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视文艺晚会的现状
1.晚会太过商业化,脱离生活现实
任何艺术都是源于生活的,不论是电视、电影还是晚会都要贴近真实的生活,若一味的追求盈利,脱离了现实,则艺术也会无法立足。放眼望去,各个电视台的电视文艺晚会多是千篇一律的形式,采用老套的表演方式,并大量插播广告。更有甚者在小品、相声、歌曲表演中植入大范围的广告,使晚会变为了商业性的广告宣传,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在电视晚会中,嘉宾表演不敬业、假唱的状况层出不穷。新生代的演艺人员缺少了老一辈艺术家的敬业态度,脱离社会现实的表演内容,并采取浮夸的表演形式,无法体现晚会特色。当前的电视文艺晚会,在题材上已经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观众对商业性的电视文艺晚会已经失去了兴趣。
2.晚会内容一成不变,创新性差
每一场的电视晚会,都要提前制定方案,邀请嘉宾,彩排录制。表演嘉宾、主持人的出场费也在不断提高,在高成本的消耗下,电视文艺晚会的制作水准降低了。电视台已经没有精力再开发新的节目,只能降低成品,采用复制山寨化的表演形式,晚会缺乏了特色与创新,自然无法引起观众的共鸣。
此外,节目要经过上级的审核,政府部门还会控制节目的内容与形式,。在政府部门的操控下,原本自由多样化的节目变得政治化,限制了节目的自由发展。电视晚会缺乏新意,高度的政治化也会流失许多年轻群体。与此同时,年轻人追求新鲜感,当前的电视节目大多是传统的表演,嘉宾每次表演的节目都一样,观众早已看过同样的表演,自然会对重复的表演内容失去兴趣。
3.只重经济效益,忽略社会效益
高成本的电视晚会,使得各电视台过度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晚会是艺术的一种形式,在当今商业化晚会的大环境下,各电视台对于艺术的追求越来越低,晚会没有了艺术性与思想性,变为单纯的娱乐化与商业化。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有不同的审美需求,但总体而言,观众想看到的还是深层次的集艺术、娱乐一体化的电视节目。电视文艺节目在重经济的同时,还是要考虑到节目的社会效益。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