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新时期典型人物报道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以首届“荆楚楷模”好稿奖获奖作品为例

作者:海冰来源:《视听》日期:2016-03-04人气:1790

1、“荆楚楷模”获奖作品源自一封读者来信

    为进一步加强“荆楚楷模”宣传工作,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于2015年上半年开展首届“荆楚楷模”好稿奖评选活动。

    2015年1-6月在全省各类新闻媒体上公开发表的有关“荆楚楷模”的新闻稿件均可参加评选。稿件内容方面,要求宣传报道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孝老爱亲、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创业创新等方面先进典型的先进事迹。稿件质量方面,要求所报道的先进典型事迹真实、生动、感人,语言流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感染力和引导性。有关专家学者组成的“荆楚楷模”好稿奖评选委员会,从湖北省各地各单位推荐的众多新闻稿件中,最终评出“荆楚楷模”10篇好稿奖、10篇提名奖。

    笔者采写、报道的通讯《妇女节前夕,74岁读者给本报来信,为自己即将百岁的母亲点赞,感叹年老之时仍能享受无限母爱——母贤子孝满堂春》,从众多推荐作品中胜出,有幸成为“荆楚楷模”好稿奖10篇获奖篇目之一。

    事实上,这篇获奖作品源自一封读者来信。2015年三八妇女节前夕,读者张谦泰从河南给《湖北日报》编辑部寄来一封信,为自己即将百岁的母亲李春培点赞。总编辑蔡华东阅后高度重视,将此信转至《湖北日报》文化新闻中心要求认真对待这封读者来信。

    笔者接到采访任务后,当即走进武汉李春培的家中深入采访、认真挖掘,精心组织、打磨稿件,于“国际妇女节”当日在《湖北日报》头版推出报道。报道刊登后,很快得到报道对象所在社区、街道及区、市妇联的大力称赞,各大网站和新媒体纷纷转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2、细节着手,挖掘典型人物的魅力  

    回顾这篇作品的采写过程,笔者仍记忆犹新。

    打开读者来信捧读的瞬间,笔者就被一种朴实无华但感人肺腑的亲情吸引,74岁的张谦泰在信中写道:“2013年春节前夕,我回武汉探望年迈的母亲。大年初四,武汉下了大雪,我98岁的母亲半夜时分竟然摸索着一个人拄着拐杖到柜子里拿出一条毛毯加盖在我身上,小声说,‘老二,下雪了,别冻着啊!’”

    信中还罗列了百岁老太李春培曾经的叱咤风云。半个多世纪以前,李春培可谓风云人物。她曾是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市劳模,出席过群英会、妇代会、妇先会,还作为全国“五好家庭”代表,出席1958年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侃侃而谈中国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充分发挥的“半边天”作用,受到各国朋友喝彩。

    笔者认为,新时期先进典型人物的报道不应停留在高大上的层面,而应走近人物,走进她生活的环境,去挖掘更多细节、更多内心活动,呈现出更加立体、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于是,笔者登门探访,在李春培老人家中待了一整天。适逢元宵佳节,李春培的孩子们欢聚一堂正陪老人过节,饭桌上有说有笑,孩子们不时往老人碗里夹着软烂的肉,好不温馨。

    现场感受着浓浓的亲情,翻看泛黄的历史照片,并与老人和她的孩子们细细详聊,百岁老人李春培的光辉形象逐渐生动起来。她是一名普通党员,但竭尽所能奉献着,抗美援朝时期曾日夜给志愿军纳鞋、做衣服、炒面,并发动子女给志愿军写慰问信、寄纪念品;长江出现重大险情,她不顾孩子年幼奋战在防洪一线;到晚年视力变差,仍经常拿着党报看大标题,儿子搬家党员证遗失,她非常恼怒,“逼”着儿子补办党员证、交足党费才放心;她一辈子刚强,干起事业蛮拼,上世纪80年代初听从组织安排,白手起家创办托儿所,经艰难创业,成为具有数十家托儿所的幼儿服务机构,荣获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工作者,直到70岁才退休;有德之人招引贤孝之士,李春培当年写信鼓励并帮助的外地人邵正源,辗转登门要认她为干妈,虽然她说“共产党员不讲干亲”,邵正源仍与她家保持密切往来。李春培老伴去世时,邵正源以儿子名义将名字刻在墓碑上;李春培生病,他还专程来照顾。

3、关注淳朴家风,引领良好社会风尚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对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采访中,笔者还注意到,百岁老人李春培不仅个人是劳模、三八红旗手,她营造的良好家风,也透着一股清新的社会风尚。于是进行深入挖掘发现,1954年,武汉市妇联首次在全市范围评选“五好家庭”,其中出现著名的“两春一枝”典型家庭,李春培家庭就是其中之一。如今,近百岁的李春培子孙满堂,大家庭有4代40余口人,当年的“五好家庭”培育出多个“五好文明家庭”。

    笔者进一步采访得知,从当年的“五好家庭”到如今的多个“五好文明家庭”,这个大家庭的成员一直坚守朴实的家训:“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李春培的言传身教,更是让整个大家庭都受益。当年,她是勤俭持家、尊婆爱媳教育子女的典型,她经常做三样饭,教导孩子们,“爷爷奶奶老了,吃白面馍;父亲上班辛苦,吃杂粮花卷馍;小孩吃点苦不要紧,越长大越有好吃的,吃窝窝头。”孩子们很懂事,每个人都领了家庭任务,还主动大带小帮妈妈分担。大家庭的和睦氛围在互帮互助中形成。如今,李春培已是百岁老人,孩子们都很孝顺,除小儿子长期照顾她外,每逢周六,在武汉的孩子们也会回来陪她享天伦之乐,在外地的孩子每周必定来电对母亲嘘寒问暖,真可谓“母贤子孝满堂春”。

    这个全国“五好家庭”涌现的“孝老爱亲”先进典型,先进事迹真实、生动、感人,笔者早已被深深打动,下笔自然语言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此外,作为记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火热生活中挖掘出来的身边典型,接地气、冒热气,同时还具有很强贴近性、感染力,在引领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4、本色报道典型人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这篇首届“荆楚楷模”好稿奖获奖作品《母贤子孝满堂春》,是媒体借助典型人物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例之一。

    先进典型人物是人类道德的楷模、先进文化的符号和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代表,先进典型人物报道能够真实地反映高尚人物的精神境界,再现感人事迹的可歌可泣,在我国新闻事业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报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通过典型人物报道,通过传播先进人物事迹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发挥榜样的模范带头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注重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树立和社会层面价值取向的定位,而且要注重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养成。先进典型作为时代的先锋、社会的楷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倡导者、生动诠释者、模范践行者,价值准则在其身上彰显得最为完善,表现得最为彻底。

    李春培一家作为“孝老爱亲”先进典型所体现的孝文化,从家庭伦理出发,将人与人的关爱之情、责任之心推及到对待他人乃至整个社会和国家,最终对营造和睦的家庭及邻里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这篇作品一改以往典型人物平面化、神化的塑造,在报道中注重人物形象本色化、立体化、真实可信的呈现,加之先进典型来自于生活、扎根群众,一言一行更易于被群众学习、模仿,其身上所承载的价值观和遵循的道德标准,也会像空气一样影响更广泛的群众。

本文来源:http://www.zzqklm.com/w/xf/9501.html视听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