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典老电影《长征组歌》的音乐魅力-影评论文
《长征组歌》音乐的成功还得益于多种音乐手段的运用, 大大增强了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1)民族乐器在西洋管弦乐队中的灵活运用。在西洋管弦乐队中, 用民族乐器来丰富表现色彩,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第一曲中段的二胡与琵琶奏出的前奏, 充分表达了群众对子弟兵的依依惜别之情。第二曲中土梆子急促地敲击, 使乐曲的紧张度陡增。第五曲中运用川剧音乐中的铙和马锣强化节奏, 渲染气氛。其他民族打击乐器还有大、中、小钹, 云南傣族芒锣, 陕西秦腔的低音板鼓,五音鼓、中堂鼓、板等等。再如第六、七曲中的竹笛独奏, 第七、八曲中的板胡、唢呐独奏, 第四曲中的三弦的运用, 都使音乐的色彩表现更加浓郁。这些民族打击乐在《长征组歌》的配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也展示了曲作者深厚的民族音乐创作功底。
(2)多种艺术表现手段在组歌体裁中的运用。《长征组歌》是一首史诗性与戏剧性、叙事性与抒情性相结合的大型声乐作品。但是作品不仅运用了合唱、独唱、乐队等音乐表现手法,而且还充分利用了朗诵、化妆、舞蹈、灯光、舞台美术等非音乐的表现手段,展现出多媒体的舞台艺术风格。
如第一首《告别》运用混声合唱,描绘了“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的悲壮场面。歌曲的第一部分由两个乐段构成,深情舒缓,慷慨悲壮,进而激烈昂扬,表达出了红军进行战略转移的决心。第二部分是女声二部合唱,表现了红军告别根据地时“男女老少来相送”的动人场面,给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第三部分回到混声合唱,音乐拉宽了节奏,加大了力度和厚度,表达了“革命一定要胜利,敌人终将被埋葬”的坚定信念。
第三首《遵义会议放光辉》则豪华地利用了女声二重唱、女声伴唱与混声合唱三种表现方式:第一部分是带伴唱的女声二重唱,用清新优美的山歌旋律描绘了“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的喜人场景;第二部分则是“三山五岳齐欢呼,五湖四海同歌唱”欢腾场面的表现,第一部分清新质朴的山歌音调变成了丰满浑厚的宏伟颂歌,给人波澜壮阔、气势如虹之感,具有极强的艺术震撼力。
第四首《四渡赤水出奇兵》将领唱与合唱巧妙地穿插,使得音乐具有叙事性,第一部分交代了“横断山,路难行”的艰难险境、红军四渡赤水的必要性及军民鱼水情;第二部分从男声齐唱、男中音领唱到合唱,音乐风趣幽默,活泼生动,通过“敌人弃甲丢烟枪”、“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表达,欢快、轻松地歌颂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充分表达了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长征组歌》是一部脍炙人口、久唱不衰的不朽之作。这部熔革命传统教育和革命历史教育为一炉的形象化教材,被誉为“革命的合唱,合唱的革命”。它创造性地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以艺术的形式搬上舞台,生动的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于万里长征途中在人类最为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排除万难、挑战生命极限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形象地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百折不挠、无私奉献的精神火花。归结起来,民族音乐素材的使用、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以及多种艺术手段的运用是其成功的根本所在。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