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讨论式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医学论文
作者: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白建民、时伟红来源:原创日期:2012-03-10人气:764
1.1 对象:普大护2班护生60名,均为女性,年龄18〜20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式实训教学法:实验组采用问题讨论式实训教学法,两组人员同时就女病人导尿术进行实训教学(课时6学时\结果表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1.2.1传统式实训教学法:学生到模拟病房后,教师就女病人导尿术的操作方法给学生演示,边做边讲解,并强调操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演示完毕指导学生分组模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最后进行考核和总结。
1.2.2问题讨论式实训教学法:学生先看录象,然后到模拟病房,教师结合录象,边做边讲解,并强调操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以“问题”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如女病人导尿术两次消毒有什么不同?男女病人尿管插入深度为什么不同?它是以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诱发兴趣,来加强对每个动作的理解,而不是筒单地模仿操作。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回答,如没有问题由学生回示并指出回示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点评,然后学生分组练习,最后教师根据实训考核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并记录。如果时间允许,组与组之间抽学生进行比赛,进一步激励护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针对考核、比赛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做最后总结。
1.3 评价内容与指标分级:
1.3.1评价内容:评价内容为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授课方式认可率、对教师授课效果的满意度、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及操作掌握的熟练程度。
1.3.2评价指标分级及转换:每项评价内容均分为三个等级。学习积极性为:一般、高、较高:授课方式认可率为:一般、好、很好:对教师授课效果的满意度为:一般、满意、较满意:操作掌握的熟练程度为:一般、熟练、较熟练。分别以1、2、3标识,将描述性语言转换为数字,便于进行统计学处理。
1.3.3评价方式:
1.3.3.1护生自评:实训结束后,操作者在详细了解评价内容的量化标准后,在评价表中填写护生对授课方式的认可率和授课效果的满意度的自评结果。
1.3.3.2教师评价:实训结束后,参评教师在实训效果评价表中填写实训效果。
1.3.3.3统计分析:将评价资料进行整理、汇总,核实后直接输入
8^8810.0软件包,应用I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见表1、2〕
表1新旧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训效果
等级 3 2
评价内容 新 旧 新 旧 新 旧
学习积极性 92^ 75^ 25^
授课效果的满度 85^ 65^ 15^ 35^
授课方式认可率 88^ 69^ 10^ 25^
操作掌握的熟练程度 86^ 70^ 12^ 25^ 2^ 5^
表2新旧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训效果比较〔
问题讨式3
学习积 授课方法 授课效果 操作掌握
极性 认可率 的满度 的熟练程度
2.75土 2丨 63土 2丨 65± 2丨 65±
0.4349 0丨 5942 0丨 4770 0丨 5723
2.92土 2丨 86± 2丨 85± 2丨 84±
0.3123 0丨 4005 0丨 3571 0丨 4176
?〈0.01 ?〈0.01 ?〈0.01 ?〈0.01
3、讨论
3.1传统式实训教学法的缺点。传统式实训教学法重“教”轻“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虽然规范,但无创新,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热情由高到低,甚至产生厌倦心理,教学质量不高。
3.2问题讨论式教学法的优点。问题讨论式教学法是“教”与“学”相结合,易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学生实训时面对地不再是一具冰冷的“模型”,他们会表现出较高地学习兴趣,当“患者”提出问题时,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给予满意的答复: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在实训中不断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问题讨论式实训教学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实训效果: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提高了教学质量,该教学法值得普遍推广。
1.2.1传统式实训教学法:学生到模拟病房后,教师就女病人导尿术的操作方法给学生演示,边做边讲解,并强调操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演示完毕指导学生分组模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最后进行考核和总结。
1.2.2问题讨论式实训教学法:学生先看录象,然后到模拟病房,教师结合录象,边做边讲解,并强调操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以“问题”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如女病人导尿术两次消毒有什么不同?男女病人尿管插入深度为什么不同?它是以提出问题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诱发兴趣,来加强对每个动作的理解,而不是筒单地模仿操作。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由教师回答,如没有问题由学生回示并指出回示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点评,然后学生分组练习,最后教师根据实训考核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并记录。如果时间允许,组与组之间抽学生进行比赛,进一步激励护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护生学习积极性,针对考核、比赛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做最后总结。
1.3 评价内容与指标分级:
1.3.1评价内容:评价内容为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授课方式认可率、对教师授课效果的满意度、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及操作掌握的熟练程度。
1.3.2评价指标分级及转换:每项评价内容均分为三个等级。学习积极性为:一般、高、较高:授课方式认可率为:一般、好、很好:对教师授课效果的满意度为:一般、满意、较满意:操作掌握的熟练程度为:一般、熟练、较熟练。分别以1、2、3标识,将描述性语言转换为数字,便于进行统计学处理。
1.3.3评价方式:
1.3.3.1护生自评:实训结束后,操作者在详细了解评价内容的量化标准后,在评价表中填写护生对授课方式的认可率和授课效果的满意度的自评结果。
1.3.3.2教师评价:实训结束后,参评教师在实训效果评价表中填写实训效果。
1.3.3.3统计分析:将评价资料进行整理、汇总,核实后直接输入
8^8810.0软件包,应用I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2^结果(见表1、2〕
表1新旧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训效果
等级 3 2
评价内容 新 旧 新 旧 新 旧
学习积极性 92^ 75^ 25^
授课效果的满度 85^ 65^ 15^ 35^
授课方式认可率 88^ 69^ 10^ 25^
操作掌握的熟练程度 86^ 70^ 12^ 25^ 2^ 5^
表2新旧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训效果比较〔
问题讨式3
学习积 授课方法 授课效果 操作掌握
极性 认可率 的满度 的熟练程度
2.75土 2丨 63土 2丨 65± 2丨 65±
0.4349 0丨 5942 0丨 4770 0丨 5723
2.92土 2丨 86± 2丨 85± 2丨 84±
0.3123 0丨 4005 0丨 3571 0丨 4176
?〈0.01 ?〈0.01 ?〈0.01 ?〈0.01
3、讨论
3.1传统式实训教学法的缺点。传统式实训教学法重“教”轻“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虽然规范,但无创新,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热情由高到低,甚至产生厌倦心理,教学质量不高。
3.2问题讨论式教学法的优点。问题讨论式教学法是“教”与“学”相结合,易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学生实训时面对地不再是一具冰冷的“模型”,他们会表现出较高地学习兴趣,当“患者”提出问题时,学生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给予满意的答复: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在实训中不断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问题讨论式实训教学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实训效果: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提高了教学质量,该教学法值得普遍推广。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