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培养-教学论文
作者:彭鬼月来源:原创日期:2012-04-24人气:804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有了问题,也就有了思维,有了问题,思维也就有了目标。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总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句话有力的说明了问题来源于思维,没有思维就没有问题,思维于问题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的时机,给学生轻松、愉快、民主、活泼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开放自主的环境,给学生比较充分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地去问,教学生会问,是值得我们教师关注的。
比如,有一次在课堂教学中,我以讲童话故事-----《动物们来小熊家做客》的方式来导入。童话是每个小学生都喜欢听的,所以,故事的内容马上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讲完后我问学生:“听了故事,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先来几个,后面又来几个?”,“我们想知道一共来了几个?”……学生们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了,思维也开阔、活跃起来,一个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童心汇拢了起来,他们积极的心态也便很自然投入到了学习中来了。
二、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主。
自主探索实践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优秀的教师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他们。因此,面对新知识老师要放开学生的手,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让他们在课堂上冒出智慧的火花。
成人的思维是固定的,而儿童的思维是灵活多变的。在教学生学“7+9”时,我并没有直接教给学生,而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在交流中比较、体会不同的算法。我站在旁边激发学生:“小熊的妈妈问小熊来了多少客人?她好准备午饭,可小熊不会算,谁能帮帮他?”学生们各个跃跃欲试,举起了小手。我先把机会给了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他说:“我是摆小棒算出来的,9+1+1+1+1+1+1+1=16.”机灵的另外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说:“我是把9凑满10,算出来的,算之前把7分为1和6,9+1=10,10+6=16.”平时胆小不敢说话的一个学生也安不下心来了,兴奋地说:“想到9+7=16,所以7+9=17……”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肯定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是一种聪明的表现。学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师的认可,学习兴趣自然提高了,真正感受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
三、让学生相互交流思想。
成人的思维是固定的,而儿童的思维是灵活多变的,他们在课堂上会冒出许多智慧的火花。作为一个老师,应该爱护这些宝贵的东西。在班上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相互交流的空间。这样,既营造了一个合作讨论的氛围,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他们变“听众”为“主人”,在交流中自然而然地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高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我教“7+9”的计算,让学生独立探索、思考后,我还组织了一次活动。首先,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前让他们整理自己解题方法,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为相互讨论做好准备。然后每六个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学生们在小组内纷纷发言,享受成功的愉悦的同时,也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相互补充、相互启发,既可取长补短,又拓宽了他们的思路,培养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四、让学生发现规律。
规律是客观实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遵循其中规律。如在“整理和复习”中有一个10以内的减法表,要求学生在表中写出一些还没有写出来的算式,并计算出算式的答案。为了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一个“小信鸽送信”的情境。同学们拿到信卡,认真填写后纷纷拿到黑板前来送信。学生送了一封有一封,再算,再送,忙得不可开交。我对于那热闹的场景并不满足,问他们:“除了你们写出的外,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经过短暂的沉默后,教室里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我知道了。横排可以一起送,因为探们的被减数都是从2到10是依次排列的,而减数不变。”学生兴奋地嚷着。通过学生地仔细观察、比较,他们很快就发现了“10以内减法表”里横、竖行算式的联系,通过他们的观察很直观地就获得了简单的数学规律。
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在于创造思维和创造意识的培养,而这些东西的培养最主要的渠道仍然在课堂上。我们教书在课堂上应该大胆地相信学生,有效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才会变得更为生动,学生的思维也才会变得更加灵活。
比如,有一次在课堂教学中,我以讲童话故事-----《动物们来小熊家做客》的方式来导入。童话是每个小学生都喜欢听的,所以,故事的内容马上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讲完后我问学生:“听了故事,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先来几个,后面又来几个?”,“我们想知道一共来了几个?”……学生们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了,思维也开阔、活跃起来,一个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童心汇拢了起来,他们积极的心态也便很自然投入到了学习中来了。
二、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主。
自主探索实践是学好数学的关键,优秀的教师只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他们。因此,面对新知识老师要放开学生的手,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去,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让他们在课堂上冒出智慧的火花。
成人的思维是固定的,而儿童的思维是灵活多变的。在教学生学“7+9”时,我并没有直接教给学生,而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交流,在交流中比较、体会不同的算法。我站在旁边激发学生:“小熊的妈妈问小熊来了多少客人?她好准备午饭,可小熊不会算,谁能帮帮他?”学生们各个跃跃欲试,举起了小手。我先把机会给了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他说:“我是摆小棒算出来的,9+1+1+1+1+1+1+1=16.”机灵的另外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说:“我是把9凑满10,算出来的,算之前把7分为1和6,9+1=10,10+6=16.”平时胆小不敢说话的一个学生也安不下心来了,兴奋地说:“想到9+7=16,所以7+9=17……”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肯定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是一种聪明的表现。学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师的认可,学习兴趣自然提高了,真正感受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
三、让学生相互交流思想。
成人的思维是固定的,而儿童的思维是灵活多变的,他们在课堂上会冒出许多智慧的火花。作为一个老师,应该爱护这些宝贵的东西。在班上要给学生创设一个相互交流的空间。这样,既营造了一个合作讨论的氛围,又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他们变“听众”为“主人”,在交流中自然而然地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高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如我教“7+9”的计算,让学生独立探索、思考后,我还组织了一次活动。首先,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前让他们整理自己解题方法,并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为相互讨论做好准备。然后每六个人为一小组进行交流。学生们在小组内纷纷发言,享受成功的愉悦的同时,也养成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相互补充、相互启发,既可取长补短,又拓宽了他们的思路,培养了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四、让学生发现规律。
规律是客观实物内部的必然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遵循其中规律。如在“整理和复习”中有一个10以内的减法表,要求学生在表中写出一些还没有写出来的算式,并计算出算式的答案。为了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创设了一个“小信鸽送信”的情境。同学们拿到信卡,认真填写后纷纷拿到黑板前来送信。学生送了一封有一封,再算,再送,忙得不可开交。我对于那热闹的场景并不满足,问他们:“除了你们写出的外,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经过短暂的沉默后,教室里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我知道了。横排可以一起送,因为探们的被减数都是从2到10是依次排列的,而减数不变。”学生兴奋地嚷着。通过学生地仔细观察、比较,他们很快就发现了“10以内减法表”里横、竖行算式的联系,通过他们的观察很直观地就获得了简单的数学规律。
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在于创造思维和创造意识的培养,而这些东西的培养最主要的渠道仍然在课堂上。我们教书在课堂上应该大胆地相信学生,有效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才会变得更为生动,学生的思维也才会变得更加灵活。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