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料库检索法析女性的边缘地位——以爱伦·坡的《椭圆画像》为例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信息技术逐渐与语言类等人文学科相结合,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语料库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就是计算机科学与语言文学的结合体。传统的文学鉴赏家仅仅关注对文本中的字词句段进行研究,通过自己主观性的认识分析文本的言外之意,理解文本作品的主题意蕴和思想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在文本分析时融入了鉴赏者的主观性,不免会有失偏颇。而随着语料库检索法的诞生,借用先进的语料库检索软件和语料库检索法,可以具体的分析出语言文本中的高频率词汇以及文本中词语的使用情况,对文本进行具体的、客观的分析,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本文将以爱伦·坡的小说《椭圆画像》为例,利用语料库检索法分析女性的边缘地位。
一、以男性为中心的叙述视角
爱伦·坡,十九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是美国短篇故事的开创者之一,他的作品涉及多种类型的主题,有恐怖的、有悬疑的、有哥特式的、有关于神秘故事的等众多题材,而且还被尊为推理小说的开山鼻祖,但是除这些主题之外,爱伦·坡对女性主义这一主题的描写,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说《椭圆画像》总共两千多字,分为六个段落,前五个段落为一部分,最后一的段落为一部分,采用故事中镶嵌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年轻美丽的妻子为画家丈夫做模特,而被压抑、被忽视,最终死亡的故事。
首先,从小说第一部分的描述可推测出叙述者是一位男性。通过语料库检索法可以看到,“我”字在小说出现的频率极高,总共出现了38次,而且都出现在了前五段,也就是第一部分中。小说第一部分讲的就是“我”的故事,一个在战争中受伤的军官跟着他的随从被安置在一座废弃有一段时间的城堡里,然后对城堡里的场景进行了一番描述,“墙上挂着壁毯、许许多多式样各异的徽章战利品”,屋里的装饰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城堡里曾经有一个男性居住过。从这一部分的描述以及语料库检索的结果分析来看,叙述者是一位男性,小说以男性叙述为中心。
其次,在叙述女性角色时使用了第三人称“她”。小说中使用的人称代词有“我”“他”“她”,通过语料库检索代词使用频率的情况是:“我”出现了38次,“他”是20次,“她”是16次。上面我们推测过,小说中“我”的身份是以男性口吻叙述的,对有关女性的相关描述感受不到任何感情色彩,再从语料库检索到的频率情况看,小说在描述画家的妻子时,采用的都是第三人称叙述,也就是借由”我“之口来表达的,小说中没有一句女性自我陈述的语句,可见女性的边缘地位。此外在小说中对于男女性的称呼上,也可以看到女性岌岌可危的边缘地位,例如在小说中对于女主人公的称呼有“姑娘”“女子”“妻子”“新娘”,而对故事中男主人公的称呼绝大部分使用了为“画家”,就是妻子在称呼自己的画家丈夫时也是用了“爱人”。在这种称呼的使用上,本身就蕴含着两性的不平等性,“女子”是相对于“男子”而言的,“妻子”对应的是“丈夫”,“新娘”对应的应该是“新浪”,对女性的称呼都使用了与男性相对应的词汇,而对男性的称呼却选择了“画家”这一职业性的名词。从深层次上说,这种不对等性就完全可以展现女性的边缘地位,男性可以用自己的职业名称作为自己的称呼,而女性只能以男性依附品的形式出现。
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赏析文学作品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内容,例如故事情节、语言描写特色、叙事策略、人物形象以及主题内涵等多方面,而在这些内容当中,几乎所有的因素都围绕着主题这个中心来展开的。例如,作品中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就是为了凸显某个主题,此处故事情节的安排,是为了主题的展现而设置的。同样地,要分析小说《椭圆画像》中关于女性边缘地位这一主题的阐述,就不得不来分析一下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而运用语料库检索法,对描述人物形象的词语进行检索分析,更直观的展现了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
