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社科论文
作者:张敏来源:原创日期:2012-07-16人气:1133
当今全球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迫使我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关注家乡的生态。比如,在“水资源”这一节中,我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等活动,可以说,这不是教师的授课技巧,而是生活给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学生,能做的只能是给家长宣传,多植树种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懂得了享受:受好生花卉的影响,现在许多田地或家里种有花木,对栽花养草带来的环保效益,他们切身的感受是:原野绿了,水更清了,空气洁净了,心情好了。与此同时,人们的收入也增加了。种植花木把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很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真是一举两的。
三、利用现代化的大众传媒
看电视、听广播、上网、读书、看报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些现代的和传统的媒体所提供给我们的是包罗万象的信息,其中地理知识则处处有,时时有。因特网上有综合性的地理网站,如中国国家地理的网站、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地理”网站等:有地理教育的专题网站:有人口、水资源、矿产、河流、环境保护等专题网站等等,应有尽有,甚至连所有的地理专业名词都能在这里找到多条信息。我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矿产资源”,得到了724000多个相关的网页。学习地理知识最便捷、省时省力又经济的方式就是上网畅游,是地理人的首选。看电视是我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电视也是一种很有效的信息媒体。许多电视台常常播放有关地理方面的节目,质量高,趣味性强。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开心辞典》《幸运52》《探索与发现》《人与自然》《环球》《天气预报》《探索时代》等,都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地理知识。
四、解析热点问题
关注国际时事,了解国内新闻不仅是一种生活时尚,同时还带给我们丰富的地理知识。地球是一个大家庭——地球村,关心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事,就是关心我们自己。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热点的背景、缘由、过程、发展趋势等的剖析从而了解发生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状况。过去的5·12汶川地震灾难,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地震的发生地、时间、灾难性,来解析地震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什么发生在这些地区;怎样抗震减灾。再如通过关注冬奥会的电视直播来学习时差的换算等等。
五、发掘课外教学资源
长期以来,我们把“课本知识”作为唯一的学习资源,从而造成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任务。使学生的学习游离于生活世界之外,学生作为弱势群体被迫顺从学科专家的权威,变成了消极接受课本知识的“容器”,其结果只能是发展“知识”而不是发展人。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本知识”向“生活知识”拓展,使教学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这也正符合新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如果放弃身边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一味地照本宜科,那应该是舍本趋末,必然达不到“有用”。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寻求多种支持,也是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许多家长到过“新马泰”、韩国、欧洲十国旅游,取得家长的支持,把他们请进课堂,讲述或展示(如照片)他们的所见所闻,我想一定比老师依据地图和课本夸夸其谈更具有说服力。
总之,要让学生通过各种生活渠道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应该说,学习对日常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是课改成功的关键。生活的地理“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的地理“真”,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感;生活的地理“实”,有利于体现知识的价值:生活的地理“广”,有利于提升学生素质。地理教学必须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养分。
三、利用现代化的大众传媒
看电视、听广播、上网、读书、看报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些现代的和传统的媒体所提供给我们的是包罗万象的信息,其中地理知识则处处有,时时有。因特网上有综合性的地理网站,如中国国家地理的网站、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地理”网站等:有地理教育的专题网站:有人口、水资源、矿产、河流、环境保护等专题网站等等,应有尽有,甚至连所有的地理专业名词都能在这里找到多条信息。我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矿产资源”,得到了724000多个相关的网页。学习地理知识最便捷、省时省力又经济的方式就是上网畅游,是地理人的首选。看电视是我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电视也是一种很有效的信息媒体。许多电视台常常播放有关地理方面的节目,质量高,趣味性强。如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开心辞典》《幸运52》《探索与发现》《人与自然》《环球》《天气预报》《探索时代》等,都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地理知识。
四、解析热点问题
关注国际时事,了解国内新闻不仅是一种生活时尚,同时还带给我们丰富的地理知识。地球是一个大家庭——地球村,关心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事,就是关心我们自己。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热点的背景、缘由、过程、发展趋势等的剖析从而了解发生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状况。过去的5·12汶川地震灾难,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地震的发生地、时间、灾难性,来解析地震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为什么发生在这些地区;怎样抗震减灾。再如通过关注冬奥会的电视直播来学习时差的换算等等。
五、发掘课外教学资源
长期以来,我们把“课本知识”作为唯一的学习资源,从而造成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任务。使学生的学习游离于生活世界之外,学生作为弱势群体被迫顺从学科专家的权威,变成了消极接受课本知识的“容器”,其结果只能是发展“知识”而不是发展人。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本知识”向“生活知识”拓展,使教学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这也正符合新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如果放弃身边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一味地照本宜科,那应该是舍本趋末,必然达不到“有用”。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寻求多种支持,也是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许多家长到过“新马泰”、韩国、欧洲十国旅游,取得家长的支持,把他们请进课堂,讲述或展示(如照片)他们的所见所闻,我想一定比老师依据地图和课本夸夸其谈更具有说服力。
总之,要让学生通过各种生活渠道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应该说,学习对日常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从生活中学习地理是课改成功的关键。生活的地理“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的地理“真”,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感;生活的地理“实”,有利于体现知识的价值:生活的地理“广”,有利于提升学生素质。地理教学必须联系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养分。
热门排行
推荐信息
期刊知识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