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小提琴教学之音准训练-教育论文
作者: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李春雷来源:原创日期:2012-03-29人气:1089
那么怎样在初学者面前提出音准要求和具体方法呢?我认为,将小提琴的指板用有色胶带标记出音高位置是传统而有效的,从小学琴的孩子们几乎都经历过这个阶段一一板一眼、手按眼看地精确练习。通常我们的琴上会贴有4道横杠,分别是一指到四指的按点。在第二道横杠处存在着一小部分争议,有的老师提倡贴在一指向上半音处,意在强调〔大调左手最初始的手型;而大多数老师则考虑到、大调中一指与二指全音关系的手型更利于初学者掌握,所以将第二道横杠贴在了空弦的大三度处。我个人是倾向于后者的,毕竟流行源于其合理性。
那么如何尽快地将音髙的“拐棍”甩开?随着初学者在贴有音高标记的提琴上刻苦练习,他们总有一天要离开第一把位音高区域,因为那里再也无法满足丰富的音乐表现的需要。那么甩开拐棍之前,他们就必须掌握一定的音准判别能力,这里提到的音准不再是音高那么简单了,毕竟小提琴上演奏出的音高并不代表着音准’只有手指按下的位置和它的真正音高相吻合,此时的音才是准的。最微小的音准差别甚至可以用1/4音高来计量,由此可见,小提琴上的音准问题是艰难的而永恒的。一、钢琴训练法
世界小提琴大师加拉米安在自己的书中说道:小提琴的音准是重要的问题,拉琴音要非常的准,就像打靶子,打到靶子的红心是准的,打偏了就是不准。他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坐在钢琴旁,随时用钢琴来纠正学生拉得不准的音。而且他的纠正次数很频繁,纵使他的学生们也都是世界级的小提琴家。由此我认为,用钢琴的音准校正来解决小提琴演奏时出现的音不准问题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可是在中国,每一个学琴的孩子恐怕没有那样的条件在配备钢琴的屋子里练琴,所以在音准训练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仔细地听每一个拉出来
的音符,然后辨认它的音准。
二、音程关系训练法
通过音程关系也是调整音准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知道在小提琴上同一把位中可以演奏出相邻琴弦间的很多音程,最适合调整音准的音程有:三度、六度、八度。小的时候老师便教给我用邻弦去校准音高,通常是空弦,因为空弦是一直准确的,就像是一把标尺,而且空弦常常会和邻弦上的音符构成八度关系,这样一来听上去错音就无处藏身了。关于三、六度的音程,通常在三度中的一指和三指、二指和四指这些相隔的手指会形成固定的距离框架,掌握了框架就获得了音准。演奏小六度的时候相邻琴弦上的两个手指一定要挨紧的,而大六度需要岔开一个半音的距离,这样准确的音就容易获得了。在小提琴双音音准训练中手指关系的练习变得特别重要’三、六、八和十度音程中的手指关系会贯穿整个音阶中,因此在日常练习中注重手指间的按弦关系是解决音准问题的重要前提。
三、手指关系训练法
我认为,在小提琴的演奏过程中反反复复要做的不仅仅是弓子拉上拉下,而且左手也不停地在做各种手指关系。初级小提琴学习者比较困苦的难题是手指不听使唤,每一次按弦的位置无法固定下来,而且每个手指间的关系也没法固定。小提琴上的半音和全音音程体现在手指上就是相邻手指间的距离问题:半音时两手指应尽量挨紧;全音时两手指当留出一段距离。那么挨紧时该挨得多紧呢?是死死地靠在一起吗?我想不是,这样的“紧”要在不同的把位和不同的琴弦上调整。为什么呢?小提琴大师珀辛格在茱莉亚音乐学院任教时对他的学生们讲到过音准问题,他的学生最著名的有梅纽因、里奇、斯特恩。他讲到;“要想或多或少地求得准确的音准’主要靠调整,要妥协,还有‘’。”最后的英文单词原意是淬火。在这句话中我理解是音于音之间既非是纯粹的协和,也非是明显的不协和,说到底就是平均律。就是说不可能做到公式一样的音准模式,而可以更加小心地听每一个音,然后做出迅速敏捷的调整。
