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互联网+”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制片模式创新探析——以广东新闻频道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为例

作者:黄妙杰,许多,王美君来源:《视听》日期:2015-12-02人气:1134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电视新闻传播媒体进入了“数字化”空间,“数字化”概念正在改变着电视新闻传播方式的传统价值观,信息传播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以微信、微博、数字电视、移动电视、IPTV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高速发展,在充分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改变着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生产方式。本文以广东新闻频道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为例,运用数据微软公司的数据处理技术,对电视新闻媒体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制片模式创新进行了研究。

一、“互联网+”与电视新闻

    2014年11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讲到,互联网是“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新工具,也是中国未来发展提质增效的“新引擎”。2015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也呼吁,以“互联网+”为驱动,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推动创新发展。马化腾认为,“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平台与信息技术,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在2015年3月5日上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模式正式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近段时间,“互联网+”与电视新闻媒体的融合,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着一种先进生产力,推动了电视新闻媒体传播形态的转型升级,激活了电视新闻传播的生命力,为电视新闻节目的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互联网平台。

    进一步讲,“互联网+”与电视新闻媒体的融合,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电视新闻媒体进行深度结合,创造电视新闻节目全新的发展生态。

    “互联网+”与电视新闻媒体的融合代表了一种新的传播形态,既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新闻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又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链接到电视新闻传播领域之中,全面提升电视新闻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构建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更加广泛的电视新闻传播体系。

    当前,“互联网+”已经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我们耳熟能详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在线影视、在线房产、在线医疗等都是“互联网+”的贡献。我们还看到,更多的领域也在跟“互联网+”进行整合,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一个大的浪潮。

    未来的“互联网+”模式是去中心化的,能最大限度地连接各行各业,对于新闻媒体而言,我们的定位很清晰:一是做连接器,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连接人与人、人与终端;二是做内容服务,将内容服务置于一个开放的平台之上。新闻媒体表达了党和国家的意志,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具有舆论监督的作用,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主体结构。在当前新闻媒体转型期,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体都面临市场化改革,即使像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闻媒体的产业环境也面临“互联网+”模式的融合。

    对于“互联网+”与新闻媒体的关系,西方学者们也表达过各自的见解。英国学者理查德·豪厄尔斯认为,“互联网+”与新闻媒体的融合是极具变化的,而且这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处于襁褓之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约翰·帕夫利克教授则用“千年之交的媒体”来形容“互联网+”与新闻媒体的融合;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戈尔德马克所长以及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委会罗斯托主席都极其重视“互联网+”在新闻媒体中的运用;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更是在上个世纪就预言了“互联网+”在传播中的电子革命;法国学者弗兰西斯·巴尔以及日本东京信息大学桂敬一教授认为“互联网+”与新闻媒体的融合将与数字化技术同步发展。

二、电视新闻实践

    2015年8月8日上午8:30分,2015年广东省全民健身日暨广东省第十六届体育节活动启动仪式在广州市天河区天河体育中心南广场举行。上午8:30至9:30,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联合广东省体育局,在广东全省各地特色健身日活动基础上,制作播出了“88全民健身日”大型直播特别节目“粤运动 粤健康”,且充分运用“互联网+”制片模式,在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以现场直播形式,对全省健身日活动进行了实时报道与连线。

    为制作播出此次大型直播特别节目,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在原三台(原广东电视台、原南方电视台、原广东广播电台)资源整合基础之上,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互联互通,以“互联网+”视觉展示了此次“粤运动 粤健康”全民健身日盛况。

    直播当天,八城连线,十八路现场,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与荔枝网同步直播,“互联网+”的制片模式受到了媒体人士的一致好评。值得一提的是,在该“互联网+”平台上,我们可以看到,乒乓球奥运冠军马琳,作为此次全民健身日的形象大使,带领3000人参与了“健步行”活动;另一方面,柔道奥运冠军、广东省重竞技体育训练中心党委书记冼东妹,广东省全民健身促进会理事长裴立新教授,携手坐镇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五楼西演播室,重量级嘉宾与“互联网+”的有机结合,让观众朋友们有了全新的视听体验。

