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反思
1.电视新闻与娱乐结合会削弱新闻的社会功能
电视新闻,作为向观众传递新闻信息的一种手段,它的首要功能便是提供信息,而非娱乐观众。但是目前许多的电视新闻却将娱乐性放在首位,头版头条更是去大肆渲染商业化、娱乐化的故事,而减少了或者直接忽略了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住房、就业、医疗等公共事务的报道,削弱了电视新闻本该承担的社会功能。当前电视新闻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做“软”新闻上,一味地打造消遣娱乐新闻,认为没有炒作价值的新闻就不是好新闻。而对于“硬”新闻,则采取回避的态度,造成了人们对重大敏感的政治事务漠不关心,而这种漠不关心又反作用于新闻媒体,使其进一步减少“硬”新闻的报道,形成恶性循环。
2.低俗化、庸俗化新闻大量产生
电视新闻的娱乐化需要掌握好“度”,如果超过了“度”,则容易造成新闻的低俗化、庸俗化。电视新闻具有广泛的题材,但是可以用于娱乐化的题材则限于一些软性内容,比如明星的花边新闻、古今名人趣事、灾害新闻等等。而这些软性内容的新闻又倾向于故事的表达与阐述,往往为了增强故事的悬疑性、趣味性,新闻工作人员不惜编造一些没有依据的情节,造成电视新闻在报道时失真,从而使电视新闻世俗化、庸俗化。今年,湖南广播电视台某频道播出了题为《32岁男子家中坠亡 炒股巨亏》的新闻,报道中称:32岁的长沙股民侯先生股票连续两个跌停,170万本金全部亏光。赔光了之后,妻子也不理智,两人持续吵架。10号晚上意外发生,侯先生跳楼自杀。但随着长沙警方的调查,该报道被证明是一条彻头彻尾的假新闻。长沙警方表示,没有证据显示,死者因炒股失败而跳楼,同时死者本名“何伟”,也并非此前报道中所称的“侯先生”。
3.新闻媒体的公信力降低
新闻媒体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具有经济和非经济两方面的收益。新闻媒体非经济收益主要体现在:向人民群众宣传解读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国家政策、促进人们思想意识的改变、宣传公益事业等等。新闻媒体的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本来如天平的两端,相互维持着平衡,但是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催化下,新闻媒体工作者却只注重经济收益的获取,而忽略了非经济收益。更有甚者为了追逐更多的经济利益、获取更多的物质回报,全然不顾职业道德,肆意捏造新闻,欺骗群众,以达到高收视率的目的。而这样的事情一旦败露,新闻媒体便会成为众矢之的,被公众予以否定,使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大大降低。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