通过以上方法的精心而刻苦地训练,那么达成小提琴演奏中的音准之惯性是没有问题的,每天的音阶练习也就是在反复地“板”着自己的手指在准确的位置上敲击。
总之,小提琴的音准问题并不可怕,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战胜它,但是如果不予以重视,就很难在音乐的道路上继续深造下去。
那么如何尽快地将音髙的“拐棍”甩开?随着初学者在贴有音高标记的提琴上刻苦练习,他们总有一天要离开第一把位音高区域,因为那里再也无法满足丰富的音乐表现的需要。那么甩开拐棍之前,他们就必须掌握一定的音准判别能力,这里提到的音准不再是音高那么简单了,毕竟小提琴上演奏出的音高并不代表着音准’只有手指按下的位置和它的真正音高相吻合,此时的音才是准的。最微小的音准差别甚至可以用1/4音高来计量,由此可见,小提琴上的音准问题是艰难的而永恒的。一、钢琴训练法
世界小提琴大师加拉米安在自己的书中说道:小提琴的音准是重要的问题,拉琴音要非常的准,就像打靶子,打到靶子的红心是准的,打偏了就是不准。他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坐在钢琴旁,随时用钢琴来纠正学生拉得不准的音。而且他的纠正次数很频繁,纵使他的学生们也都是世界级的小提琴家。由此我认为,用钢琴的音准校正来解决小提琴演奏时出现的音不准问题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可是在中国,每一个学琴的孩子恐怕没有那样的条件在配备钢琴的屋子里练琴,所以在音准训练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仔细地听每一个拉出来
的音符,然后辨认它的音准。
二、音程关系训练法
通过音程关系也是调整音准的重要方法之一。我们知道在小提琴上同一把位中可以演奏出相邻琴弦间的很多音程,最适合调整音准的音程有:三度、六度、八度。小的时候老师便教给我用邻弦去校准音高,通常是空弦,因为空弦是一直准确的,就像是一把标尺,而且空弦常常会和邻弦上的音符构成八度关系,这样一来听上去错音就无处藏身了。关于三、六度的音程,通常在三度中的一指和三指、二指和四指这些相隔的手指会形成固定的距离框架,掌握了框架就获得了音准。演奏小六度的时候相邻琴弦上的两个手指一定要挨紧的,而大六度需要岔开一个半音的距离,这样准确的音就容易获得了。在小提琴双音音准训练中手指关系的练习变得特别重要’三、六、八和十度音程中的手指关系会贯穿整个音阶中,因此在日常练习中注重手指间的按弦关系是解决音准问题的重要前提。
三、手指关系训练法
我认为,在小提琴的演奏过程中反反复复要做的不仅仅是弓子拉上拉下,而且左手也不停地在做各种手指关系。初级小提琴学习者比较困苦的难题是手指不听使唤,每一次按弦的位置无法固定下来,而且每个手指间的关系也没法固定。小提琴上的半音和全音音程体现在手指上就是相邻手指间的距离问题:半音时两手指应尽量挨紧;全音时两手指当留出一段距离。那么挨紧时该挨得多紧呢?是死死地靠在一起吗?我想不是,这样的“紧”要在不同的把位和不同的琴弦上调整。为什么呢?小提琴大师珀辛格在茱莉亚音乐学院任教时对他的学生们讲到过音准问题,他的学生最著名的有梅纽因、里奇、斯特恩。他讲到;“要想或多或少地求得准确的音准’主要靠调整,要妥协,还有‘’。”最后的英文单词原意是淬火。在这句话中我理解是音于音之间既非是纯粹的协和,也非是明显的不协和,说到底就是平均律。就是说不可能做到公式一样的音准模式,而可以更加小心地听每一个音,然后做出迅速敏捷的调整。
通过以上方法的精心而刻苦地训练,那么达成小提琴演奏中的音准之惯性是没有问题的,每天的音阶练习也就是在反复地“板”着自己的手指在准确的位置上敲击。
总之,小提琴的音准问题并不可怕,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战胜它,但是如果不予以重视,就很难在音乐的道路上继续深造下去。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