首先分析一下女性人物的形象。小说采用的是故事中镶嵌故事的形式来展现小说内容的,第二部分也就是最后一段,讲述的才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妻子为画家丈夫做模特,而被压抑、被忽视,最终死亡的故事,这一部分在凸显主题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所以选用第二部分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分析。检索描绘女性形象时,出现的都是类似于“美得罕见”“欢快活泼”“柔婉乖顺”等词语,从这些词汇中可以看出女主公是一个极美的妻子。可就是这样一个极美的妻子却没有得到自己丈夫的关心和体贴,甚至是为了不关心不在乎自己的丈夫的事业搭上了生命,可见女性的生命是多么的低廉,甚至于女主人中的唯一作用就是像个物件一样成为丈夫绘画的模特。
其次分析一下男性人物的形象。通过语料库检索,关于男主人公的描述出现了这么几个词汇“画家”“痴迷”“漠不关心”,甚至于“画家”在简短的一段里,出现了5次。从检索的情况再加上对文本的阅读,可见小说中的男主人公是一个对绘画艺术达到痴迷境界的画家,他关心的只是自己绘画的作品有没有“生命”,能否成功,丝毫不关心自己的妻子是否开心,仅仅把妻子看成了自己绘画的模特。从侧面上展现了男性注重自己的事业,忽视家庭,而女性仅仅是为男性服务而存在的边缘性地位。
三、女性的遭遇与结局
传统的文学作品的分析,就是进行由具体都抽象,由微观到宏观的概括化分析,凭借的是鉴赏者本人的文化素养,从而更多的是主观性的总结,缺乏客观数据上的量化分析。而语料库检索法,就弥补了传统文学在作品分析上的缺陷,提供了大量客观上的数据,把主观分析与客观数据相结合,为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解析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把爱伦·坡的小说《椭圆画像》的内容作为一个独立的小型语料库,通过语料库检索工具来分析女性的边缘地位,力图为小说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通过对文本中的高频率词汇、关键语句进行统计和量化,以获取对爱伦·坡小说的更加深入和理性的认识。
首先,利用语料库检索关键语句,来分析小说中男主人公对待女性的行为。通过语料库检索到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句子中,有这么一句“她憎恨艺术,因为艺术是她的情敌;她害怕调色板,因为它们夺去了爱人的笑脸”,可以看出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并不是作为画家的新婚妻子而存在的,而是画家丈夫的模特,是画家丈夫的工具,是画家丈夫创作灵感的来源,仅仅是一个美丽的“模型”,是被具体化、物化了的。她虽然拥有美丽的容颜,可是已经没有了作为人所拥有的情感、情绪,只是一个活生生的物件。同时,在语料库检索的结果中,“肖像”一词出现了5次,“画像”出现了3次,可见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也只能作为“像”出现时,才进行细致的刻画和描写。而且小说中越发的刻画描述女主人公的美,就越发显得其地位的边缘化。小说中描述的女主人公的美,没有成为自己丈夫眼中的美,只是在画中才能凸显自己的美,女性沦落到要依靠一块画板,一支画笔来表达出美。从深层次上解析,画板画笔是画家丈夫作画用的工具,可见女性最终依靠的是男性,脱离了男性,她也就不再美、不再具有吸引力,这是对女性边缘地位赤裸裸的描述。
其次,从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结局看女性的边缘地位。从语料库检索的结果来看:“这就是生命!”与“她已经死了!”两句话均成为了表现主题的关键句。这两个句子本身就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尤其是“生命”一词,是一种极大的讽刺,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主观性的词语,而用在了没有生命的图画上,原本有生命的美丽妻子却没有了生命。在丈夫的眼中,妻子从来都不是一个有情感波动的人,甚至都没有把妻子当作人来看,只是自己作画所用的一个工具,是一个物体而已,所以丈夫也不关心自己的妻子,整天倾心于自己的绘画。反而是妻子不断地承受着来自画家丈夫心理和身体的折磨,即便如此,妻子也为了自己的爱人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她已经死了”——妻子的悲惨命运,更进一步突出了女性边缘化的地位。
综上,以爱伦·坡小说《椭圆画像》作为一个微型的语料库,借助语料库检索法,搜集作品中的相关数据,不仅帮助鉴赏者更直接掌握到有关小说的关键信息,分析小说中所体现的女性边缘地位的主题内涵,而且还为鉴赏成果的发表提供了坚实可靠的证据。同时,对《椭圆画像》中关于女性边缘地位的探讨,丰富和发展了文学界关于女性主义的研究。另外,把语料库检索法运用到文学作品的赏析中,是一项巨大的未完成的事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