织能够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康熙王朝》中,虽然周培公在评判过程中为清王朝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康熙却将周培公贬谪至盛京。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来看,赏罚分明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强调激励理论的运用,认为应当对优秀的人才进行激励,并对优秀人才取得的成就进行表彰。然而康熙在对待周培公的过程中却反其道而行之。直到康熙巡防盛京,才将贬谪周培公的原因全数告知。在当时社会中,汉族与满足之间具有着很深的恩怨,而清朝的发展仍旧需要满族贵族实力的支持,因此,康熙对待周培公的态度也是无奈之举。他虽然惜才爱才,但是在人才和民族利益的权衡中,康熙选择了维护民族的利益和团结。从康熙对待周培公的态度以及目的来看,可以总结出两点对当代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启示意义的内容:首先,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当树立大局观念,并以维护整体利益为出发点来判断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科学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难免会出现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而面对这种冲突,则应当在尽可能维护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强调整体利益的保全,这种管理观念使一种集体主义的体现,同时也是推动社会企业或者其他机构起的长效发展的重要保障;二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应当将整体利益的维护作为自身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重要总之。周培公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而康熙也是爱才惜才的君王,但是如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一样,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不能根据自身喜好来对整体利益产生影响,只有如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才能够成为一个团队中合格的负责人与领导者。
二、知人善任,恩威并施
在《康熙王朝》中,康熙将知人善任这一理念运用到了极致。从康熙用人过程来看,用人知心是第一步,这里的“心”不仅是指这个人所具有的人品和能力,同时也是指这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来看,考察个人所拥有的人品与能力是考察个人岗位胜任力的重要找工作,而考察个人所追求的目标,则是为了为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激励机制提供依据。在对这些内容作出了解之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才能够明确人才能不能用以及怎么用的问题。康熙王朝的构建过程中,影响康熙王朝构建的事件主要有平定三藩、攻打台湾、西征葛尔丹、中俄谈判等,在这些实践中,得到重用的有周培公、姚启圣、施琅、大阿哥以及索额图。这些人物所具有的能力不同,而康熙却发挥出了每个人的优势,如在攻打台湾这一事件中,大阿哥多次请战而没有得到康熙的应允。这主要是因为康熙明白虽然大阿哥骁勇善战,但是却并不精通水战,因此让大阿哥来负责指挥攻打台湾,并没有必胜把握。而在大阿哥优势的发挥方面,康熙则主要是在西征葛尔丹的过程中对大阿哥进行了重用。由此可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每个人才都具有着不同的优势,而合理的使用人才,实现需要“知人”,这是“善任”的重要基础。这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能够构建有效的人才能力认知体系,并有必要强化与人才之间的沟通管理来发现人才所具有的优势,从而为帮助人才找到适合自身的岗位并在发挥人才优势的基础上推动单位的发展构建基础。而在“善任”方面,康熙对姚启圣的重用则十分精彩的彰显出了康熙所具有的用人之道。姚启圣是奇才,同时也是不服管教的怪才,对于姚启圣,康熙先是关入大牢,后是予以恩德,终于让姚启圣俯首称臣。而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恩威并施同样重要,恩多为激励,而威多为惩处机制与相关制度约束,这些内容对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而言缺一不可。
三、用人不疑,权力制衡
我国古代战书所提到的“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直被历代君王当做御人经典。所谓用人不疑即在任用人才的时候要对人才给予充分的信任,并有必要将权利、资源集中在这一人才的受众,从而确保这些权利与资源在实现整合的基础上发挥出最大效用。在《康熙王朝》中,康熙任用周培公来平定三藩,在此过程中,周培公得到了康熙的绝对信任,从政治地位方面来看,周培公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军权方面,周培公则掌握着清朝廷研发的三十门红衣大炮,而这也是周培公能够迅速平定叛乱的重要筹码。当这些权力、资源集中在周培公一人手中的时候,必然能够加快平定叛乱的进程,而这一进程的加快,也说明了“用人不疑”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工作中,用人不疑是对人才的尊重与信任,这种态度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理念,尊重与信任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出人才所具有的能力,同时也是对人才所作出的一种激励,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则是这种激励策略下所取得的效果,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需要做到用人不疑,在对人才做出了解的基础上给予人才更多的尊重与信任,甚至有必要采取放权策略来实现权利与资源的最大化整合,从而发挥出权利与资源的最大效用。值得一提的是,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招抚王辅臣之际,康熙却命令周培公回到京城,这主要是因为此时的周培公具有了太大的势力并因此受到了康熙的怀疑。从康熙对待周培公的态度转变来看,此时的康熙也不再是“用人不疑”的康熙,但是这种用人策略却仍旧是值得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所借鉴的。之所以说这种用人策略具有借鉴价值,主要是因为用人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在清王朝的稳定受到威胁的时候,康熙需要有一个人能够力挽狂澜,而当清王朝实现稳定的时候,康熙则需要将权利进行分散以实现人才之间的约束。而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是缺一不可的,每个岗位、每个人才所具有的权利以及权利行使的过程都应该受到受到监督和制约,只有如此,才能够确保权利的正确行使以及权利使用效用的有效发挥。
四、洞察力、决断力与良好的心态
在《康熙王朝》中,康熙之所以能够成为优秀的君王,与他所具有的洞察力、决断力以及良好的心态具有着紧密的关系。如在葛尔丹进入京城进行潜伏之后,康熙一眼就发现了奸细,并派人进行追查与了解。虽然这一事例并非体现在用人方面,但是确实优秀的用人者所应当具备的重要品质之一。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只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能够具有较高的洞察力,才能够发现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人才在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漏洞,同时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和漏洞的弥补提供依据。在《康熙王朝》中,康熙具有着十分果断的品质,如在察哈尔攻打京都的危急时刻,康熙能够马上决定任命周培公带领家奴打退察哈尔,这一决策不仅使康熙得救,同时也挽救了立足未稳的清王朝。而这种品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则体现为管理者所应当具有的决断力,如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面对一些突发状况,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应当对突发事件作出理性的分析,并准确且果断的做出判断,从而避免事态的不断扩大。另外,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同时要具有着良好的心态与临危不乱的精神,从而确保能够在关键时刻稳定军心、把握全局。在《康熙王朝》中,康熙面临着来自三番、朱慈炯、察哈尔等人所带来的多重威胁,而当这些威胁全部来临时,康熙却十分镇定。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镇定也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所需要具备的重要品质,即便是强作镇定,也能够发挥出稳定军心的作用,而真实的镇定与临危不断,甚至能够做出英明决策,则能够让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扮演力挽狂澜的角色。
综上所述,康熙是封建社会中距离当前最近的一位贤君圣主,而《康熙王朝》向观众呈现的不仅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位贤君圣主,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虽然康熙年间的社会背景与现代具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康熙在用人方面的帝王之道也同样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使用。而康熙的用人之道带给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则体现在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树立大局观,同时人力资源资源管理工作者不仅要做到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同时要具有良好的洞察力、决断力与心态,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质量与成效。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