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政论的最大特点——“敢言”
该刊政论的一个很大特点是“敢言”。它敢于指陈时弊,对当时的内战问题、经济问题以及党政关系问题进行大胆分析。比如,该刊在创刊后第3期就发表储安平的长篇专论《失败的统治》一文,指出国民党的统治是一场“失败的统治”,“只知以加强‘政治的控制’来维护其既得利益的政权。”④
《观察》的“敢言”首先是对国民党执政腐败的控诉。在第二卷《中国的政局》一文中,储安平写到:“对于青年来说,政府的种种表现无不使人失望;这已是了不得的大危机。而还要花样百出,‘帽子乱飞’,无异火上加油,以致今日的青年清一色地厌恶南京政府的局面……今日全国人民对于现政权,可谓人人离心,个个厌恶。”⑤再比如《一场烂污》一文中写到“七十天是一场小烂污,二十年是一场大烂污!污烂污烂,二十年来拆足了烂污!”⑥由此可见,当时该刊给国民党的压力之大,它不仅直陈国民党的统治是失败的统治,而且还点明“政治上的贪官污吏与国民党的三民主义的标准相去甚远。”⑦这无疑是给国名党政府挑毛病,并对其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当然也为后来刊物被查封埋下种子。
《观察》的“敢言”还表现在对北塔山事件、西康民乱、台湾二二八事件及学潮等“内乱”的及时报道和评论上。而其中对于学潮的报道和评论最为响应民声。《观察》对学潮的评价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对于青年学生为争取应有的权利而不惜牺牲给予肯定;第二,深入分析学生的罢课、游行背后所隐藏的政治问题,并在言论上支持学生、保护学生;第三,对参与学潮中的大学教授给予积极支持,并详细报道他们的各种表现;第四,对政府迫害学生的行为进行强烈抗议和谴责,而且呼吁政府要深刻反省自己的失误。”⑧储安平在《大局浮动学潮如火》一文中认为,凡是一个社会现象,必有这个现象的原因,不在原因上补救解决而怪学生,只会垮得更快。他对学生的评价是:“学生挺身而出,对国家是表示一种抗议,实亦为他们在这个时代中所应负的责任,他们所以肩负这个责任,一方面因为青年都怀有理想,都追求光明,都有一种不平则鸣的性格,一方面亦因他们幸是而能有一种组织,在集体中表现其意志。”⑨
从上可以看出储安平对学生的行为是充分肯定的。在学生受到迫害后,《观察》能够挺身而出,体现了四十年代知识分子的整个精神状态和“敢言”的个性。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