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视角深度诠释新闻事件
当标志性的新闻事件发生时,哪家媒体的记者能深入现场,以最快的速度报道新闻,就能形成独家报道,树立媒体权威,赢得公信力。
“习马会”消息一出,《直播港澳台》栏目提前策划,第一时间成立两人报道小组,与来自两岸三地以及海外的300多家媒体约1000位记者齐聚新加坡。
1.前期预热报道。
11月6日,赶在“习马会”正式见面之前,记者首先实地走访了22年前“汪辜会谈”旧址海皇大厦,进行探访式报道先期预热,并首次揭秘“汪辜会谈”菜单:“情同手足”(乳猪与膳片)、“龙族一脉”(乳酪龙虾)、“喜庆团圆”(董宫鲍翅)等等,每道菜名都意味深长。
2.新闻现场报道。
11月7日“习马会”当天,《直播港澳台》打通节目版面,开启70分钟“习马会”专版。两岸领导人“历史一握”的高清画面实时回传,在第一时间呈现给观众,凸显出深圳卫视的报道优势。为了达到报道差异化,使报道更有贴近性和现场感,深圳卫视记者首度开启现场观察体验式引入报道,为电视机前的观众解码两岸领导人默契着装背后的深层含义,即“习近平打红色领带,马英九则是蓝色领带,延续了两岸高层会面的传统,凸显相互间的支持与默契。”同时深度解析“习马历史性一握”的黄色背景版,“既让人联想到两岸都是炎黄子孙,也让人想到西方小说家对香格里拉的描写,正是一片金色的祥和世界。”
3.后期持续关注。
“习马会”结束后,深圳卫视各驻地记者对事件持续关注,纷纷发出声音。驻京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驻台记者带来第一手的观察,驻华盛顿记者特别采访了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主任李成以及前驻华大使芮效俭两位重量级嘉宾。专家学者们以专业的视角为观众解析了“习马会”的历史含义。
在“习马会”这一重要的事件里,深圳卫视多方记者紧密配合,前后联动,从新加坡、北京、台北、华盛顿这四个地点,深度诠释新闻事件,为电视机前的观众完整勾勒出“习马会”的现场情况,带领观众一起感受“习马会”给世界带来的震撼。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