    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的多档栏目也积极配合此次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以“互联网+”模式,对活动举办的前、中、后期均进行了宣传报道:广东新闻联播、卫视午间新闻、今日关注、珠江新闻眼、正点报道、广东报道、新闻最前线等,先后共提交稿件92条,并在卫视午间新闻微信平台推送。短短两天时间,卫视午间新闻微信平台的访问量就突破了万人大关。另外,中国网、搜狐网、凤凰网、网易新闻、网易体育等多家互联网媒体也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

    “88全民健身日”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以“互联网+”平台充分展示了广东全省各地文化精神,开创了“互联网+”大型直播特别节目制片新模式。

    2015年8月14日至20日,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等联合主办了“2015南国书香节”,以位于广州市海珠区琶洲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为主会场,设立珠海、惠州、中山、江门、阳江等5个分会场,举办了优秀出版物展销、“互联网+”体验展、现场文化展示等活动。此次书香节,各分会场与广州主会场充分展开互动,推动形成了广东全省范围内的阅读新高潮。

    围绕主题“阅读无处不在”,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重装上阵,再次以“互联网+”的制片模式,于2015年8月14日上午10:30至11:30,在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制作播出了大型直播特别节目“2015南国书香节”。

    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直播组还在琶洲展馆主会场搭建了“互联网+”模式的嘉宾访谈区,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作为采访嘉宾,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过程中多次提到了创新的内涵,该采访镜头第一时间融入了“2015南国书香节”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之中,并在直播当天成为节目精髓。

    “2015南国书香节”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中的“互联网+”元素也可谓是无处不在。现场直播过程中,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可通过手机扫描屏幕右下角的二维码,按手机页面提示参与“分享您的手边书”活动;位于琶洲展馆主会场的观众朋友可在13号展馆现场使用手机“摇一摇”功能,并按手机页面提示参与活动,体验抽奖乐趣。

三、收视率数据分析

    为了更好地展示“互联网+”制片模式的创新成效,笔者采用以上两次大型直播特别节目“粤运动 粤健康”和“2015南国书香节”的收视率数据,运用Quantitative Micro Software(数据微软公司)研发的数据处理技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分别如图1、图2、图3所示。

图1 “粤运动 粤健康”

广东全省四岁以上所有人收视率曲线(%)

图1显示,在大型直播特别节目“粤运动 粤健康”收视过程中,当天上午9:02至9:19分之间的收视率陡增,该时段恰好是地方电视台直播连线时段。

图2 “粤运动 粤健康”

广东城域、广东城乡、广州收视率(%)比较

图2显示,大型直播特别节目“粤运动 粤健康”在广东城域和广东城乡的收视率较高,在广州的收视率较低,恰好与图1的结论不谋而合。

图3 “2015南国书香节”

广东城域、广东城乡、广州收视率(%)比较

图3显示,大型直播特别节目“2015南国书香节”在广州的收视率较高,在广东城域和广东城乡的收视率较低。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型直播特别节目“粤运动 粤健康”在广东省二三线城市更受欢迎,这恰好符合广东省二三线城市广泛开展体育活动的现状;另一方面,大型直播特别节目“2015南国书香节”在广州更受欢迎,这也与广州是广东省文化中心,广州民众受教育程度领先广东其他二三线城市相吻合。

因此,“互联网+”制片模式的创新运用在以上两次大型直播特别节目中成效显著。

四、总结

    “互联网+”以强大的信息量,不仅改变了传统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同时对人类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影响。人们在“互联网+”中,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实现个性化选择,既能接收信息又能发送信息,可以享受到传统电视新闻媒体所不能实现的诸多功能。

    与传统电视新闻传播方式相比,“互联网+”在传播的过程中显示出了很大的优势。在这样一个“互联网+”兴起的时代,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地位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生死存亡取决于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在日后的发展中要保住自己的地位,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优劣势,并及时转型升级为“互联网+”模式。

    关于传统电视新闻媒体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是需要另外搭建一个新的平台,还是在原有的传统电视新闻媒体基础之上进行整合,至今没有定论。但可以预见的是,我们需要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互联网+”与新闻媒体的互融。

    那么,究竟是传统电视新闻媒体适合去发展“互联网+”技术,还是互联网企业也适合来做电视新闻呢?需等待实践的检验。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 视听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