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正文

大数据环境下数据新闻发展的制约因素与挑战

作者:冯韶丹来源:《视听》日期:2016-07-15人气:1358

大数据通常是指那些信息量和规模巨大、在一定时间内能完成远超其他传统数据库所进行的运算、管理以及分析的能力。自2013年大数据概念被大众广泛知晓以来,其在新闻领域也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目前虽然有关“数据新闻”的概念尚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根据过往实践,我们能够总结出所谓的数据新闻指的是应用数据挖掘、分析、统计等相关技术操作,从大量的数据中发掘新闻线索,然后通过采编和可视化技术将新闻报道呈现给公众的信息生产模式。

一、数据新闻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

数据新闻改变了人们对以往新闻媒介的认识,为新闻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途径。与此同时我们对数据新闻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存在一定误区。首先,数据新闻不指具体的新闻类别,而是一种新闻报道方式。数据自身并不具有新闻价值,记者在大量的数据资料中发现新闻线索并进行加工才能赋予数据新闻价值。其次,数据新闻的存在不是万能的,它受到来自自身和外部局限性的影响。

(一)信息寡头导致信息开源受到牵制

目前大数据资源所惠及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社交媒体、互联网等行业,行业之间存在数据资源分配失衡现象。从行业内部来说,行业寡头和大公司掌握了大部分的数据资源,信息资源在行业内部分配不均。此外,对于大数据资源的开发应用还停留在探索和发现阶段,更多的互联网巨头还处于核心技术的构建环节,因此大数据的内在价值并没未得到完全释放。对媒体而言,新闻媒体行业在大数据开发领域中可利用和发展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媒体对大数据的驾驭能力并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信息透明度和新闻管制制约数据来源渠道

相比国内媒体,境外媒体拥有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如政府部门向公众开放的数据资料、公益组织发布的指标以及网络用户等。信息的高透明度使得境外媒体能够掌握更多的资料,获取更全面的信息。与此相对应,当前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尚不完善、信息透明度不高,加上新闻监管体制约束,媒体获取信息的途径受到制约。网络媒体是目前应用数据新闻最多的媒体形态,但是由于缺乏采编权,其在信息获取渠道上仍然受到传统媒体的禁锢,新闻内容缺乏深度,新闻创作缺乏创新,数据新闻发展速度滞缓。

(三)技术决定论的机械化采集容易造成新闻失真

新闻由数据分析产生,这种过于理想化的观点忽略了新闻生产环节中发挥着主观能动性的人的作用。尽管数据新闻能够通过数字揭露事实,矫正了以直觉判断所产生的信息偏差,增强了信息的直观表现力和说服力,但是机械化的程序并不能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做出定性分析。一味追求大数据新闻将会弱化记者的新闻嗅觉,对数据产生过度依赖,成为数据收集整理的机器。基于数据分析所产生出来的千篇一律的报道也会失去媒体的风格和个性,缺乏对信息的考证和真相的挖掘,新闻报道也因此失去真实性和感染力。

(四)媒体工作者自身素养与期望素养间的不匹配

目前国内媒体对数据新闻的制作停留在单一图解形式,新闻媒体工作者还未建立起大数据思维模式。在信息制作流程中,信息的采写和编辑制作分属不同的个体,因而对于数据新闻的制作缺乏统一。而国外的数据新闻记者基本都拥有扎实的专业计算机基础和使用技能,不仅能完成数据的挖掘和统计分析,还要同时具备新闻的采编写与后期制作能力,因此在数据新闻的制作流程上能够一气呵成,内容和制作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和连贯性。

二、数据新闻对现实社会所带来的挑战

基于用户体验并通过信息聚合来实现用户信息的个性化推荐服务是基于大数据思维推出的一种信息体验模式。以“今日头条”APP为代表的新闻信息发布平台就是在数据挖掘的基础上诞生的一款新闻产品。它通过采集和整合大量数据信息来判断用户最为关心的新闻内容。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做出统计分析,为用户推送喜爱的新闻类别,是当下应用最广泛的数据新闻生产模式。但这种新闻的生产模式也对现实社会带来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个性化新闻的定制减少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大数据为依托的现代新闻生产模式使媒体更加重视用户理念,根据用户的喜好推送新闻内容,无需用户做出筛选就能看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在媒体形式越来越丰富的现代社会中,用户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到特定新闻媒介上,用户间的信息交流也因获取新闻种类的不同而交集减少,因此,不同群体不同兴趣的社会成员间的信息交流在数据新闻生产的运作下,会出现信息交换减弱的趋势。

其次,商业模式下的大数据技术为用户营造拟态环境。资本投资永远都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了增强用户粘度,维持用户的忠诚度。数据新闻可以为受众长期提供其偏好的信息,营造私人信息空间。可以说,虽然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但生活在由大数据构建的信息环境中,人们的信息源实则已被大数据进行筛选和把关。尤其是基于商业理念而运营的数据新闻和各类信息定制服务,无形中为用户构建了拟态的媒介环境,削弱了人们与正常社会间的信息交流。

第三,数据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舆论引导功效。数据新闻的应用既满足了用户对专属信息的需求,也实现了新闻生产者的生产意义。然而在数据新闻将用户偏好进行细分的同时,信息的分类和传播方向也趋于分散,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舆论引导方法也因此产生差别。数据时代下的舆论引导更多应考虑用户喜好、语言风格、信息选择等,过于细化的受众群体和分散的信息扩散方向实则增大了舆论引导难度,弱化了舆论引导的功效。

三、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发展新思考

首先,通过多领域合作提升数据获取力。为突破信息壁垒,新闻媒体行业可以通过跨界合作来提升数据的获取能力,借助跨媒体合作、信息外包等方式依靠互联网为用户创建更加广泛的新闻内容,从而弥补单一媒体在数据方面存在的不足。比如央视与百度联手创作了“据说春运”的大数据新闻,央视主要完成选题和采编工作,百度负责数据的挖掘、管理和分析,这样的跨界合作值得新闻业借鉴和学习。

其次,加强新闻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培养。从数据新闻发展的角度出发,综合型技术型人才处于行业需求前列。在新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进双学位模式,鼓励计算机和统计专业的学生向新闻领域发展学习。鼓励在新闻单位内部培养数据型人才,提高新闻从业者在数据统计、计算机软件应用、语言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能够应用大数据进行产品设计的设计师和新闻行业运营管理者。

最后,理性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新闻的产生并没有忽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地位,相反要求新闻工作者具备更多的技能。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媒体人要秉持清晰的思路拨开“数据唯大”的迷雾,在利用数据创作新闻的同时对数据内容有充分的理解,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媒体从业者敏锐的新闻嗅觉挖掘数据中的新闻,以专业媒体人的身份去生产新闻。在进行数据新闻的定制推广时,新闻生产者要注意对信息进行适度删选,为用户提供全面的信息视角。新闻用户在信息接收中,也应保持理性客观态度,不唯数据马首是瞻,扩大信息获取渠道,避免沉浸在媒介构建的拟态信息环境中。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